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活动

2018-01-30杨静

考试周刊 2017年42期
关键词:学生活动历史教学

杨静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豐富课堂教学,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是,开展的学生活动是否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值得商榷。在课堂教学实践与调查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中学历史教学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真实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得到真实有效的知识能力提升。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学生活动

一、 引言

历史是镜子,知荣辱明得失;历史是面包,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在历史的学习中,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我们的内心更加丰富,从神秘莫测的上古到风云涌动的现代,从我们脚下的故土到万里之外的他乡,我们感受着世事的变迁,体味着一段段历史带给我们的一次次感动与震撼。在中学历史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对“历史”充满着兴趣,却对“历史课”不感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教师纷纷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并且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会让学生受益终身,在教学中需要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师生构建课堂共同体。无论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考虑,初中历史课堂活动的设置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 学生活动存在的“无效互动”现象

通过教学长期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不高。原因在于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环节出了问题。和笔者一样,多数老师只顾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预期,学生活动也显得程序化、公式化。

(一) 满堂劳而无功的集体式提问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许多问题用于学生活动,但是每次提问都是针对全班同学。例如:“抗日战争是不是在1937年爆发的?”“抗日战争是不是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学生集体回答“是”或者“不是”。这类问题如果满堂灌,学生只会机械式地应答,很难再思考为什么,更说不上知识的拓展与应用。

(二) 长期习惯与少数学生开展互动

每个班总有几个课堂表现活跃的学生,他们积极响应课堂活动,积极回答问题,往往这些学生能吸引老师的注意,特别是在公开课上,老师把“重担”都交给了他们。部分教师甚至长期“依赖”这一部分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往往在课堂上也就忽略了绝大部分的学生。

(三) 过度设置表演类学生活动

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素材,丰富而精彩。中学生的表演愿望强烈,而课本剧表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逻辑和胆量,是一种很好的学生活动。但遗憾的是部分老师安排给学生的课本剧表演太多、太复杂,或者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

(四) 铺天盖地的“掌声鼓励”

为了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部分教师以“尊重学生主体性,保护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为借口,对学生采取不负责任的“满堂夸”。每次学生发言,老师都暗示或者明示全班同学鼓掌,看似有爱的教育,热闹的课堂气氛,最后却将“掌声”落入学生们条件反射的境地。

此外,很多课堂仅限于教师的提问,而缺少学生提问;学生讨论活动太多,流于形式也是当前历史教学中比较明显的不良现象。

三、 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有效学生活动的策略

(一) 参透教材、精心设计

初中历史教材每一个课时涉及2~3个子目,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参透教材,整合教学资源,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仔细思考设问内容和提问方式。问题的设置既要涉及基本历史知识又要有价值观和情感的指导性,既重视知识也培养能力引发思考。教师可以合理设计、综合运用多种学生活动的方式,比如:一般提问、深度问题研究、情景模仿、角色扮演、思考写作、小组讨论分享等等。

(二) 恰到好处的点评与关怀体现良好互动

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可采取口头表扬、小组竞争记录、个人档案记载,以及自我评价等方法,及时把评价信息传递给学生。课堂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属于形成性评价,要更多地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对活动任务完成和目标实现、方法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活动,适时地给予激励,不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肯定其积极因素。

(三) 教会学生做好动起来的准备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资料收集等方式获得课堂活动中所需要的资料。笔者一般采用以下三个方法:上网查阅、查阅文献资料、实地采访。上网查阅是一种较为便捷和受青睐的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面对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世界,教师的责任在于培养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好习惯,介绍一些常用的或者历史学习的网站和搜索引擎。查阅文献资料,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等收集。实地采访,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社区进行。

(四) 把握课堂活动量和教师讲授量之间的关系。

目前许多课堂教学,各种活动遍布,不问教育对象、知识内容,盲目活动,追求课堂的热闹,无视活动的成效。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讲授法中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它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启学生智力,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一节课中不能用活动取代教师讲授,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开启智力和思维的语言、提高能力的语言不能被忽视,学生活动不能代替教师讲授。

(五) 紧扣教学目标开展有效的学生活动。

笔者观察到,一些中学历史课堂非常热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整堂课都是学生在活动。例如:教授《唐朝的民族关系》一课时,某教师设计了“学唱藏族的歌曲”“维吾尔族的舞蹈表演”等。再例如:教授《反法西斯的胜利》一课时,某教师设计了《我想对希特勒说》的写作。以上活动都涉及本课内容,但是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相差甚远。

(六) 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材内容有限,课堂教学时间也有限,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却无限。长期的传统教育下,学生已经不会主动提出疑问,他们认为只有老师“问”,学生“答”的规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应该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事事想探个究竟,教师应该鼓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笔者在《丝绸之路》一课中设计“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的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 丝绸之路上人们的语言问题如何解决?2. 贸易时货币怎么统一核算?等等。启发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疑惑。

四、 结论

与其他学科所不同,历史教学有着天然的使命,除了教授历史学的知识外,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创新的科学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国家情怀。开展真实有效的学生活动是适应历史教学新课改形势的重大举措,是新课标中“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的产物。历史课堂活动促使学生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为学生创造学习历史的新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起来,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初中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一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巧梅.认知建构活动体验——初中历史与社会一次学科活动的课例研究[J].科教文汇,2012(04).

[2] 曹秀玲,李斯琴.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活动的实践和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活动历史教学
创设有效的低段阅读教学课堂活动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教科书中学生活动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功能分析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院校将专业教育融入学生活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