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4s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
2018-01-30刘秀军
刘秀军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普通儿科,四川 成都 610045)
4s综合症又称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症(ssss),是由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皮肤损伤疾病,特征表现为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泡,皮肤大面积剥脱后露出鲜红水肿性糜烂面,似烫伤样外观。其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快,易并发脑膜炎,败血症,支气管肺炎等,婴幼儿病率约3%~4%[1]。因此,精心全面的护理,预防感染,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减少并发症对疾病的康复十分重要。我科于收治了一名该病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9月,因“发现躯体泛红,红斑4天,口唇龟裂伴发热1天”入院。
入院前4天,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发红,初为口周发红,后逐渐蔓延至胸腹部、腹股沟区,1天前患儿口周皮肤开始出现脱皮、皲裂,逐渐蔓延至耳后、颈部、腋下、腹股沟及外阴,有触痛,并伴有发热。查体:体温:38.5eC, 脉搏:148次/分,呼吸:45次/分,血压:109/42 mmHg。全身皮肤潮红,散在针尖大小脓点,双侧眼睑睑缘可见脓性分泌物,口周皮肤放射状龟裂结痂,痂下潮湿、糜烂,颈项皱褶处潮湿,有少许粘性分泌物,前额、腹部、外阴散在糜烂面。入院后予万古霉素,头孢曲松钠联合用药,加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感染,予湿润烧伤膏外用,局部使用维生素AD滴剂,眼部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金霉素眼膏外用。严格消毒隔离,做好皮肤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患儿经过治疗,治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严格消毒隔离
患儿住单间病房,避免患儿之间交叉感染,病室温度控制在22℃左右,湿度55%~60%,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3次,每次1小时。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尽量减少探视。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无菌观念[2]。认真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观察皮肤有无水肿、疼痛,原糜烂面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2 皮肤护理
2.2.1 皮损的护理
应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平整、无痴皮,若遇有污染应及时更换。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尽量采用暴露疗法,减少摩擦与触痛。对已剥脱,卷曲,坏死的表皮,予患儿剪短指甲,切勿搔抓及撕脱皮损,让其自然脱落,必要时用无菌剪刀剪下,以防引起继发感染。面部表皮剥脱形成的痴皮,先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润痴皮,再用无菌剪将痴皮去除,直接涂莫匹罗星软膏于皮损处,搽药时注意动作要轻柔。根据皮损的性质、部位及范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外用药物,原则上应使用无刺激性并有收敛消炎和杀菌作用的药物。渗出较多皮损处,采用阿米卡星洗剂清洗。渗出较少皮损处,涂擦莫匹罗星软膏。
2.2.2 臀部及会阴部护理
应选用质地柔软、吸水强的尿不湿。两腿间应垫软枕,充分暴露会阴部。每次大小便后以温水清洗,再用清洁的软布轻轻擦干。同时可配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3次/天,每次15~20 min。
2.3 粘膜护理
2.3.1 口腔护理
使用1.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次,以防治口腔真菌感染。喂奶前予维生素AD滴剂涂抹口腔周围皮肤,保持局部湿润,防止因口周皮肤干裂引起的疼痛。
2.3.2 眼部护理
使用生理盐水冲眼后,再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和金霉素眼膏白天夜间交替使用。
2.4 疼痛的护理
予患儿穿宽松、棉质的衣物,减少摩擦。患儿疼痛明显时予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比如陪患儿玩耍、听音乐、看动画片等。使用留置针穿刺时,应动作熟练敏捷,力求一次穿刺成功,尽量减少反复穿刺造成患儿痛苦。监督患儿勿抓扯留置针,以免脱落后,重新穿刺.造成患儿痛苦。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发现渗漏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拔针时先用生理盐水湿润胶布,不可强行揭去。
2.5 饮食护理
因本病可累及胃肠粘膜,故予患儿少量多餐,观察喂奶后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腹胀,呕吐,便血等表现,逐渐增加奶量至按需喂养[3]。因患儿饮食差、疼痛,应予以牛奶,鸡蛋汤,米糊,水果泥等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避免接触易致敏物质。予患儿多喂水,促进毒素排出。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愈合。
3 体 会
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症皮肤破损面积较大,且婴幼儿抵抗力低,故易继发感染,发生败血症,威胁患儿生命。所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皮肤护理,减少患儿痛苦,加强营养是促进本病康复,提高家长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1] 樊翌明,吴志华.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症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28(1):22-24.
[2] 许海映.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症的护理.现代实用医学2007.19(05):26
[3] 段 丽,赵贵幸,李迎梅.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35例临床分析及护理路径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