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研究

2018-01-30李昕程道辉李黎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4期
关键词:行距乳油田间

李昕+程道辉+李黎

间套作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内土地生产能力的集约化和现代化农业栽培技术。农作物间作是指在同一个地块或者同一个生育期内,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长发育时间相同或相似的农作物。而套作技术主要是指在前茬作物生长后期,在前茬作物行间播种或者其他农作物的农业生产方式。间套作技术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光和内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具有积极作用。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类作物。大豆根部具有根瘤菌,其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氨气最终形成氨根离子,增加土壤肥效。大豆间套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的产量。本次研究主要就玉米地间套作冬大豆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1 选择配套高产品种

对于玉米品种来说,应该选择紧凑型的中早熟类玉米,如丰黎99、中禾107等品种。大豆品种应该选择耐阴性能好,抗倒伏,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质的冬大豆品种。如洛豆1号、中黄301、中杂306等。

2 规范玉米大豆带宽比

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技术种植,其中宽行行距为160厘米,窄行行距为40厘米。大豆主要播种在玉米宽行内,每个宽行播种大到2到3行,大豆行距维持在30到40厘米之间。大豆和玉米行距保持在60到70厘米之间。第二年玉米和大豆换带轮作。

3 确定合理的播种期

在玉米大豆播种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玉米尽量早播早收获。为了提前播种日期,在播种前可以进行集体育苗,等到玉米生长到3到4叶期后,进行移苗定植。对于河南省来说,玉米定植日期一般维持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此时定植能够保证玉米在8月底9月初全部收获完毕。在玉米生长到6到10叶期时,为了避免玉米叶子遮蔽大豆幼苗,导致大豆幼苗光合作用能力不足,可以使用化学调控剂对玉米进行调控,以此来减少配套种植情况下,玉米叶子大豆幼苗的遮荫时间。大豆播种日期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大豆产量,既不能太早播种,也不能过晚播种。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大豆播种日期应该控制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之间。大豆播種前要结合田间墒情,适时播种。

4 确保田间玉米大豆合理定植密度

搞玉米大豆合理的定植密度,对提高两者产量都具有积极作用。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大豆和玉米配套种植过程中,紧凑型玉米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3000到3500株。大豆定植密度,要结合大豆品种和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种植制度,科学确定。对于立地地力条件较好的种植地,一般每亩定植在4000到5000株,对田间犁地中等以上,一般每亩定植在6000到7000株。对于田间立地地力条件较差,为了保证大豆获得较高产量,一般每亩定植在8000到9000株。

5 结合田间实际情况,做到科学施肥

玉米在移栽之前要科学整地,整地深度控制在25厘米左右,确保土壤疏松地,地表不存在明显土块,土壤上虚下实,为玉米苗移栽奠定坚实基础。对于田间耕作层较浅的种植地,推荐使用土壤深松技术,深松深度控制在25到30厘米之间,以打破犁底层为主。整地结束后就可以进行玉米苗移栽了。玉米苗移栽过程中还要每亩施入专用玉米复合肥35公斤,地力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时,每亩施入氮肥15公斤。大豆种植过程中底肥主要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在播种前将磷肥施于种植穴旁,或者均匀的撒在地表上,然后进行大豆播种。大豆出苗后,要结合田间幼苗生长情况,合理施肥。通常情况下,苗期如果大豆苗,茂密,子叶浓绿,则不需要施肥。如果幼苗生长较为稀疏,弱小,子叶呈现淡黄色或者淡绿色,则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对于田间立地条件较差,大豆苗期生长情况不好的情况,在未进入开花期前,还需要再追肥一次,一般每亩追施尿素4公斤,为大豆花期提供充足肥力,避免出现落花现象。

6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确保玉米大豆高产

6.1 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常见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灰斑病、豆天蛾、大豆食心虫。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要做好药物防治。大豆霜霉病可以选择使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每亩用药液40千克左右。大豆灰斑病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0%多菌灵或施可得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5%已唑醇悬浮剂20克对水30公斤,或用保治达(18%咪鲜胺·松脂酸铜乳油)2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豆天蛾可以使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0.6%灭虫灵乳油1 500~2000倍液,或10%歼灭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天诺一号乳油 2000~3000倍液防治。大豆食心虫可以使用2%杀螟松粉剂、1.5%甲基1605粉剂喷雾,每亩2~3公斤;或每亩用25%辉丰快克乳油20~30毫升,或25%快杀灵乳油20~30毫升,或2.5%功夫乳油20毫升防治,效果显著。

6.2 及时收获玉米,清除田间杂草

玉米秸秆会影响大豆叶子光合作用,降低田间通风能力,因此在玉米成熟后应该及时抢收玉米,并切实清理玉米秸秆和田间杂草,避免收获后的玉米秸秆和杂草与大豆争夺光、水、肥,促进大豆通风透光,确保大豆正常生长,为大豆获得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7 适时收获

通常情况下,大豆收获日期在10月中下旬,而这段时期是秋雨较多时期,外界气温逐渐降低,大豆籽粒如果长时间受到雨水侵袭,很容易腐烂变质。因此,当大豆荚达到9成成熟后,就应该及时收货了。将收获好的大豆去除叶子捆成小捆放置在通风避雨处,等到大豆秸秆自然晾干后,选择晴朗的天气脱粒,这样能够保证大豆质量。

(作者单位:1.463500河南省新蔡县农村经济管理站;

2.463500河南省新蔡县园艺站;

3.463500河南省新蔡县种子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距乳油田间
春日田间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田间地头“惠”果农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甘薯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