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培养方案*
2018-01-30曹娟
曹 娟
1 阅读推广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是贯彻落实全民阅读国家政策、壮大阅读推广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国家“文化重点工程”之一,成功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全民阅读推广事业的迅速发展,阅读推广人才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六条和第二十八条明确提出加强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鼓励和支持公务员、教师、新闻出版工作者、大学生等加入阅读推广人队伍,定期培训,提升阅读推广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阅读研究,鼓励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阅读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加强阅读学学科建设,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全民阅读整体发展态势可喜,但仍存在表面化、浮躁化倾向。以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贯彻落实全民阅读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是促进阅读推广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全民阅读成为强国战略,阅读推广蔚然成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阅读推广事业的迅速发展对阅读推广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政府牵头的阅读推广人培训活动,还是图书馆行业协会推行的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亦或是民间组织、营利机构开办的阅读推广人培训班,都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对阅读推广人才需求的质量与数量。阅读推广人才供需矛盾激化,需要大力培养阅读推广专业人才,而培养阅读推广专业人才的不二法门就是要发展阅读推广人才专业教育。阅读推广事业的发展是阅读推广人才专业教育的需求动力,而阅读推广人才专业教育又是阅读推广事业的人才保证,二者密切相关。阅读推广实践需要理论的有力支撑,需要培养阅读推广专业人才,需要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以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培养理论与实践全能型阅读推广专业人才,再以阅读推广人才发展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进而发展我国阅读推广事业,以阅读推广事业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增强社会发展潜力,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3)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是实现从阅读推广人到阅读推广人才转变的重要途径。最初阅读推广人带有“自封”性质,多指热心推广儿童阅读的教师、作家和出版人等社会群体[1]。随后阅读推广人被各类读书会和民间故事人广泛采用,成为一种社会身份,一种社会荣誉的象征。随着政府、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参与到阅读推广人的培育工作当中,阅读推广人开始制度化、规范化。阅读推广人是指具有一定资质,可以开展阅读指导,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专业与业余人士[2]。无论是早期带有“自封”性质的阅读推广人,还是近期流行的经过培训的阅读推广人,对于壮大全民阅读推广队伍均功不可没。但是,在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社会需要数量更多、类型更丰富、素养更专业的阅读推广人,即阅读推广人才。阅读推广人才与之相区别,主要在“人才”二字上,尤其是指经过系统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应当是具有专业化特征的职业行为,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对提高阅读推广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行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4)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已经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首先,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生源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生源基础雄厚且稳定。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较低是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从提高人口素质愿景和社会服务均等化理念出发,阅读推广对象包含所有公民,需要一定数量和达到一定质量的阅读推广人才与之相适应。家长、教师、图书馆员这些能满足社会最基本阅读推广需求的阅读推广队伍,尚不具备推广阅读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需要进行专业教育;此外,社会其他行业,如教育机构、出版发行机构、政府部门等也需要经过系统专业教育的阅读推广人才。其次,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已具备一定的硬性设施和师资力量。我国是教育大国,教学资源相对充足,专家资源数量丰富,为开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提供保障。再次,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带来各种挑战。党和国家提出以质量为核心,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推进阅读推广专业教育,着重提高阅读推广人才质量,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最后,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已有国际先例。2008年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教育学院与巴塞罗那大学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即洞悉社会对阅读推广人才的需求,采取跨校跨院跨学科培养模式,联合开设学校图书馆与阅读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了大量的阅读推广人才[3]。
2 阅读推广专业教育的设置方案
2.1 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体系中设置阅读推广专业教育
我国教育事业由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构成。学前教育强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九年义务教育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高中阶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责任;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之后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观之中国教育格局,将阅读推广专业教育放置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类教育体系中最为适当。鉴于现代社会对阅读推广人才需求质量不同、数量庞大这一特点,需要发展阅读推广专业职业教育,以满足社会对阅读推广人才的基本需求,促进阅读推广实践的发展;需要发展阅读推广专业高等教育,促进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提高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水平,使阅读推广事业永葆活力;同时还需要发展阅读推广继续教育,以满足社会公众对阅读推广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渴望,促使这一继续教育人群能将科学的阅读推广带入工作、带入家庭、带入社会。尽管这三种不同教育体系中的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具体培养方式有所区别,但三者遵循共同的基本培养目标,即开办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培养阅读推广专业人才,因此其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必定大致相同。以下详细规划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另外两种教育体系中的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可参照此。2.2 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阅读推广专业教育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笔者主张图书馆学系主导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图书馆历来是全社会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以推广阅读使图书馆事业永葆生机;阅读推广研究是图书馆学科新的生长点,图书馆学科体系中应当有阅读推广的位置;图书馆人一直主导着全社会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图书馆学教育中应当有阅读推广专业教育的一席之地。图书馆在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理论与实践优势,图书馆人应当主动牵头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培养阅读推广专业人才。图书馆学系主导开展阅读推广专业高等教育应借鉴西班牙办学经验,积极联合其他相关院系,比如教育学院、文学院、社会学院、心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等,开展跨学科教育,广泛集合多学科领域的师资力量,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多能性。
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苏联较为普遍的专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在美国广泛使用的通才培养模式。建国后,我国教育模式主要向苏联学习,专才培养模式成为主要潮流;新世纪后,逐步向美国学习,以通才教育理念为主导,展开通才培养,改革办学模式和课程方案。目前,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一般都是通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大致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四类,培养方案较为灵活,知识面较广;研究生教育一般都是专才培养模式,多学习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更为专一。据此,图书馆学系主导开办阅读推广专业教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图书馆学本科教育中设置阅读推广相关课程,这既能促进阅读推广专业教育的发展,也能提升图书馆学专业优势,学生掌握阅读推广相关知识能有效扩大就业渠道;另一种是在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中设置阅读推广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阅读推广高级专门人才,有效促进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
3 阅读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以下结合我国国情,具体规划阅读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①。本科教育中的阅读推广专业课程也可借鉴此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
3.1 培养目标及研究方向
阅读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英文译为“Master of Reading Promotion”,目的是培养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敬业进取、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政策,能促进完善阅读推广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具备将丰富阅读活动内容与提升思想文化内涵相结合,将出版精品与推荐精品相结合,将公益活动和市场推广相结合,将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将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引导缺乏阅读意愿的人爱上阅读,训练阅读能力不强的人学会阅读,帮助阅读有困难的人克服阅读的困难,全面提升全民阅读质量和水平,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方面的阅读推广高级专门人才。其就业方向涉及所有与阅读推广相关的行业机构,涉及各类型图书馆、学校、出版社、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等。
阅读推广是研究阅读史,阅读政策、环境、资源、组织、设施、载体、方法、心理、行为,阅读活动与效果等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与图书馆学、教育学、出版发行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与传播学、政策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联系紧密。研究方向包括:阅读推广基础理论、阅读史、阅读政策与阅读立法、阅读文化与阅读环境、阅读资源建设与管理、阅读载体与阅读方法、阅读心理与阅读行为、阅读活动与效果评估、特殊人群阅读研究、图书评论与书目推荐、数字阅读、阅读疗法、图书馆阅读推广等。
3.2 招生对象及入学规则
阅读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一般为阅读推广及相关专业,或具有一定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经验的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入学规则具体参见国家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各个高校及院系的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门招生简章中的相关规定。
3.3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有全日制(学制2-3年)和非全日制之分(学制3-5年)。全日制硕士学位还可分为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和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即所谓的“学硕”与“专硕”。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5]。阅读推广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相对应地,阅读推广专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应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以学术型学位为辅。此外,现有阅读推广队伍大多具有特定职业,比如图书馆员、教师等,因此也提倡非全日制培养模式。至于博士学位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可视往后阅读推广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情况再定。
课程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核心课+任选课”,一种是“核心课+专业课程模块”[6]。阅读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属于新生事物,尚不具备较强的模块性和成熟的专业方向性,因此选择“核心课+任意课”的组织方式,要求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之外,还需完成一定学分要求的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没有限制,但提倡学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自身的研究兴趣,选择与之密切相关的系列课程,强调并重视选修课程相互之间的关联,避免选课的盲目性,以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和对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
据此,如表1和表2所示,该专业教学计划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必修课程(32学分)、选修课程(16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和学位论文(6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8学分)和专业必修课(24学分)两种类型,前者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后者注重专业性,要求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精通阅读推广专业的核心知识要素,包括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阅读学概论、阅读史、阅读文化与阅读环境、阅读载体与各类型出版物研究、阅读脑与阅读思维、阅读心理与阅读行为、文本理解与阅读方法、“阅读活动研究与策划、组织、宣传、实施”、阅读效果评估与激励等。专业选修课程注重多能性,要求深入了解阅读推广某一具体研究领域或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图书馆与阅读推广、阅读政策与阅读立法、特殊人群阅读推广、阅读疗法等。
表2 阅读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设置
阅读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方式可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阅读推广人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授课,加强阅读推广实务技能的训练,兼顾研究能力的培养。其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机构中的优秀阅读推广人才参加,提倡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优秀阅读推广人才共同指导。
专业实践要求完成至少6个月的阅读推广专业相关教学实践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学校督导与实习机构督导的双重作用,提高实习教学水平。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篇阅读推广专业相关的学术研究性论文。
此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特点:第一,灵活组合课程,所设课程专深、具体。围绕阅读推广的核心知识领域和相关知识领域对课程的核心内容、相互关系作出综合规划。第二,注重跨学科协作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如阅读心理与阅读行为、阅读疗法,与心理学相关;阅读脑与阅读思维,与生物学、生理学相关;全民阅读政策与立法,与政策学相关;阅读活动研究与策划、组织、宣传、实施,与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相关;教育干预与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相关。这些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均由不同院系的专业教师承担。第三,注重实践与运用,为社会培养专门化人才。例如,在课程教学中提倡模拟、互动,专业实践要求时间长且考核监督机制严格。
4 结语
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建设阅读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对贯彻落实全民阅读政策,保障阅读推广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文所提的阅读推广专业教育设置方案,特别是阅读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虽广泛参考、借鉴西班牙学校图书馆与阅读推广硕士专业办学经验和国内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及其他政府文件、专著、论文,却仍存不足,尤其是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具体办学时可根据学校、院系的办学情况适当调整。该培养方案设想虽不一定
具有可操作性,但期望能够引起教育界、图书馆学界甚至是全社会对于阅读推广专业人才培养的关注,促成我国阅读推广专业教育的诞生。
注释
①本培养方案大体内容框架主要参照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两年制)》,其中教学计划主要参照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和巴塞罗那大学两所高校开设的学校图书馆与阅读推广硕士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主要围绕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主要依据: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目录1-7;《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王余光.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73-74;范并思.阅读推广的理论自觉[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3-8;吴晞.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若干热点问题[J].图书馆,2015(12):31-33。
[1]范并思.建设全面有效的阅读推广人制度[N].中国文化报,2017-04-21(003) .
[2]王余光.书外賸语:《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的编纂[J].图书馆杂志,2016(4):11-12.
[3]曹娟.阅读推广人才专业教育探索——以西班牙两所大学合作办学为例[J/OL].图书馆论坛,2017.[2017-07-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170703.1453.006.html.
[4]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2017-07-20].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5]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8考研:“学硕”VS“专硕”,你还在纠结吗?[EB/OL].[2017-07-20].http://yz.chsi.com.cn/yzzt/ky2018.
[6]张德,赵俊杰,雷同玲,等.图书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研与实践(Ⅱ) [J].情报科学,2011,29(1):136-14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