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践行新要求新思路统筹推进“四个长江”建设

2018-01-30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

中国水利 2018年24期
关键词:长江流域长江水利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马建华

2018年,在水利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深刻领会部党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安澜绿色和谐美丽长江建设,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积极担当,长江防汛抗旱减灾成效显著

长江委始终把防汛抗旱减灾作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汛前检查,开展洪水调度推演和防汛抢险应急演练。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库增至40座,通过加强监测预报、加密会商研判,联合调度三峡等控制性水库拦洪削峰错峰,有效抵御了两次编号洪水。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成功应对金沙江、雅鲁藏布江4次堰塞湖重大险情,特别是在“11·3”白格堰塞湖处置过程中,紧急派出专家现场指导,组织245名技术人员开展应急监测,前后方联动,滚动预报分析,及时调度腾出13亿m3库容,为险情胜利处置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截至11月底,共组织会商107次,先后派出42个工作组、专家组156人次赶赴流域各地指导防汛抢险工作。三峡水库连续第9年圆满完成175 m试验性蓄水任务,为保障供水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统筹谋划,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扎实有力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鄂竟平部长关于“三个超常规”推动长江经济带水利重点工作的指示要求,建立月例会制度,有力有序推进重点工作进展。推进蓄滞洪区布局调整和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顶层设计。积极做好水生态环境保护基础工作,印发实施《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行动方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119项工作举措。提出《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建设方案编制任务书》初步成果,长江流域控制断面监督管理告警平台上线试运行。积极推进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丹江口水库水流产权确权试点任务。

三、深化合作,共抓长江大保护取得实效

积极构建流域“共抓大保护”工作新格局,与交通运输部长航局、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签署联合行动方案,与太湖局签订协作方案,与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交通运输部长航局推进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多方深度合作,形成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部署,派出100余人完成6个省级行政区河长制暗访督查。开展长江干流岸线保护和利用专项检查行动,派出300余人,会同沿江9省市对3500余个岸线利用项目开展全覆盖重点核查。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对流域8省市开展两轮督导检查。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组织对长江流域片19省(自治区、直辖市)1907座小型水库开展安全运行专项督查,高效完成江苏等8省市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点位排查督导检查。开展流域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现场监督检查,约谈4个问题项目。通过一系列专项检查督查行动,掌握一手资料,发现突出问题,促进整改落实,形成共抓大保护的良好态势。

四、优化配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深入推进

坚决守住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三条红线”,扎实开展江西等6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积极推进水资源动态管控顶层设计与水资源管理重点断面实时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开展长江流域取水口专项检查和长江经济带生态水量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完成长江流域片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长江流域水生态及重点水域富营养化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组织开展长江流域片省(国)界、重要水功能区和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启动流域取水口建库立档,稳步实施主要江河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管理。精心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调度,截至11月底,累计向北方调水190亿m3,2017—2018年度累计实施生态补水12.55亿m3,补水沿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峡水库完成两次生态调度试验,首次实施汉江中下游梯级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和丹江口库区增殖放流,水生态环境修复持续加强。

五、依法治江,流域水事秩序持续好转

积极推动重点领域立法研究,完成《长江保护法》立法立项论证,《长江保护法》列入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一类项目。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制定《长江委行政许可服务制度》。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建立长江委水行政监督检查机制,积极探索利用河长制湖长制平台加强涉水事务管理。联合相关省市开展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综合执法检查,全面排查三峡、丹江口、陆水等水库水事活动。积极调处苏皖边界水阳江流域等水事纠纷。探索航道疏浚和水库清淤砂石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和“四联单”等监管措施。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开展武汉咸宁荆州交界水域非法采砂集中整治,约谈有关地方采砂管理责任人,截至11月底,全江共巡江4.4万余次,全江共查处非法采砂船1 541艘,处理非法采砂船只884艘,有力维护流域正常采砂管理秩序。

六、大力创新,水利科技成果丰硕

坚持科技立委,组织开展技术成果质量提升行动。长江委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数达到13个,8项成果获大禹奖,“长江水库群防洪兴利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推进智慧长江顶层设计,有序实施委重要技术成果、科研基础设施设备开放共享。积极开展“长江保护科技创新联盟”“长江保护国家实验室”申报组建。成功举办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 m试验性蓄水运行十年学术研讨咨询会。加强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制定长江委推进水利“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方案,“江湖保护与水安全保障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落户长江委,中瑞、中韩、中国—东盟,海峡两岸交流研讨和项目合作实现常态化。积极参加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大河对话、长江论坛、长江生物资源论坛等高层次研讨会议,展示长江形象,输出长江智慧。

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在流域层面主要表现为人民对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流域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我们要牢牢把握当前治水和治江的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特点,坚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全委一盘棋、共谋新发展”治江兴委理念,统筹推进“四个长江”建设,着力补齐补强短板,全面提升监管能力,不断提高流域综合管理水平。2019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法规政策规划体系。积极促进《长江保护法》出台,推动《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管理办法》及《丹江口水库管理办法》等相关部门规章制定出台。制定河湖生态环境水量管理文件。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利专项规划》《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等已批规划实施。配合推进《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带、生态隔离带建设规划》审查审批。开展规划后评价工作,谋划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和长江流域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充分发挥法规、政策、规划在长江保护发展中的约束和引领作用。

二是深化合作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跨部门合作机制,持续巩固深化与交通运输部长航局、农业农村部长江办、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太湖流域管理局等单位的合作成果,不断推进部门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积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一带一路”倡议,扎实开展国际技术交流,进一步做好跨界河流管理和澜湄水资源合作项目的管理与组织协调。

三是着力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完善《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继续推进水源工程和大型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人饮安全保障力度。推进重点水域生态修复,加强中下游河湖生物通道恢复,组织实施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行动方案及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的整体策划,尽快提升流域强监管的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强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认真组织开展汛前检查,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技术指导,拓展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联合调度范围。按照 “三个超常规”要求,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水利支撑与保障“5+1”重点任务及有关工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节水指导和监督管理,强化生态水量监督管理。严格水生态空间管控和河湖岸线管理与保护,抓好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做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督查工作。维护河道采砂管理总体可控和稳定向好局面。推进跨部门联合执法、水利综合执法和执法能力建设,加强流域内水事活动监督检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审批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

五是强化能力建设科技支撑。深入开展成果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智慧长江”建设。实施长江流域水利综合监测站网建设和流域综合管理监控能力建设,完善和运用好“水利一张图”,加快构建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统筹推进信息化。不断健全长江流域水旱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完善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标准规范、水生态红线框架体系。强化治江基础理论及关键问题研究,推进科研平台及配套设施建设与共享,深化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科研项目上的联合攻关。

同时,长江委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理论武装和基层组织建设,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做好流域机构改革,促进委属企事业单位协同发展,不断凝聚合力,提升能力,为治江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

猜你喜欢

长江流域长江水利
长江之头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走遍长江流域的英国小伙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长江流域园区的府际合作研究
长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