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设备附件的正确洗消灭菌方式探讨

2018-01-30毛靖宁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8期
关键词:环氧乙烷二氧化氯电导

毛靖宁 王 娣*

[文章编号] 1672-8270(2018)08-0112-03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国内各医院感染事件不断出现,使得各大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1]。除严格每日消毒、设备洗消、场所消毒隔离、污染划分区域以及消毒用水质量检测等措施外,要求对患者接触过的设备附件进行洗消灭菌操作,涵盖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梯度治疗仪、呼吸机、各类心脑血管功能治疗仪等有电极、传感器、管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设备附件等数百台医疗设备,设备附件总量>1000件。洗消任务繁重并明显加快这些设备附件损坏更新频率[2-3]。

1 医疗设备配件与洗消灭菌

1.1 设备附件结构及材料

常用医疗设备附件多为采集患者数据或实施某种刺激,根据原理不同,结构材质多样复杂,可由多种材质组成并安装电子、光学、加热等易损元器件构成[4]。使用时接触患者,在临床治疗时容易被患者体液污染,如心电导联线缆、呼吸机流量传感器、梯度治疗仪缚腿气囊、呼末CO2传感器、亚低温治疗仪传感器及循环毯面、各类心脑血管治疗仪以及胃肠神经功能恢复设备配用的刺激器等诸多附件,仅以设备附件心电导联为例,线缆外部多为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与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材料,其均有良好的可塑性、着色性、柔软度、无毒抗疲劳等诸多优点。内部焊接前置电阻器,整体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合金包裹,屏蔽电缆并加入抗静电干扰涂层保证微弱信号传输,线芯多为2.5×0.05合金金属丝加防弹丝镀锡处理提高线缆柔软度。可见常用附件材质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5]。

1.2 医疗器械材质

不同性质的材料制作的医疗器械对消毒灭菌处理有特殊的选择性和要求,大致可分为4类[6]:①金属类器械,外科器械绝大部分由金属材料制成,钢铁材料居多,铜铝制品为少数,个别特种器械用到金银等。金属器械对灭菌因子的适应性比较广,可耐高温、高压及辐射,但多数怕腐蚀,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予注意[7];②玻璃陶瓷制品,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检验器材等。玻璃陶瓷器材多数耐高温和辐射,耐氧化、耐酸碱,容易清洗和消毒。大多数对灭菌因子适应性比较广,容易灭菌,但易碎,很薄的玻璃器材不耐压力;③高分子材料制品,现代医疗器材及仪器零部件多为化学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如橡胶、硅胶、乳胶制品,塑料和尼龙制品等。主要有各种导管、纤维管、输血输液胶管、吸引管、外科手套、呼吸麻醉软管、透析软管以及人工器官等,大多耐辐射,耐腐蚀,耐酸碱,但不耐高温,清洗比较困难,无理想的灭菌方法,要求在彻底清洗的条件下,选择低温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处理[8];④其他类型,医疗用品中尚有棉织品、纸制品(被污染文件书籍、包装材料等)、一些特殊用品(电极、电刀、电焊及电线等),其共同的特点是怕湿、不耐高温,不适宜用高温灭菌和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往往采用福尔马林或环氧乙烷熏蒸、微波消毒以及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等方法。

1.3 洗消灭菌方式

常用洗消灭菌方式包括:①湿热灭菌,将设备配件放在压力锅内,利用饱和蒸汽在最小温度为121 ℃的压力下,热力和湿气被迅速传递给灭菌产品,灭菌时间≥15 min。蒸汽潜热大,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水分子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凝固变性[9];②干热灭菌,将设备配件放于热空气箱中、利用干热空气的氧化作用,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或消除热原的方法;③环氧乙烷灭菌,医疗器械领域比较常用的灭菌方法,环氧乙烷灭菌原理是通过其与蛋白质分子上的巯基(-SH)、氨基(-NH )、羟基(-OH)和羧基(-COOH)以及核酸分子上的亚氨基(-NH-)发生烷基化反应,造成蛋白质失去反应基团,阻碍了蛋白质的正常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导致微生物死亡,从而达到灭菌效果;④辐射灭菌,将需设备配件放于适宜放射源辐射的γ射线或适宜的电子加速器发生的电子束中进行电离辐射产生自由基,通过控制辐射条件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方法[10];⑤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主要指过氧化氢(H2O2)灭菌技术,通过活性基因的作用、高速粒子击穿作用、紫外线的作用和过氧化氢分子反应的多种灭菌作用,在常温条件下实现快速、干燥灭菌目的的新型灭菌方式。

2 医疗设备附件洗消方式

根据附件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结合目前常规洗消灭菌方式发现: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无法对一些不耐高温的聚合物(如聚氨酯等制作成的设备附件)进行消毒,故不能采取这两种方式。能够对医疗设备附件进行洗消灭菌的方式有环氧乙烷灭菌、辐射灭菌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3种方式。

(1)环氧乙烷灭菌。灭菌柜内的温度、湿度、灭菌气体浓度及灭菌时间都是影响灭菌效果的重要参数。采用的灭菌条件温度为(55±10)℃,相对湿度为(60±10)%,灭菌压力8×105Pa,灭菌时间120 min。环氧乙烷是一种烷化剂,穿透力强,能够使用各种包装材料,在常温下能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病毒及真菌孢子等)。适用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天然橡胶、聚乙烯、聚丙烯及聚氯乙烯等。

(2)辐射灭菌。采用的射线通常以钴60(60Co)或铯137(137Cs)作为放射源,发生衰变时发射出1.33 MeV和1.17 MeV两个能级的射线,使微生物DNA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失,达到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辐射灭菌通常用于外科器具、人工假体、注射器和缝合线等。

(3)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可以适用不耐热和不耐湿的物品,是可以适用大多数医疗设备附件洗消灭菌方式[11]。

上述3种适用于设备附件的灭菌方式都必须具备很高的场所、材料及操作要求,往往只有消毒供应科才具备实施条件,且灭菌时间较长,医疗设备通常也只有一套配件,无法灭菌交替使用。此外,这3种灭菌方式都需要相应的运行成本,对于使用频繁的设备附件而言经济负担大,目前医院很多科室为保障感染指标,大部分采用医用酒精浸泡擦拭方式洗消灭菌。经过一段时间观测发现,很多橡胶和硅胶材质的附件出现发黄、硬化的现象,有的硅胶袖带稍作按压就破裂。由于酒精虽与硅胶等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但酒精毕竟是有机溶剂且呈弱碱性,长期使用对硅胶橡胶有溶解和腐蚀作用,因此目前这种设备附件洗消灭菌方式并不合理。

3 医疗设备附件洗消灭菌的应用效果

3.1 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特性

本研究寻找出一种安全有效、操作便利及节约环保的洗消灭菌方式,即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对众多附件进行消毒。在常用消毒剂中,相同时间内同样的杀菌效果所需的二氧化氯浓度最低[12]。对杀灭异养菌所需的二氧化氯浓度仅为氯气(Cl2)的1/2。二氧化氯对地表水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比Cl2高5倍以上。二氧化氯对孢子的杀灭作用比氯强。二氧化氯溶于水后,基本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其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能力都比氯快,特别在低浓度时更突出。当细菌浓度在105~106个/ml时,0.5 ppm的二氧化氯作用5 min后即可杀灭99%以上的异养菌[13];而0.5 ppm的Cl2的杀菌率最高只能达到75%,试验表明,0.5 ppm的二氧化氯在12 h内对异养菌的杀灭率保持在99%以上,作用时间长达24 h杀菌率才下降为86.3%。并且二氧化氯是一种广谱型消毒剂,对一切经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14]。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芽孢、病毒、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尤其是对伤寒,甲肝、乙肝、脊髓灰质炎及艾滋病毒等也有良好的杀灭和抑制效果。二氧化氯对病毒的灭活比臭氧(O3)和Cl2更有效。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二氧化氯消毒灭菌剂属实际无毒级产品,积累性试验结论为弱蓄积性物质,用其消毒的水体不会对口腔黏膜、皮膜和头皮产生损伤,其在急性毒性和遗传毒理学上都绝对安全。二氧化氯不与水体中的有机物作用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对高等动物细胞、精子及染色体无致癌、致畸及致突变作用。二氧化氯对还原性阴、阳离子和氧化效果以去毒为主(H2S、SO32-、CN-、Mn2+),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以含氧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为主,这些产物到目前的研究为止,均证明无毒害,且二氧化氯使用剂量极低。因此,用二氧化氯消毒十分安全,无残留毒性。其安全性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AI级。

3.2 二氧化氯洗消效果

本研究以心电导联附件为例,将附件外部粘连污渍去除后放入50~1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5 min取出,并擦干后进行消毒灭菌效果检测,由于附件基本为不规则物体,因此采用表面用直接涂擦采样,结果显示,采用二氧化氯洗消灭菌完全达到感染管理要求,各类细菌总数均小于达标数值[15]。

在保护设备附件方面,本研究将一根心电导联放置于50~1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每24 h换一次消毒液,经过连续5 d的浸泡实验,将心电导联取出擦干后观察表面及对比线缆柔韧度与对照心电导联无明显差异。此外,发现经过长时间浸泡,心电导联电极金属光泽度有所提高,原有锈蚀消失[16]。

4 结语

感染风险无处不在。面对院内各处、各物的实际情况需要仔细分析,认真研讨制定出适合的解决办法,经过洗消灭菌方式的分析对比以及新方法洗消附件的实验得出,虽然环氧乙烷灭菌、辐射灭菌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可以用于医疗设备附件的洗消灭菌,但受到时效、成本等方面因素不切实际,而简单方便的酒精溶液浸泡洗消,对设备附件会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长期使用加速设备附件损坏;二氧化氯洗消方式虽达不到环氧乙烷灭菌、辐射灭菌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效果,但是效果优于酒精溶液浸泡洗消,并能有效的防止设备附件的损坏,重要的是使用方便、经济环保,可以用于多数医疗设备附件的日常洗消灭菌[17]。

猜你喜欢

环氧乙烷二氧化氯电导
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食场篇
基于IEC标准的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技术要求研究
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模型预测控制光伏MPPT算法
环氧乙烷、甲醛、乙醛测定有据可依
二氧化氯纯水溶液的制备
RNA干扰HeLa细胞IKCa1基因对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其释放通量的影响因素
复合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的性能研究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