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文化中的54式手枪

2018-01-30uncelb

兵器 2018年1期
关键词:枪支手枪日本

uncelb

54式手枪在我军服役半个多世纪。只要在解放军与敌人战斗过地方,就有54式的身影。从海拔四千多米的藏南到北国冰封之中的珍宝岛,从南海波光嶙峋之上的甘泉岛到被越军袭扰枪声所警醒的友谊关,从铁甲隆隆的谅山市郊到湿热却坚不可摧的老山猫耳洞,无数历史照片中,收纳于标志性皮质枪套里的54式手枪,就是那个时代解放军保家卫国,为民族“争口气”的写照。

至今,我们还能在博物馆与历史教材中见到我军当时使用过的54式。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2017年展出的八一勋章获得者冷鹏飞使用过的54式手枪。冷鹏飞同志是珍宝岛战役中我军著名的侦察英雄。他当时就曾携带54式手枪带领部队上岛与苏军战斗。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军博展出这支54式手枪时,同展柜的一旁,还陈列了一只当时在珍宝岛缴获自苏军的TT-33手枪。那支枪已被炸变形。

54式手枪最早在文化作品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60年代我国拍摄的一些军事题材电影的画面中。如反映朝鲜战争中我军著名的杨阿如坦克车组战斗故事的《英雄坦克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部上映于1962年的电影中,由王仁、高保成等老一辈艺术家扮演的坦克车组乘员。在影片一开头便遭遇了敌机的袭扰。防空警戒之时,观众可以清晰的看到高保成腰间佩戴着一支带有枪纲的54式手枪。

除了《英雄坦克手》,54式手枪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军事电影中也不鲜见。如震撼了很多观众的《高山下的花环》中,由唐国强扮演的指导员赵蒙生一角,就在影片的绝大多数时间佩戴着一支使用包覆式枪套的54式。

说道电影电视作品中的54式,近30年间的电视剧不得不提。由于我国电视剧行业一度缺乏电影级的枪械道具。所以一些生产改造自军用枪支的道具枪便成了那个时代电视剧制片人们的首选。而54式变造的道具枪是这些电视劇的常客。

如80、90后们熟悉的刑侦题材电视剧《重案六组》中,由丁志诚扮演的刑警杨震就经常不同于其他角色而使用变造的54式道具枪。

除了现实与银幕上的中国军警,54式在亚洲地区的广泛装备,还造成了这型手枪在一些国家与地区拥有了特殊的称号,甚至在那里又造成了独有的社会现象。

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拍摄的香港警匪题材电影中,有个经常出现的名词——“大黑星”。这是队当时在香港的犯罪分子手中托卡列夫手枪的泛指。而它的名称典故,主要是来自54式手枪握把的颜色和其上的星型图案。当时香港的持枪抢劫犯罪高发,一些劫案的现场都能见到“大黑星”的踪影。通过统计,人们发现这些托卡列夫手枪主要是54式。不过它们的来路实则五花八门。

在日本,黑社会组织也使用以54式为主的托卡列夫手枪。当时日本的社会运动风起云涌,而朝鲜和北越通过军援或其他方式得到了大量的54式,一些犯罪分子通过非法的方式以这些国家为跳板向日本、香港等地输送了54式手枪和相当多的零件。在九州与关西地区,黑社会组织成员手中一度拥有相当数量的54式手枪。由于流落到日本的54式往往并非新枪,而主要以残次品或者报废枪支零件批凑而成。这些枪支一般由朝鲜和越南难民或者犯罪组织以走私的方式偷运到九州。在这里,日本社会称这些二手54式为“黑星手枪”或“银ダラ”,前者显然是从香港电影中学来的称呼,后者大意为“银色的粗糙产品”。

“银ダラ”专指那些枪身进行过镀铬处理拼凑型54式手枪,因为镀铬后的枪身颜色于不佳的工况而得名。镀铬是犯罪组织为了延长这些武器寿命而做的改装,这些枪支都是残次品性质的废旧武器,大多只能打响,精度和可靠性都无法与真正的54式媲美。

无独有偶,那个时代日本迅速发展的流行文化产业也仿效香港电影业的做法,以黑社会组织成员手中的“黑星手枪”为元素,创作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电影、小说。这些搭上“任侠文学”末班车的作品,又反过来影响了当下正处于创作高峰期的一些日本漫画作家甚至好莱坞电影导演,“黑星手枪”与“托卡列夫”至今仍会不是出现在银幕,成为了上世纪70年代亚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另类符号。

猜你喜欢

枪支手枪日本
探寻日本
奥地利Glock46半自动手枪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枪支共享”
澳大利亚民众上缴逾5.7万支非法持有枪支
日本神社
我不是手枪
手枪里的冲锋枪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