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与回应的策略

2018-01-29郑清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集体教学有效提问幼儿园

郑清铎

摘 要: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中,积极有效的提问与回应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提问与回应的有效性决定活动目标的达成,决定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说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教师的提问与回应策略有着不同的体现

关键词:幼儿园 集体教学 有效提问 回应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思维,还能促进师幼对话,使师幼一起发现问题,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有意义的互动、交流,从而获得新知和发展。提问作为教育活动中教师所普遍运用的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使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更加有效,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提问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具有目的性

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找准关键,设计问题。如,在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风筝》中,教师针对“掌握风筝的基本画法,复习各种线条,并找出规律”这一目标,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两个问题:“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风筝的线条、图案排列有什么规律?”“你们觉得画风筝的时候,先画哪部分,再画哪部分?”针对目标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绘画出各种形状的风筝”,设计了这样的提问:“除了这种样式的风筝,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式的风筝呢?”针对目标三“添画一些与画面有关的东西”,设计的问题是:“除了画上风筝还可以画上什么呢?”

二、提问的语言应明确具体,具有指向性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情况,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语言表述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如:在音乐活动“小鸡出壳”的教学中,教师问:“小鸡宝宝怎样出来呢?”有的小朋友说:“用石头砸开。”有的说:“用力摔一下。”等,这显然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于是,教师又连忙改问:“小鸡宝宝怎样从蛋壳里出来?”,这次教师在提问的语言中增加了“从蛋壳里”,具体明确的提示幼儿“是小鸡自己从蛋壳中出来,而不是使用外力的办法帮助小鸡出来”孩子们马上就回答出小鸡是用嘴巴啄出来。也就是说,教师提问的语言要具体明确,具有指向性,使用的语言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考虑周到,不仅要简洁明了,还要把握好关键词,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才能真正使提问为目标服务。

三、提问的设计应由浅入深,具有递进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般遵循认知性问题在前,理解性问题次之,创造性问题在后的原则,也就是一步步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高认知层次的提问引起的是幼儿高级思维的过程,幼儿通过回答层层递进的问题,需要超越感知所给予的信息或回忆性知识,通过比较、对照、应用、分析、综合或评价等高级思维活动。如,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鸟儿音乐会》时,首先是认知性提问:“你见过什么样的小鸟?长得什么样?”其次是理解性提问:“小鸟要举行歌唱比赛,会在哪里举行?”最后是创造性提问:“那里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要参加歌唱比赛,小鸟会和谁去?会有什么样的动作?”通过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让每一位幼儿通过分析、想象、概括、创造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鸟儿音乐会”的画面。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轻松地解决了教育活动的重难点。

1.非言语回应

非言语回应是指教师用表情或手势等非言语的方式对幼儿作出回应。由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因此教师对幼儿作出回应时不一定非要用言语,有时一个眼神、表情、手势都是一种很好的回应。尤其是当幼儿对一些问题充满兴趣,回答问题非常积极的时候,教师如果用言语作出回应,很可能打断幼儿的思路。这时,就特别适合用非言语的方式进行回应。比如,用充满期待的眼神倾听幼儿的回答,幼儿回答完毕后竖起大拇指表示“好极了”,微笑着点点头或是拍拍手表示赞许,等等,这些对幼儿都是莫大的鼓舞,他们很可能在教师的鼓舞下继续认真思考,那些没有回答问题的幼儿也会积极响应。[1]

2.言语回应

(1)回应——重复答案或问题

在幼儿对教师的提问作出回答后,教师不一定直接说出对与错,可以采用重复问题或重复幼儿的回答来作出回应。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重复并不是简单地再说一遍,而是从语气上加重個别词句,以起到提示的作用,帮助幼儿进一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教师重述幼儿的回答:“某某发现正方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圆的,是吗?”“他说电珠不亮,是电池装反了,是这样吗?”教师也可以在幼儿的回答偏离方向时,用重复自己提出的问题来回应,如“老师问的是‘这两个杯子花纹有什么不一样,再好好看一看。”

(2)回应——梳理幼儿的思维

当幼儿的回答不是老师心意里的,而且教学现场大为纠结,这时的回应,需要教师发挥智慧,来理顺这些纠结。如:当老师问“上下楼梯要怎么走才是安全的?”,一个孩子答“不能拐来拐去,一会儿走这边,一会儿又走那边,这样会碰到别人”,老师回应“哦,你的意思是走楼梯要靠右边走,对吧?”。老师的梳理,帮助孩子有效地表达。当老师问“你在马路上看到什么车?”,一个孩子兴奋答“早晨,我坐爸爸的车,车子开啊开,过了红灯;又开啊开,看到警察叔叔;又开啊开……”老师的回应“嗳,你看到什么车呢?”老师的梳理,帮助孩子集中思维。

(3)回应——归纳孩子的经验

活动中,如果教师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回应幼儿,点明要旨,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归纳和提升经验,使得互动更加有效。如:科学活动“有趣的弹性”中,教师提供了若干生活用品和玩具,鼓励幼儿用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等方式体验和探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变的?”幼儿纷纷交流了自己的发现,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回应:“你们说的这些东西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变化,不用力是又会恢复到原样,这就叫物体的弹性。”言简意赅的归纳帮助幼儿梳理了经验,了解了探究对象的特征,有效促进了幼儿建构科学的概念。

当然,关于提问和回应的有效性策略还有很多,如:设计的问题应立足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要具有科学性、回应要引领幼儿正确思考等等,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立足于孩子,不断积累经验,发挥教育智慧,就一定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钱艳红,钱维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策略的实践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13,(1):23-25.

猜你喜欢

集体教学有效提问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手风琴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之异同
让游戏融入集体教学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指导语策略分析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