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探索

2018-01-29侯晓瑾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9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兴趣教学探索

侯晓瑾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思想意识尚未完全,想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进行了探索以及分析,希望对我国小学数学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 数学 兴趣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133-02

数学是一项严谨性以及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当中,程式化以及符号化的东西较多,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死板。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观念较为落后,并没有将数学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数学失去兴趣。随着现阶段我国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推进,更多新颖有效的教育方法开始出现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并且一部分实验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新课标上也已经明确指出,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并且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并且富有个性的过程。笔者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力争让数学的学习得更加生动、活泼,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对于现阶段的教学生而言,受到多方面的诱惑,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这对于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会对其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与此同时,这也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特别愚钝,但是在操作电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却对其中的内容学习很快,这主要是由电脑游戏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点。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创造适合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情景,迎合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经过相关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恰当、适宜的学习环境或者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有很大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人们热烈的情绪,这是很多专家所共同得到的结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进行教育情景创设的时候,就应该注意符合现阶段学生的整体兴趣需求,这样才能够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二、激活知识沉淀,促进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只有学生变得主动,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外部的信息知识,而是应该主动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新课标教学理论当中还明确的指出,数学的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之下来进行。所以学生想要更好的理解新的知识,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即使拥有知识积累之后,也不见得一定能够学到好知识。但这是学习数学的基本前提。在小学阶段,相比于数学自身所传递的知识来说,所培养的逻辑意识更加重要。例如,在进行教学圆面积推导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学生对之前所学习过的面积推导方式进行思考,接着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当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教师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统一的评价,并且对各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说明。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以及整个思考的过程,只有体验到前后经验对比以及变化的历程,才能使学生能充分体会到知识积累的重要性[1]。

三、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时刻明确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位置,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情感的参与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这是不完整的学习活动。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家曾经说过:“喜欢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这比什么都重要。”在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数学教育的时候,小学生通常会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以及情绪状态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学生在对数学概念以及结论进行推理的时候,自身情绪以及情感发生的强弱对其推理的准确性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在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适应学生情绪的变化。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使学生对情绪的强度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数学的能力应该通过训练来对其进行培养,并且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对教学的科学性以及层次性进行精准把握[2]。

四、尊重个体的差异,加强实践操作

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来说,进行与数学教育相关的时间活动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动手操作活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它有具体的形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在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时候,需要学生手脑并用,并且注重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总之,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娱乐的氛围内学习到一些相对抽象的知识。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其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应该让学生对其激进型分组讨论,首先让每个人画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可以是任意一种三角形,然后让每组学生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互相对对方的三角形进行内焦测量,然后将测量的结果进行统一的对比,大家会发现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親自动手操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使结果变得更加可信,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批改、引入评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批改的时候,较为常用“对号”以及“叉号”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这是较为武断的,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对作业当中错误的地方进行详细的标出,并且给出正确的思考方向。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经常会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作为教师应该首先对其长处进行肯定,然后再讲出它的缺点,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自身所存在的缺点,并且教师应该和学生成为课堂之下的朋友。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并不是强制,而是投其所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对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位置进行把握,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数学是逻辑思维非常清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一定的改变,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成长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数学科目具有很强的严谨性以及抽象性,并且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符号性的东西太多,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较为落后,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不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导致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实现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学习,这样学生更容易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本文对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进行了探索,并且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对我国小学数学的教育展开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小华.利用动手操作激活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速读(中旬),2018(4):133.

[2]徐聪玲.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8(3):84.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教学兴趣教学探索
基于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学习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