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节水型校园创建工作的思考

2018-01-30靳彩霞

浙江水利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节水型用水节水

靳彩霞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1 节水型校园创建背景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1]。针对我国水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为进一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指明方向。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2/3市、县(市、区)达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节水型社会基本形成的总体目标。节水型载体创建工作是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作为人员密集、教书育人的场所,开展节水型载体建设,对于节水理念和方法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印发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并提出建成一批“制度完备、宣传到位、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的节水型单位,到2020年所有省级机关、50%以上的省级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

2 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解读

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分为3部分,分别为技术指标、管理指标和鼓励性指标。技术指标包括水计量率、节水器具普及率、人均用水量、用水器具漏失率、中央空调冷却补水率、锅炉冷凝水回收率;管理指标包括规章制度、计量统计、节水技术改造与推广、管理维护、节水宣传等;鼓励性指标为非常规水源利用。其中技术指标为45分,管理指标为55分,增设鼓励性指标5分作为加分项。节水型单位的总得分应当不低于90分,并且水计量率、节水器具普及率2项指标不得为0分。

标准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节水日常管理,加快节水技术改造,积极创建节水型单位:

(1)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完善内部节水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节水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节水管理相关领导职责、管理部门、人员和岗位职责。制定、实施节水计划和年度用水计划,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和考核。

(2)强化节水日常管理。严格用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定期巡护和维修,杜绝跑冒滴漏。依据国家有关标准配备和管理用水计量器具,建立完整、规范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重点加强食堂、浴室等重点耗水部位的用水监控。编制详细的供水排水管网图和计量网络图,按照规定开展水平衡测试,加强用水效率和总量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节水意识。

(3)加快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器具。稳步实施卫生洁具、食堂用水设施、空调设备冷却系统、老旧管网和耗水设备等的节水改造。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制定节水措施方案,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积极利用非常规水源。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建设雨水集蓄和再生水利用系统,绿化和景观用水尽量利用非常规水源。泳池、浴室等用水量大的场所应设置水处理再利用装置。

3 节水型校园创建的关键环节

3.1 加强计量设施建设

计量设施建设是确保完成水计量率的重要环节,也是水平衡测试的前提与基础。计量设施安装建设包括一级表(用水单位)、二级表(次级用水单位)、三级表(用水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计量设备选型应满足国家标准GB 24789 —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水平衡测试是加强用水科学管理,合理用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应该在完善给排水管网图和水表计量网络图、检测各用水单元设施的运行情况基础上,制定测试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测试方法、测试项目、测点布置等。通过水平衡测试工作,绘制水量平衡图,找出用水不合理的环节,进而提出管网整治建议与方案。

3.2 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

用水设备和器具是提高用水效率的关键环节,校园节水器具的重点在于水龙头、便器、淋浴、绿化灌溉等环节。水龙头是使用数量最多,厕所和浴室是用水量最大,在这些用水环节推广应用节水型器具,选择满足国标的产品,对于促进校园节水具有重要意义。

3.3 完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

节水型校园创建工作涉及学校许多部门和工作环节,如何围绕校园节水工作建立一整套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是节水型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应该建立节水型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作为参与节水型校园建设的责任人,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节水型校园建设目标和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做好节水工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用水管理制度、用水设施定期检修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约束与激励机制。

3.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建设节水型学校要从学生宿舍生活用水和浴室用水2方面着手[2],学生是学校用水的主体,提高学生节水意识是节水型校园创建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有关部门应重视大学生节水知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将节约资源的理念纳入学生手册中。在学生选修课的计划中,安排节水减污、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课程[3]。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宣传牌、发放节水倡议书等宣传活动,提高学生节水意识,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利用“校园文化”特点,采用广播、板报等形式,在学生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全方位宣传报道节水的重要性。

3.5 非常规水源利用

雨水利用是校园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具有面积广、建筑面积大、硬化下垫面数量多等特点,因此可收集的雨水量较多。如果校园内合理布局一定数量的蓄水空间和容积,采用雨污分流设计,将雨水引入校园内的人工湖或蓄水空间,对于校园绿化用水和生态环境补水是有效补充,甚至可以基本满足这些环节的用水需求。

4 校园节水工作的薄弱环节

2015年以来,浙江省已经创建节水型校园20余处,从这些创建单位的工作基础和创建过程来看,前述5个关键环节主要存在以下薄弱部分[4]:

(1)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执行不到位。在节水型校园创建工作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大部分制度没落实、工作不到位、过程没记录的现象,导致节水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效。

(2)监测计量设施总体薄弱。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监测计量率低,一级表配备到位,二级表大部分配备到位,三级表基本没配备,导致校园内部不同分区用水效率模糊不清,管理与考核责任难以落实;二是监测计量设施老化失修,正常运行率不高,计量成果失真;三是部分监测计量设施选型不合理,导致计量成果不准确。

(3)非常规水利用率不高。雨水集蓄利用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滞后,校园绿化、马路和广场清洗采用自来水优质水资源,浪费严重。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有外部政策的原因,有内部管理的原因,无论哪个方面,主要是促进节水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不足。

5 对促进节水型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为切实做好校园节水工作,结合国家对节水型单位建设以及水资源管理“双控”行动的要求,建议从以下2个方面做好工作。

(1)学校方面。第一,在组织机构和制度健全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强化过程监督和考核管理。第二,应加强监测计量设施建设,在科学选型的基础上,一级、二级和三级表应配备到位,并确保正常运行。第三,应加强校园(或单位)各用水环节用水过程监管,及时发现跑冒滴漏和不合理的用水环节。第四,为增强全员节水意识,应结合计划用水管理,强化对各用水环节责任主体的奖惩力度。

(2)有关主管部门方面。一是以计划用水管理为抓手,在用水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上全面从严,推进学校(或单位)节水。二是在现状阶梯水价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阶梯水价制度,制定多层次的阶梯水价,使节水工作先进者有动力,让水资源浪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切实为节水工作推进提供内在动力。三是加强校园节水的基础性工作,从宏观上分析,校园用水以生活用水为主,但其内部用水结构也存在复杂性,不同区域供水管网布局明显不同,同一校园内办公、餐饮、住宿等用水环节差异明显,对其用水合理性考核评估需要有关主管部门提供参考标准,因此不同层次用水定额和管网漏失率等基础性研究工作需要加强。

[1] 王修贵,张乾元,段永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分析[J].中国水利,2005(13):72 - 75.

[2] 曹麟,黑生海,蔡瑜.宁夏节水型校园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10(6):178 - 180.

[3] 傅红烨,王红霞.节水型校园建设方案构建与实践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7):75 - 76.

[4]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2016年度浙江省节水型载体建设技术总结报告[R].杭州: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2017.

猜你喜欢

节水型用水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节水型抽水马桶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
上海:以节水促减排 以减排抓保护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