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上游油气新项目开拓思考与分析

2018-01-30尹秀玲徐海霞

中国矿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油气天然气管道

李 杰,尹秀玲,徐海霞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如果说技术还属于战术层次的问题,那么战略对于中石油这样的大型企业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二十多年的海外上游油气开拓历程,在技术层面上我们还存在一定短板需要克服。但笔者认为,中石油作为“共和国长子”、石油行业的标杆型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同时更有担当对未来海外上游油气开拓展开深入思考。结合笔者多年来对海外上游油气经济评价的工作实践,以及二十多年来国际油价的起伏波动和国内油气市场的动态变化,总结以下几点战略导向。

1 海外油气战略合作区发展基本情况与分析

目前来看,五大海外油气战略区特点鲜明,这与各大区资源特点有关,但同时也与我国的油气市场与区位特点紧密相关。

1.1 中亚、俄罗斯地区

中亚、俄罗斯地区是唯一在地理位置上紧邻我国的资源大区,同时该区域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其区位优势和战略意义极为突出。由于该地区主要资源国无论是油气储量、产量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按照该区域内的主要资源国进行重点分析。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油气资源大国,无论是油气储量还是产量都名列前茅,其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油气收入是其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但随着2014年第四季度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导致卢布兑美元大幅贬值,国内通货膨胀突破两位数,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这使得其在上游油气市场有较为迫切的合作需求,在油气贸易上稳固欧洲市场的同时更加看重亚洲市场[1]。

我国对俄罗斯上游合作领域除了亚马尔大型LNG一体化合作项目,几乎没有重大突破。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上游油气财税条款苛刻。就单个项目而言,其主要税收占到销售收入超过60%,虽然卢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消成本费用的增长,但一定程度上也导致通胀加剧,并且这本身是由于油价大幅下跌造成的。而油价对上游项目而言是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

2) 市场环境较为封闭。主要体现在俄罗斯境内的油气销售基本掌握在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工业股份公司气这样的大型国有石油公司手中,而销售环节直接对应市场,这一块利润的掌控对外国投资者来说较为被动。

3) 整体上上游投资环境较为脆弱。首先来看俄罗斯,自2014年以来,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导致其国内经济严重恶化,从其自身需求来看,其油气销售更加迫切地依赖亚太市场,大型油气上游投资也更加依赖于外国投资者的合作参与。其次重要的资源国是哈萨克斯坦,该国不仅紧邻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时也是中亚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资源国。应该说我们在该国上游领域的新项目开拓成绩斐然,无论是产量规模还是经济效益都名列前茅。该国上游财税相对适中,从很多方面来看投资环境要好于俄罗斯。最后是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个国家都有着较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特别是土库曼斯坦,我们已经在该国成功运营阿姆河天然气项目,同时该项目也是供应我国的主要气源。

1.2 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是世界油气资源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区域。在该区域的上游合作中也是成果丰硕,在伊拉克有鲁迈拉项目和哈发亚项目,阿联酋有陆海项目和2014项目,无论是已获取的新项目还是正在推进的项目都有着鲜明特点,就是规模巨大。这也是该区域资源基础决定的。但也应该看到,虽然该区域资源规模较大,但对合同者而言不会获得超高的利润回报,主要还是针对其较大生产规模,资源国政府一方面多采用能够很好地控制合同者利润的服务合同,另一方面财税较为苛刻,强有力地限制了合同者利润回报[2]。

1.3 非洲地区

非洲地区不仅有苏丹124项目,同时还获取了尼日尔和乍得的上下游一体化项目,莫桑比克四大型海上天然气项目。应该说非洲地区还是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目前来看东非裂谷和几内亚湾深水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但需要我们做足技术储备,争取在非洲开拓出有相当潜力的上游项目。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深入研究一些主要盆地,争取获得较大发现。

综上所述,路基沉降问题是当前影响我国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进行沉降的监测和控制,选择合适的沉降监测点,对于沉降变化的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合理预测沉降量,然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且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以全面提升路基的强度指标,避免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而造成公路质量无法满足要求,进而可以为我国公路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4 美洲地区

美洲地区主要以北美特别是加拿大非常规油气为主,南美主要集中在委内瑞拉、秘鲁和厄瓜多尔的常规油气及老油田增产项目。

1.5 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主要是以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老项目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LNG和煤层气项目。

1.6 分析

综合来看中亚、俄罗斯地区的上游合作中,应依托中俄油气管道加强与俄罗斯油气贸易合作。上游合作中应强化北极圈附近的大型LNG一体化合作项目,因为在该区域不仅天然气资源丰富,同时俄罗斯政府为了扩大该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利用,推出了诸多财税优惠措施,中俄双方在亚马尔项目上的合作就是上游深度合作的有力见证。对哈萨克斯坦而言,尽管该国大型油气田已基本被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占据,但随着中亚油气管道的建成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围绕着油气管道依然有上游合作的机会,重点应是有勘探潜力的油气构造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开发项目。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别克斯坦而言,应以天然气贸易为合作契机,重点开拓上游天然气合作机会,但需要有耐心等待合适的机会[3]。

不失时机并有选择性的开拓中东地区新项目,是因为单从单位投资回报率来看,该区域项目的经济效益不算太高,但由于规模较大,经济效益的绝对值也比较可观,并且其合同模式决定了在油价明显下跌时对合同者经济效益的影响相对较小,在集团公司对外上游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稳定作用。但由于该区域在政治上的不稳定性,导致可能存在的潜在政治风险。这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因此在具备相当规模的基础上,更需要本着审慎的原则有选择性的筛选较为有利的新项目,而不应只以规模巨大来衡量项目获取的必要性。

从资源特点来看,非洲地区应该是我们将来获取较大潜力勘探项目的有利区域。一方面该区域的勘探程度相对不高,另一方面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很多资源国财政收入严重依赖油气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上游合作的进度。单从近些年西方大型石油公司在该区域的重大发现来看,我们应该加强技术储备,争取早日获得我们自己主导的重大油气发现。

对美洲地区,北美应侧重先进油气开采技术的动态跟踪和储备,例如加拿大和美国的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因为近十年美国油气开采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使得其从油气消费大国逐渐转变为油气生产大国,也为其在影响国际油价变动上增添了一份重要砝码。对南美地区可以尝试以贸易促上游合作的思路,争取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更加有利的资源保障[4]。

至于亚太地区,目前来看有前景的大型上游合作机会相对匮乏,主要还是与该区域的资源特点有关,但也应该密切跟踪,以期有较好的收获。

2 不同类型资源应根据不同市场环境协调发展

我国的区位地形特点决定了陆路油气管道只能从北部、西部和南部相连接,而实际上我们的油气管道布局也恰恰如此。东北部是中俄油气管道;西部是中哈油气管道以及中亚天然气管道A线、B线、C线;南部是中缅油气管道。而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恰恰是自北向南,沿东南沿海一带的京津冀即环渤海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带和以深港澳为代表的珠三角经济带。

以上区域也是油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结合之前论述,中俄油气管线应强化油气长贸合同,与此同时还应通过海路从远东地区接纳俄罗斯油气,以保障长期稳定的油气供应。从新疆往西正是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路线。因此,我国应着力围绕中哈油气管道开拓沿线新项目,尤其是具有一定产能规模的在产项目,这将夯实我国西部能源保障基础。围绕着中亚天然气管道,在强化长贸合同的同时,应实时加强我国境内油气管道的储油库和储气库建设,以起到调峰保供的作用。特别是在油气价格相对较低时,能起到增加供应,缓解供给不足的显著作用。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不仅能缓解我国西南地区油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同时还能供应华中地区,确保该地区经济平稳发展。

3 结合经济发展趋势,大力开拓天然气和LNG资源

国际油价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显著下跌,经过三年来的低位徘徊,目前已开始企稳反弹。值得关注的是较国际油价反弹更为显著的是天然气价格的走势,尤其是2017年9月以来,国内天然气价格涨幅巨大,LNG价格涨幅惊人。目前较最高价格已有明显降幅,但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和环保要求对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改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天然气消费会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按照国内天气产能的增长速度显然无法满足未来的消费需求。因此,海外天然气包括LNG新项目自然成为我们重点开拓领域。纵观国际大型石油公司,早在十年前就将公司未来战略发展重点转向天然气业务上来,包括道达尔、埃克森、埃尼等大型石油公司。而依托国内巨大的天然气消费市场潜力,我国更应该把天然气作为海外油气项目的开发重点[5]。

从我国陆路天然气管道布局来看,我国从北部、西部、南部三个方向的陆路天然气管道恰恰是天然气消费市场相对疲弱的区域,但从国家能源保障及战略角度考虑还是应该以此为依托,从而开拓上游天然气新项目。而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活跃的区域。该区域的天然气消费增长显著,以市场为切入点,应大力建设沿海LNG接收站,从而紧密对接市场。相比其他公司,我们已进入了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天然气或LNG项目。在未来,我们完全可以更好的依托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反过来在海外上游天然气新项目开拓赢得主动。例如俄罗斯北极圈附近的亚马尔LNG大型一体化项目,俄还有若干个如此规模的LNG项目,我们完全有可能依托下游市场,进入其上游合作开发。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发达的市场布局,在LNG长贸合同上赢得更加有利的位置。

总而言之,做好天然气下游市场的调研和布局工作,不仅仅关系到本身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为上游开拓赢得主动,最终促成上下游一体化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 M A 米安.油气项目经济学与决策分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胡海峰.公司并购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 葛艾继,郭鹏,许红.国际油气合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4] 杨博文.油价!油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5] 威廉,恩道尔.石油大棋局[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

猜你喜欢

油气天然气管道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我国天然气真的供大于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