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教学为导向的模拟招聘课程考核改革探索
2018-01-29刘胜文
刘胜文
摘 要:招聘录用课程实践教学是大势所趋,而通过课程考核改革,让学生聚焦课程考核的方向与结果,起到以考促学的目的,是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本人十余年课程实践教学经验,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市场导向,设计考核内容;二是学生参与,调整考核主体;三是多措并举,确保考核落地。
关键词:实践教学 模拟招聘 考核改革
引言
课程考核是实践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能够检验教学效果、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以期末集中考试为主,以卷面成绩来衡量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方式单一、内容僵化,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难以适应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职业素养、能够服务地方行业、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1]。本文以招聘录用课程考核改革为例,在剖析问题及动因的基础上,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教学考核方法。
一、招聘录用课程考核改革存在的问题
本人从事招聘录用课程教学十年,一直在推行课程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经过多年摸索,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考核环节难选取
招聘与录用流程较长,从招聘申请的提出到员工正式入职,其中时间跨度在3个月以上,涉及环节包括招聘申请、审批、制作招聘公告、选择招聘渠道、发布招聘广告、收集简历、筛选简历等十余个环节,具体到课程考核,则存在考核环节选取的问题,全部选取则加大了考核工作量和考核难度,同时引起学生的考核疲劳;选取环节过少,则可能关键环节和核心技能考核不到位。
2.考核标准不明确
招聘流程各環节均为管理类任务,一般不会有标准答案,哪个小组任务完成好、哪个小组完成不好,很难做出客观判断。即使是指导老师,要在短时间内对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做出判断,也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3.学生参与不到位
小组任务完成过程中,指导老师不可能全程参与,小组成员对小组任务的贡献大小,指导老师并不知情,也无法做出相应的评价,因为如此,在完成小组任务时,有部分组员会以各种托词拒绝参加,甚至最终出现“轮流坐庄”的现象,即小组成员挨个轮流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达不到全部学生全面参与的教学目标。
二、解决对策
1.确立考核原则
(1)以考促学原则: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让学生对课程学习更有兴趣和动力。
(2)市场导向原则: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人力资源市场需要,更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考试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也应该坚持这一原则。
(3)落地实施原则:方案做出来必须能够落地,能够实施贯彻。
(4)综合利用原则: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自我管理。
2.全面实施考核
(1)市场导向,设计考核内容
基于市场导向原则,考核环节的设计应选择用人单位最器重的环节。学生就业方向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招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难以招募、缺乏工作分析、招聘流程混乱等,基于此,选择工作分析、招聘公告、招聘渠道、简历收集和筛选、电话邀约、甄选与决策等六个环节作为考核环节。
从权重方面来看,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重要性,二是工作量,基于此,上述六项指标各自给予了10%、10%、20%、10%、20%、30%的权重。
(2)学生参与,调整考核主体
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前述六个考核环节均要求各小组完成下达的任务并制作PPT上台讲解,考核过程中,除了陈述内容和陈述方式之外,为防止出现轮流坐庄的现象,对小组参与情况也进行了考核。具体各环节的考核指标和权重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