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的成长培养“关键能力”
——基于初中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

2018-01-30

江苏教育 2018年82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校本课程体系

教育关注和成就人的发展,关注和成就人的发展必须促成人的高度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要实现人的丰富而有个性发展,必须立足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学校的内涵发展已经进入课程领域,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致力于全面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遵循初中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积极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方面做了一些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较为丰富而适切的课程体系,努力办更有内涵、更有质量的初中教育。

一、初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缘起和背景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由于初中学段的特殊性,一些初中学校过多关注中考,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头依然强劲,素质教育没有得到落实。一些初中学校课程建设意识较为薄弱,课程结构单一,考什么就学什么,一些初中学校普遍增加与中考有关的文化课的课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生素质出现“结构性失衡”,即基础素养特别是基础知识的教育过多,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严重不足。如何提升初中教育水平,着力解决初中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重要载体。

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不断追求的理想。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初中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丰富而适切的、符合素质教育新时代要求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

二、初中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

初中学校应该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改革政策,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从社会环境、家长期望和学生需要出发,对学校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及相关因素与条件做出整体构建,以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层面的整合,形成立体课程体系。

1.基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需要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也要有重点,人最为核心与关键的“素养”应该是什么?新时代对个性化学习和关键能力培养有新的改变和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017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关键能力的提出,正是希望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时刻将教育理念与学生关键能力相对照,使教育始终在一个科学、理性的轨道中推进,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关键能力双轨前行。

2.基于初中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

初中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初中教育内涵缺失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在课程。一些初中学校课程建设状况令人担忧,基本是扮演教务员的角色,把规定的国家课程排好课,课程文化的培育和课程特色的营造仍需加强。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强调学校内涵的提升,要求“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制定《江苏省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计划》,要求下大力气改变初中教育相对薄弱的局面,全面提高初中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要更加重视课程教学改革,要努力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合适的初中教育。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初中学校应该抓住发展契机,合理开发实施丰富而适切的校本课程,让课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成为学生提升关键能力的抓手,在课程建设上形成初中学校课程文化,走内涵提升之路。

3.基于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

初中学生是儿童后期与青年前期的复合体,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个性兴趣都表现出强烈的独特性,也是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显著分化期。未来的世界是个多元的世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容回避的课题。初中学校的内涵提升,必须促进全体初中学生健康成长,养成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而国家课程具有统一性、基础性,难以照顾到学生的差异,这就要求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处理。设置、整合丰富而适切的学校课程体系,不但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更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自我价值提升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教师都应该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参与者、实践者。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素养和学科知识素养,还要有良好的课程素养,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可以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激发教师积极利用课程开发的创造力,从而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真正成为创造者与执行者二者合一的角色。

三、初中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学校课程建设不是各个课程简单的组合,课程的建设主要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国家课程如何校本化实施或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二是校本课程如何合理开发?课程建设的设计应该遵循3个原则,其一应具有逻辑性,每个年级对应学科课程、对应初中生年龄特点,有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现有质量的初中教育的价值追求。其二应具有选择性,丰富的课程为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供了可能。其三应具有关联性和统整性,体现小升初、初升高衔接的课程融通,体现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多维连接与互动的课程。

学校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是育人目标。学校成立了“课程规划项目组”,确立了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应根据江南中学育人目标:培养“心地纯正、举止文明、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爱好广泛、初具专长”的学生,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课程设置规范,来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育是人的教育,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也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发展条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经过实践探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三维立体的课程体系,即学业发展课程、青春成长课程、优势潜能开发课程。

(一)学业发展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

学业发展课程是为学生发展学力奠定基础的课程,有相对统一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课程建设主要体现在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学校对国家课程内容适度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更贴近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为学生设置相对有差异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教材内容的整合、教学例题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有所区别,还要编写学生自主学习手册,针对基础薄弱学生开设了相关学科提高课程,针对基础扎实学生开设了相关学科提升课程,针对部分优秀学生开设了高中先修课程,充分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层次性、立体化地构建学生学业发展课程。目前,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形成学科校本自主学习手册,语文、化学、历史学科被市教育局确立为市级课程基地或培育基地。

(二)青春成长课程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践和体验

青春成长课程重点是培养关键能力中的合作能力,着力推进学生思考与实践的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三年,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开设“青春成长课程”的初心就是想通过多元的路径,为学生提供丰满的人生经历。学校将学生的德育活动按照课程的要求进行设计,每个年龄段有相应的课程主题:有意义的“初一体验”、有个性的“初二阅历”、有挑战的“初三生活”。翻开江南中学学生们的一份份“履历”,“三月歌会”在大会堂唱响青春,“青春奠基”在野外露营生存36小时,“毅行江南”在太湖边许下美好愿望,每一次活动、每个课程都为青春生命增加了色彩。在三个年级各有侧重主题的横向发展基础上,学校对德育课程的内容加以规划和整合,向纵深延伸,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优势潜能开发课程重点培养关键能力之创新能力

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着力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促使学生能够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学有所长,为其以后的学习和方向选择奠定基础。

学校在充分调查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学校课程开发小组,聘请有关课程与教学专家为顾问,建立“江南中学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教研力量先后开发和实施了41门校本课程,分成“人文素养类”“艺术陶冶类”“科学技能类”“体育特长类”四大类,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

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是选修课程,每学期初,学生根据《学生课程指导手册》,在学校网站“自主学习课程平台”进行选课。每周学校为校本课程设置固定时间,目前学生校本选课覆盖率达100%。比如镜头下的语文世界、漫画及淡彩的探究、诗意中国画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依托课程组建的学校管乐团和民乐团,已经在无锡大剧院举办过专场音乐会。目前,学校还在着力打造文化视野主题课程,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学生形成多种文化结构,引导学生从一种文化传承走向多种文化创生,养成创新人格。

学业发展课程、青春成长课程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合作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优势潜能开发课程的基础。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是为发展学生个人的兴趣特长、培养创新能力而开设的选修课程,是学业发展课程、青春成长课程的补充与拓展,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课程体系,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有效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校本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