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企业对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需求调查与分析

2018-01-29吴俊萍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

【摘要】通过对农业企业对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的需求的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针对农业院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现状,提出农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农业院校;涉农专业;职业英语能力

【作者简介】吴俊萍(1975-),女,汉族,江西进贤人,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一、研究过程

1.调研目的和内容。调查的主要目的为使农业院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符合农业发展的职业需求,同时涉农专业学生的岗位能力与市场需求相吻合,需要了解农业企业对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的需求。在对农业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设计以下问题:企业的岗位和工作场景对英语需求程度、涉农专业毕业生职业英语能力对于企业将来的发展重要程度、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现状及企业对职业英语能力的满意度调查等。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提出农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改进意见。

2.调查对象。调查研究的对象涉及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技术基层人员和农业相关的用人单位。

3.調查形式。⑴问卷调查形式。设计了10道题,每题提供3-4个选项。题目的内容主要针对用人单位对学生英语能力需求方面。向农业相关的用人单位的职员和主管领导发送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问卷共计120份,其中5份填写无效,有效率达95.8%。

⑵访谈形式。课题组成员到涉农类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及用人单位进行走访,面对面地交流及了解企业对高职涉农专业毕业生英语岗位能力的要求及企业对英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4.调查结果。⑴关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使用英语的要求的调查。期望员工具备日常英语交流能力的单位75%,期望员工英语水平能够胜任专业要求的单位占84%,英语在工作中必备的单位超过50%,工作中完全不需要用到英语的仅仅占13%。进一步说明,企业对于具备职业英语能力技能型人才有很大的需求,对于高级技能型人才来说,职业英语能力越来越成为入职的基本要求和条件。

⑵企业对涉农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用人单位企业认为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占83%,口语和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均占64%,听力能力的重要性占40%,写作的重要性仅占17。这表明企业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主要在阅读,翻译和口语,其次是听力和写作的技能。

⑶涉农企业对“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对企业将来的发展重要性”的态度总体认为是重要的(重要的占58%,极其重要的仅占22%,不重要的占16%,极其不重要的仅占7%)。

⑷涉农企业对学生职业英语能力满意度调查。涉农企业对学生职业英语能力不满意高达47%,学生职业英语能力一般满意仅仅34%,学生职业英语能力比较满意度和非常满意分别仅仅为12%和7%。

⑸通过调查和访谈英语在实际工作运用得知,涉农专业学生在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英语技能是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占35%,专业资料阅读翻译能力、专业工作场景交流能力及普通资料阅读翻译能力分别为30%、20%和15%。

⑹为企业对涉农专业毕业生在具体实际工作场景使用英语的能力的满意度调查,整体显示企业“不满意”比例最多。企业偏低的满意率显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英语能力还较薄弱,公共英语没能很好履行培养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使命,公共英语教学与职业需要没能很好对接。

5.英语课程教学问题。在对农业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农业英语职业能力的需求都比较大,而用人单位对涉农专业毕业生职业英语能力的表现不太满意,反映出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凸显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1)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定位在单纯提高学生语言基础知识上,即强调听说读写译基本功的提高。以打基础和应付考试为目的的英语教学,占据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主流。

(2)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缺少职业特色。 结果发现,多数情况下毕业生不能够在自己专业领域用英语开展学习和工作,在职业场景中用英文表达及沟通的能力、英文阅读及翻译能力、写作及相关邮件处理能力、获取相关英文信息的能力,难以胜任实际工作要求。英语实际教学严重偏离了培养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使命。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待优化。如何把农业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更好地结合起来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成为涉农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农业院校英语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灌输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课堂教学情景设计单一,英语听、说、读、翻译和写作提高幅度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4)缺乏合理的对职业能力的评价方法。大多数院校农业英语现行的考核方式都是笔试,考核内容以书本重点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核心知识和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很难在试卷上考查出来。评价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

(5)“ 双师型” 教师缺乏。高职院校大部分英语教师由于对所教学生的专业不够了解或根本就一无所知,即使在处理与专业相关联的英语知识时,也只停留于表层的词汇认知、语法剖析和句子结构分析,不能做到在英语和专业为学生进行适当的运用及讲解。

二、研究启示

农业高职院校以培养为农服务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为农业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课程,如何培养既具有扎实的农业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能运用英语进行农业涉外服务的职业技术人才,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探索的重点。针对问卷调查的分析,笔者认为就农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作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农业院校农业英语教学目标要顺应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增强学生农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农业英语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职业英语将特定的专业内容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形成和专业知识相融通的英语能力。确立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从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转变成重视英语能力的培养,为增强学生职业英语能力而教英语。

2.优化公共英语教学内容。职业院校在选择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资源,应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依据。公共英语教学所传授的英语语言知识应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有密切的相关性,能更好服务于从事的专业领域工作。英语教学可合理增加有关农业效果内容。比如,可以在公共英语的阅读和听说等课程中增加涉农的知识或主题,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涉农英语的知识。

3.增加实训、实习的体验学习,丰富公共英语教学形式。高职英语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另外一方面是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及职业场景中使用和运用英语能力的。高职公共英语的实训中,创设出工作的职业场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用英语处理具体工作的平台;实习期间,学生在具体工作中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在体验学习中提升。高职公共英语开启实训和实习的模式,不但体现出英语的趣味和实用,而且极大丰富了教学的形式。

4.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考核的形式上,既要考核英语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核学生的实践和职业能力。在通用英语课程考核中,加强对学生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形成性考核。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对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和综合考核。

5.加强企业和学校的融通,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采取“内培”。公共英语教师可依据自身兴趣,对教授专业当成自己第二专业来进行学习与进修,学院为公共英语教师提供对应专业企业培训及适当的企业实践,让教师对岗位中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岗位中英语的使用场合及策略等产生认识和体会。在英语教学中达到英语与职业的融合,让英语名副其实地为职业需要服务。

三、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农业企业单位对农业院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的需求,确立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加强涉农专业的英语教学与专业内容相结合,形成和专业知识相融通的英语能力,大大凸显了高职英语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小菊.以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山东大学,2017.

[2]王彦侠.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J].职业指导,2015(3).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农业院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加强农业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地方农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策略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我校学报编辑部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报优秀团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