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与发展思路
2018-01-30腾芸
腾 芸
(达州市达川区百节水利站, 四川 达州 635000)
水土流失是导致土地资源退化甚至彻底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1],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急速加快,极易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进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3]。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新方法十分必要。
1 达川区基本情况
1.1 区域概况
达川区位于大巴山南麓,全区总面积2 245 km2。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属川东褶皱剥蚀-侵蚀低山丘陵岭谷地貌。纬度较低,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1 192.5 mm,相对湿度79%,年均日照时数1 472.7 h。土壤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潮土和黄壤四大土类。境内河流纵横、溪沟密布,属渠江上游的巴河水系和州河水系,各河川径流均以降水补给为主。过境水资源量较大,主要有巴河、州河、明月江、铜钵河、碑沙河、东柳河、固家河等。
1.2 水土流失状况
达川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土壤抗蚀力弱,加之年降水集中,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据1998年四川省水保办遥感测定,全区总面积2 691.3 km2(包括2013年被划到经开区的143.0 km2和通川区的303.3 km2),水土流失面积1 148.3 km2,占总面积的42.67%,其中:轻度流失占21.1%,中度流失占44.1%,强烈流失占25.9%,极强烈流失占7.1%,剧烈流失占1.8%。年均土壤侵蚀总量513.22万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4 469 t/(km2·a),流失类型以面蚀为主。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如果不及时治理,水土资源就会受到破坏,泥石流会经常发生,水利设施也会因泥沙淤积难以发挥作用,甚至毁于一旦。
2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2.1 自然因素
达川区位于秦巴山地灾害区和四川省四大泥石流滑坡地之一的四川盆地东部大暴雨、山洪、滑坡区,境内河流密布、山地广布,斜坡发育稳定性差,岩层破碎、风化剥蚀强烈,加之山地陡峭,切割剧烈,主要岩层又是红色页岩、砂岩互层,极易滑动,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地质基础。同时,全区坡耕地较多,土壤呈带状分布,土层浅薄,结构松散,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2.2 人为因素
为了生存和发展,当地群众一方面实行科学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另一方面却违背客观规律,毁林开荒种植[4],致使森林覆盖率降低,地面抗蚀能力减弱,一遇大雨水土流失就加剧。特别是一些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在进行生产建设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忽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缺乏对水土流失危害的认识,只顾眼前局部利益,肆意改变地貌毁坏植被,并将弃土弃渣堆置在山坡、沟谷、小溪、河道沿岸,致使其一遇暴雨便倾泻而下,造成人为新的水土流失,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破坏大于治理的局面。
3 治理措施
3.1 工程措施
根据达川区山高、坡陡的地形地貌特征,修建坡面蓄水保土工程,以确保水不乱流,土不下山,最大限度地拦蓄地表径流。一是修建沿山沟(引水渠),拦截荒坡、林地、坡耕地的来水;二是修建排洪沟,以集纳坡面地表水,安全引泄于溪、河、库、塘;三是挖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泥沙,为植树造林创造条件;四是整治塘堰和修建凼、池,以拦截径流,增加工程蓄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2 植物措施
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采取就地育苗、就近移栽的办法,在治理范围内,按流域建立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改连续大片造林为带状与块状乔、灌、草混交相结合,以带状为主;在阳坡,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混交,以阳性树种为主[5];在阴坡,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以阴性树种为主。在保持水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培植经果林并使之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产业[6]。一是对25°以上的瘠薄地退耕还林[7],种果种草,发展林牧业;二是在流域沟坡及塘库堰等边坡培植生态植被毯;三是对破损山体进行绿化整治。
3.3 农耕措施
为了保护农耕地,将连续坡面改为不连续坡面[8],以减少地表径流对土壤表层的冲刷。一是坡改梯,大多布设在5°~25°的农耕地上,石坎和土坎相结合,坎埂高控制在0.5~2.0 m;二是横行横厢等高带状种植,即在搞好合理密植的基础上,进行筑埂打垄、修壕挖沟,使沟凼相间;三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抗冲、抗蚀能力;四是推行免耕法,推广半旱式或地膜方式栽培技术,这样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增产增收;五是改田改土,即通过客土(沙面土)、整理边背、砌补崩缺、梯地变田等零星分散措施进行改造。
4 治理成果与效益
4.1 治理成果
从1981年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来,在治理模式上,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沟凼池渠堰合理配置;在治理措施上,工程、植物、农耕措施优化配置,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集中成片,规模治理,同时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治理的同时,着眼于工程的后期利用,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实现山川秀美为目标,并加快园区建设和业主开发的步伐,从而形成了“政府领导,统一规划,部门配合,业主开发,农民投工,综合利用”的新机制。通过治理,基本达到了沟渠相通、灌排自如、泥不下山、水不乱流的建设目标,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为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4.2 治理效益
经过近40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达川区生态环境和自然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治理区植被覆盖率大幅度上升,群众生产能力、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水土保持积极服务“三农”,加快和推进了达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构建和谐新农村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长治”工程治理区效果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上。
4.2.1 生态效益
达川区自1990年被列为“长治”县以来,先后开展了“长治”第二期、第三期、第五期和国家农业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水土保持工作。至2012年,共实施了30余条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 020.54 km2,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615.08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0.3%,年均土壤侵蚀总量335.07万t,侵蚀模数为5 448 t/(km2·a),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治理后,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338.46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3.2%,年均土壤侵蚀总量105.56万t,侵蚀模数下降到3 119 t/(km2·a),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5.7%,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9.2%提高到治理后的47.9%,年拦截泥沙229.51万t,减沙率达68.5%,年增加蓄水8 662.36万m3。
在退耕还林工程区,2001—2006年共实施退耕还林70.50 km2(包括经开区),使大量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荒山秃岭披上绿装,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24.8%增长到2014年的31.7%,森林植被持续发挥着蓄水、保土、制氧、固碳、净水、改善小气候等生态功效,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大大增强。2014年,全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天保公益林工程,至2017年底,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7.94 km2、天保公益林175 km2、造林667 km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4 km2。从2017年开始,全区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常态化工作,助推“河长制”迈向“河长治”,截至2018年初,全区设立河长660名、库长199名、塘长1 157名,区级河长联络员单位达22个。
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做到了水归池、沙归凼,泥不下山、水不乱流。随着森林郁闭度的不断提高,其蓄水保土、涵养水源能力提升,生物多样性逐步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4.2.2 经济效益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林、牧业稳产高产和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项目区年农业总产值由治理前的9.4亿元增加到13.9亿元,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1 961元增加到2 383元,粮食总产量由治理前的21.8万t增加到24.4万t,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其他产值比例由56.2%、8.3%、27.1%、2.8%、5.6%调整为45.9%、10.7%、27.2%、6.4%、9.8%,土地利用率由治理前的78.8%提高到89.7%,荒山荒坡全部开发利用,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由治理前的49.6%、41.7%调整为29.2%、47.9%。
4.2.3 社会效益
一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了群众饮水难问题。全区修建水利工程34 124处,解决了2 416户7 732人的饮水困难。经过治理,农业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526 m2增加到586 m2。特别是达川区麻柳小流域,结合水土保持水系工程建设,采取水保部门支持材料、群众自觉投劳的方式,整治塘堰,兴建排水沟、蓄水池,使当地群众普遍受益,彻底解决了饮水困难,圆了当地群众几十年的梦想。
二是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治理区干部群众在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实践中受到启发和鼓舞,转变了思想观念,市场化、商品化意识增强,过去只重视粮食生产,现在是粮食、经果一起抓,并通过生产实践提高了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三是助力农民生活水平逐步向小康迈进。项目区内村村修通了公路,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用材林、经果林的产业化发展,每年向市场提供大量木材和果品,使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长、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学技术、学管理蔚然成风,涌现出了大批科技专业户和致富能手。
四是交通条件、居住条件、通信条件明显改善,山水林田路村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田园风光。
5 今后水土流失治理思路
5.1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
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目标考核,全面推行“河长制”。定期配合各级人大开展水土保持专项执法检查。加大财政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大力开展清洁小流域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和建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依法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法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缴工作,杜绝以各种理由减免水土保持补偿费。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加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为水土保持目标考核、生态文明评价考核提供技术支撑。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水土保持进党校、进校园、进企业、进社会活动。创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5.2 狠抓整体推进,强化项目整合
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平,推动示范区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应严格按照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按照大规模、大示范、大带动的工作思路,采取政府导演、水保规划、部门协作、全民共建的模式,注重把水土保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水利、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以工代赈、土地整治、扶贫开发等项目相结合,与大户承包、业主开发相结合,与尊重群众意愿相结合,以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水土保持民生工程,积极推动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
5.3 实行网格化管理
所谓网格化管理,是指借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9]。近年来,网格化管理应用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通过网格划分,随时监测各地水土流失情况,达到综合分析的目的。
5.4 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植树造林和草本植物培植
在过去的水土流失治理中,对工程措施强调较多,对植物措施重视不够,在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应强化植物措施的配置。森林植被具有良好的抗暴雨、防洪、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综合功能,草被能使雨滴对表土的击溅作用减至最低,林草等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淑玲,方刚,袁新田,等.水土流失成因分析与治理措施——以安徽江淮丘陵地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1):147-149.
[2] 吴佩林,鲁奇.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5-58.
[3] 陈际鲜,龙秋明,蒋以元,等.A/A/O工艺调试运行体会[J].北京水务,2007(3):32-34.
[4] 崔璇.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5(6):134.
[5] 白英.混交林建设模式探讨[J].山西林业,2007(5):20-21.
[6] 何绍浪,何小武,李凤英,等.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成因及其治理措施[J].中国水土保持,2017(3):16-19.
[7] 王耀强,李巍.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吉林水利,2011(4):52-55.
[8] 周萍,文安邦,张信宝,等.坡耕地植物篱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4):108-113.
[9] 石纯,魏廉虢,王霞波.差异性区域网格化环境管理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73-75.
[作者简介] 腾芸(1978—),女,四川达州市人,工程师,从事防汛抗旱、河道管理、水土保持等工作。
[收稿日期] 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