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调心:初识入静
2018-01-30张海波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文/张海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调心是气功操作中的重要内容,其意义在于改变人们日常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便进入气功境界所需要的状态。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活动多属外向性,而练气功则需要将意识活动转为内向,也就是内向性运用意识,发挥意识自身的作用,来促进身心的健康状态。入静就是内向性运用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入静要保持“脑袋空空”
入静是逐渐消除一切思维活动的心理过程,也就是意识空白状态。但意识的空白并不等同于意识的消失,意识仍然存在,只是没有任何意象,是有意识之体而无意识之用。由于意识之体还在,其用可随时应机而生,所以空白的意识境界是孕育着潜在活力和生机的境界。
正如本刊第7期《半日静坐,颐养身心》一文中所说“坐忘”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意识处于什么都不想、一念不起的宁静状态,貌似什么都不知道了。但后面尚有一句“同于大通”,即能察知自身与大自然合一的大通状态,说明其中还有灵动的觉察存在。这跟古人所说的“如如不动”“寂而常照”,是一个意思,“如如”和“照”就是对生机与活力随时可被唤起的描述。
现代科学研究也不断地证明,气功的入静,既不同于清醒时的兴奋态,也不同于睡眠时的抑制态,而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也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1年在《自然》杂志上提出的“气功功能态”(简称气功态),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产生的超越正常功能水平的新的相对平衡,这是正常状态下所不能达到的。
入静分五层,由动转纯静
正常生活中,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外界刺激而引起意识活动,而且常人的这种外向的思维活动已成了习惯。练气功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要学会内向运用意识,一般都需要一个过程。依据不同的标准和需要,练功入静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唐朝孙思邈在其著作《摄养枕中方》中,提出了入静“五时”说,也就是入静的五个层次,心由动多静少,到静少动多,到动静相半,到静多动少,再到一向纯静。根据不同时段的主观体验不同,练功入静还可以分为松静阶段、动触阶段、快感阶段、虚无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入静过程很不容易,必须有一个顽强的意志,刻苦锻炼,长期坚持,往往需要经过坚韧不拔的反复实践。此外,由于练功者的身心条件各不相同,每个练功者实际的练功进程并不一样,各层次的划分在先后次序和内容上也都是相对的,不排除各层次之间的互相易位与融合。知道这一点,将有助于练功者扬长避短,更好地把握练功的方法。
回归自然,方可保健
在入静状态下,外界对大脑的各种刺激基本上消除了,大脑的活动不再受扰动,从而恢复了它本来的状态。入静的内向意识,一方面减少了体内真气的消耗,增加了它的积聚;另一方面,避免了主观意识对身体各部位生机的影响,减少了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扰动,使之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活动,从而显出生机盎然的状态,使人的健康梯度得以提高。
也就是说,入静调节心身状态的机理是立足于排除一切思维活动所引起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心理、生理影响,使心身完全回归于自然状态。
而心身一旦回归自然,其障碍或不适就可通过自然的调节而趋于康复。故练功入静的过程就是排除非心身自然影响因素的过程,只要习练得当,入静对心身健康必会产生良性效应。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是指此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