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麦品种郑麦9023在安徽省的推广种植

2018-01-30石传宝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半冬性郑麦淮北

石传宝

近年来,安徽省的小麦种植领域一直持续发展的情形下,但由于受到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水土资源的流失、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等因素的制约,对小麦品种的质量、以及小麦种植技术的要求也需要得到重视。

1 推广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种植

基于当前安徽省农业市场的发展需求,结合20世纪来安徽省小麦种植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的特征以及普通小麦种植中的病虫灾害特点,必须要推广使用高质量、高产能、高抗性的优质小麦品种种植,从小麦生产的基础支持部分对小麦品种选择进行优化、从根本上保障小麦品质,进而实现小麦生产价值最大化、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

1.1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在进行高产能、高质量、高抗性、稳产的小麦优良品种选择时,应有效结合区域生态环境。在安徽淮北区域,可以持续拓宽偏冬性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合理挑选高抗寒、高抗倒、优质偏冬性的小麦品种为主。在安徽省内沿淮区域,不断拓宽半冬性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选用高抗性、少赤霉病、较强的抗穗发芽能力等特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

1.2 结合安徽省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大力推广优质品种:郑麦9023小麦的种植生产。在安徽省内淮北小麦种植区域,重点推进优质小麦进行大规模的种植生产,在江淮小麦种植区域,注重优质弱筋小麦的生产,但可适量发展优质小麦种植。新型的小麦种植经营商(企业),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规划种植、提高小麦生产质量、生产销售有效对接,进而促使郑麦9023品种的优质小麦可以实现产品化经营。普通的农户也可以通过对郑麦9023的相关种植要求进行学习、了解、进而也可以有效进行优质小麦的种植生产。

2 小麦品种郑麦9023的种植要素

2.1 采用科学高效的施肥方式

2.1.1 秸秆是最天然、最优质的化肥材料,在上一季度的农作物收割完毕后,可以对所产秸秆进行有效利用。在进行上一季度的农作物收割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具备秸秆粉碎、且粉碎后实现匀抛两类特殊装置的综合性收割器械,为了最大化实现秸秆肥料的价值,粉碎秸秆的长度必须在10cm范围内,且在收割过程中实现在该土地区域内均匀抛洒。粉碎长度如果不能达到该范围标准,可以专门使用灭茬机进行再次灭茬。有效推广小麦种植、土地保养的共同实现,对小麦种植地有效施有机肥,进而促使地力得到有效提升。

2.1.2 对小麦种植土地进行勘测然后制定施肥方案。实行大配方小调整,根据土地质量需求,结合当地农业部门所推荐的优质化肥品种合理进行挑选。同时,也可以依据该种植范围、种植产量、以及土地水平现状合理的调制施肥的用法用量。

2.1.3 依据小麦种植、生产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对新型优质肥料的使用和对化肥施用技术的提升。在推广新型肥料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拓宽话费示范区域,加大推广力度、对化学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专用肥等等新型高效优质肥料进行适时的宣传推广。同时,可通过各区域内农业部门的安排,对种植者进行新型肥料施用技术的培训,全面提高新型化肥使用质量,充分实现肥料价值,不断促进小麦种植技术的提升。

2.2 有效治理小麦种植土地

淮北旱茬小麦主要整地方式为一耕一旋或二旋,耕深20cm以上,旋耕深度15cm以上,常年旋耕地块每3年至少翻耕1次。推广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的复式机,以减少耕作次数、节本增效。强化镇压作业,克服旋耕不实带来的播种过深、透风跑墒、易旱易冻等弊端。

沿淮稻茬麦区采用反旋灭茬耕整地或机耕1遍再机耙。江淮丘陵麦区采用浅旋耕1~2遍整地。沿江皖南麦区可采用免耕机开沟覆盖。

淮北提倡畦田化种植(或预留操作行)。稻茬麦地区要大力推广机械开沟技术,实现“三沟”配套。畦宽沿淮不超过4米,江淮、沿江不超过2.5m。畦沟深20cm、腰沟深25cm、田边沟深30cm,疏通田边沟,做到沟沟相通,排灌方便。

2.3 对播种方式进行规范

2.3.1 郑麦9023小麦种子的管理。依据小麦种植的实际需求,利用小麦专用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如防病害、防虫害等)未进行包衣的小麦种子,按照严格的比例进行药剂拌种。

2.3.2 规范小麦播种技术。按小麦种植规范流程和“四适”要求,对小麦的播种流程进行严格规范,依据小麦播种时期、区域内土壤墒情、生态资源的整地质量和小麦品种的特性,对播种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在使种子达到高产稳产的同时,对种植种子成本有效控制,且最大化避免倒伏现象的发生。

2.4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小麦播种

适宜播期:安徽省淮北中北部区域,偏冬性(半冬性)的小麦品种适宜播期为10.5~10.20,安徽省内沿淮区域小麦种植地,各种性質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都要比淮北小麦种植区域推迟大概5天。而安徽省内江淮小麦种植区域,半冬性的小麦品种适宜在10.20~10.30之间进行播种,而春性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为10.25~11.10。郑麦9023品种必须适期播种,才可以培育出壮苗。郑麦9023小麦为早熟弱春性,为了确保生产质量,切忌不能过早播种。

2.5 小麦必须适墒播种

小麦在播种时,该种植地的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80%,小麦播种的最佳墒情是土壤可以达到“抓土成团、轻丢即散”的情形。小麦播种前如果发现墒情不足,可以对种植地进行提前浇水工作快速有效的造墒,小麦播种后也要实时监测土地墒情,如若墒情不好需要进行快速的补墒。

2.6 根据综合情况合理调整小麦播量

针对生态环境好的区域,对种植地具备整体质量、土地墒情是否充足、往期生产是否优质且自然灾害是否高发等相关因素进行排查,合理的调整小麦播量。

2.7 小麦播种后的监管

在小麦进行播种后,对土地墒情、小麦的生长情况等要进行实时的数据记录,若出现任何不良影响因素,及时做出调整完善的措施。有效避免产量的降低。

(作者单位:236220安徽省颍上县耿棚镇农业综合服务站)endprint

猜你喜欢

半冬性郑麦淮北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816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南省强筋中强筋及弱筋小麦品种清单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半冬性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淮北枳》
小麦选育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