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2018-06-23杨立红王秋红
杨立红,王秋红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北京 102400)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主要病原菌[1]。Hp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淋巴瘤和胃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2]。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确定为Ⅰ类致癌原[3]。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早期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4]。本研究对在北京农村某二级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285例体检者进行Hp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北京农村某二级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22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36例,女7049例,年龄12~94岁,平均年龄(48.26±15.41)岁。
1.2 研究方法
Hp感染检测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感染情况检测。受检者空腹或进餐2 h后向第一个吹气袋内吹气,完成后盖紧袋口;口服一粒尿素[13C]胶囊,静坐30 min后向第二个吹气袋内吹气,完成后盖紧袋口。采用深圳市中合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CBT-01型呼吸测定分析仪,检测前后呼气标本,将服药前和服药后吹气袋插人相应检测口,开始检测,检测结果≥4.0为Hp感染阳性,<4.0为Hp感染阴性。如有使用PPI、H2RA、铋剂及抗生素等可能影响检査结果的药物的体检者,应在检查前2周停止使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Hp感染年龄分布
在本次健康体检者中,Hp感染年龄21~30岁为最高峰,阳性率为33.4%,≤20岁的青少年感染率最低,为20.16%,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Hp阳性率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本研究中12285例健康体检者男女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1.98%和29.74%,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P>0.05)。见表2。
3 讨 论
北京某农村地区的Hp感染率低于我国2004年平均水平。2002~200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进行“全国性大规模自然人群HP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的Hp感染率为40%~90%,平均感染率为59%[5]。Hp感染具有多途径传播的特点[6]。目前临床上,对Hp感染诊断采用①胃镜取材进行测,即侵入性检测方法。②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主要是13C/14C尿素呼气试验。13C/14C尿素呼气试验的特点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因此是目前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12285例健康体检者中,Hp总感染率为30.1%;低于我国2004年平均水平。可能是由于10多年来,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保健机构对HP感染及危害知识的大力宣传,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农村地区人们从思想上重视,行为上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表1 不同年龄段Hp感染阳性率分布(n,%)
表2 不同性别Hp感染阳性率分布(n,%)
农村基层医院要加强对21~30岁人群的健康知识普及,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措施。本研究显示:Hp感染的阳性率最高(33.4%)的人群21~30岁,说明此类人群是Hp感染的高危人群。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Hp感染无性别之分。分析该年龄段发生Hp感染的原因是:①21~30岁的人群学习、就业、工作、压力比其他年龄段较大,他们经常会出现熬夜、生活饮食常常无规律的现象,因此容易引起胃部不适,从而导致了胃肠粘膜的防御能力降低,胃肠粘膜的防御能力降低为Hp的侵入创造了条件。②该年龄段人群性格活跃,经常在外与同学、同事聚餐,比较随意,易发生Hp交叉感染。③该年龄段人群思想不重视,认为身体正值壮年离疾病很远。因此针对该类人群要加强宣传力度,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集体用餐时要采用分餐制,使用公筷,防止发生Hp交叉感染。②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戒烟戒酒,同时加强体育锻炼。③定期接受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知识水平,并在行为上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④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Hp体检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综上所述,预防HP感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北京某农村地区HP感染的发生率已明显低于2004年全国平均水平。通过本次研究,应重点对21~30岁年龄段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增强防病意识,采取预防性的措施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1] 蒋 玲.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7):3015-3017.
[2] Nina R,Salama ML,Hartung AM.Life in the human stomach:persistence strategies of the bacterial pathogen Helicobacter pylori[J].Nat Rev Microbiol,2013,11(6):385-399.
[3] Wroblewski LE,Peek RM Jr.H.pylori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mechanisms[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13,42(2):285-298.
[4] 王 平.13C-呼气试验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831-832.
[5] 黄 鲁,沈 洁.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及血脂异常的相关性[J].广州医药,2016,47(1):75.
[6] 陈永庆.流行病学研究儿童期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267-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