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鑫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成效
2018-01-30曲洪泉
曲洪泉
(瓦房店市水土保持办公室,辽宁 瓦房店 11630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通知》(办水保〔2004〕50号)精神要求,瓦房店市水土保持办公室联合大连金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计划在已建的大连金鑫生态园的基础上创建大连金鑫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金鑫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不但可以填补大连地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空白,而且可以成为展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预防监督、监测预报、宣传教育、示范带动与辐射、科普培训与教育、科学研究与人才培育、观光农业的重要阵地和平台,从而促进大连市水土保持科技交流和生态文明建设。
1 项目区概况
大连金鑫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大连市瓦房店市西北部的张屯小流域。张屯小流域属于典型的辽中南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区,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流域东西长、南北较窄,大致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土地总面积3 041.9 hm2。流域内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面蚀、沟蚀)为主,水土流失面积1 431.9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7.1%。流域内经济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其中粮食种植占较大比例,经济作物、林果产值比例较小,还有大量的坡耕地未得到合理利用。
2 建设成效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集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科普、生态旅游为一体。通过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实现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水土保持科技普及和生态旅游发展,以生态旅游产业带动小流域环境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经过近10年的建设,大连金鑫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5.68 hm2,包括坡改梯5.82 hm2,栽植水保林17.13 hm2、经果林58.09 hm2、经济林4.64 hm2,实施封禁治理220 hm2,建设干砌石谷坊25座、蓄水池20座、方塘5座、拦蓄坝2座,累计水土保持投资2 126.50万元。园区的建成改善了小流域生态环境,促进了流域产业结构转型,提高了流域内居民收入。
3 建设布局
园区的建设依照传统小流域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发展经济、改善环境的目的。根据园区内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措施类型等,把“治理一条流域,改善一方环境,建成一处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建成一处基地”作为项目建设的落脚点,将园区建设成东北地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典范,起到宣传教育、示范带动与辐射、科普培训与教育作用。园区现由水土流失试验观测区、精品果园示范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四部分组成。
3.1 水土流失试验观测区
水土流失试验观测区位于园区后山围墙内侧西北角,区内西、北两侧为围墙,南侧为蓄水池,东侧为园区道路,占地面积共0.32 hm2。观测区由水土流失监测试验区(西侧)、气象观测站(东侧)两部分组成。气象观测站主要收集和记录降雨量及降雨过程,主要有自动雨量计、风速仪等。水土流失监测试验区建有不同植被覆盖度、不同坡度、不同治理措施的6个径流观测小区,以便观测在相同降雨强度下,不同下垫面对水力侵蚀的影响,为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2 精品果园示范区
精品果园示范区位于园区西侧,占地面积38.12 hm2。区内主要是经果林,主要树种有苹果、大樱桃、大榛子,水土保持措施为果树池台田。果树池台田是一种特殊的果树梯田,形似方形池子,一个个彼此相连成网状,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布设,在池内栽植果树,池缘筑有土埂,起到拦蓄地表径流,保水、保土、保肥,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经济林田间配套作业路为观光采摘提供了可能。果园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3.3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包括坡耕地治理示范区、荒山荒坡治理示范区、沟壑治理示范区和小型水利工程治理示范区四块,总面积201.47 hm2,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对园区内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
(1)坡耕地治理示范区。该区以石坎梯田为主,集中展示土石山区坡耕地治理技术。根据原坡耕地坡度和原耕作情况确定梯田土面宽度和埂坎施工线,要求沿等高线放线,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地形选择经济合理的土面宽和石坎高,以确保石坎稳固、土面平整、埂坎占地少、土地利用率高、筑坎和回填用工少、耕作管理方便。根据地块确定田面宽,选择最经济合理的埂坎断面。为了便于耕作,埂坎应尽量少占地,石坎断面一般采用墙背倾斜、外墙垂直的梯形断面。应用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石坎稳定性并参考实践经验,选择石坎高度小于1.3 m,上底宽0.3 m、下底宽0.4 m的尺寸较为合理。
(2)荒山荒坡治理示范区。该区主要是对园区内荒山荒坡布设坡面治理措施进行集中展示,主要包括栽植水保林、经果林,以鱼鳞坑、果树池台田整地措施为主。荒山荒坡治理以水保林为主,并根据地域特点适当栽植经济林。水保林的乔灌木林冠层能够截留降水,改变落到地面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减少雨滴对地表的直接打击能量,延长降水渗透和径流形成时间;乔灌木地下部分的强大植物根系,可以调节地表径流和固持土壤。在坡面较缓的荒山、荒坡坡脚区域种植经果林,不仅保持水土,而且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3)沟壑治理示范区。该区主要是在二道沟、尹屯东山、头道沟的侵蚀沟道内布设干砌石谷坊群,对沟道下游小河道进行治理。谷坊布置在小支沟、冲沟或切沟上,能稳定沟床,防止因沟床下切造成的岸坡崩塌和溯源侵蚀,以节流固床护坡为主。谷坊的高度一般不超过5 m,常用石谷坊的规格为高0.4~5.0 m,顶宽1.0~1.5 m,迎水坡1∶0.5~1∶1.5,背水坡1∶0.3~1∶1.0。谷坊的位置宜选择在谷口狭窄且上游开阔、基础良好、沟段顺直、不受天然跌水影响的部位。
(4)小型水利工程治理示范区。该区内建有蓄水池、方塘和塘坝,利用积蓄的雨水对周围果园进行灌溉。小流域内雨水通过石坎梯田、水保林等水土保持措施层层拦蓄后汇入下游沟道内。在沟道较低位置修建蓄水池、方塘和塘坝能够积蓄雨水,在保障小流域内水保林、经济林灌溉的同时,开发生态旅游。建设的水保措施要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3.4 生态修复示范区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生态修复示范区位于园区北侧,头道沟及其他三条沟道上游至分水岭处,总占地面积220.00 hm2,布设在林地内,主要采取工程围栏及抚育管理等人工干预手段减少人为破坏,依靠自然力量恢复植被,提高林木郁闭度,减少水土流失。
4 结 语
大连金鑫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具有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水土保持成果展示、水土保持科研宣教、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可以为大连市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提供试验研究平台,开展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科技攻关,为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向社会展示大连市水土流失治理的各项新技术和新成果,带动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推动大连市水土保持工作快速发展;为大中专院校提供实习基地,成为中小学水土保持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提高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增强人们对水土流失危害和水土流失治理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