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探究

2018-01-29周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教育活动民间游戏应用探究

周雪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力量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开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电动小汽车、遥控火车甚至手机小游戏等眼花缭乱的玩具进入了孩子们的童年。但是它们的进入,在笔者看来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好处,对于一个孩子的童年成长来说,这些玩具并没有起到太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间游戏 幼儿园 教育活动 应用探究

引言

随着幼儿园办园条件的日益改善,曾经的滚铁环、捉迷藏、翻花绳等游戏正逐渐淡出孩子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则是色彩鲜艳的滑梯、积木,以及古灵精怪的动画片和刺激好玩的电子游戏。民间游戏的消逝不仅带走了儿童健康成长的机会,更令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因此,关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1]

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体现的价值

1.民间游戏底蕴深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教育

在我国民间文化中幼儿民间游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发展,幼儿民间游戏也随之流传下来。而且我国民族种类较多,各民族之间的风土文化和习俗也有所差异,这就导致幼儿民间游戏的不同,都经过了民族化和地区化的浸润。同时,幼儿民间游戏能够真实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的素材也来自日常生活,并与当地的语言和儿歌相互融合,增强了趣味性,受到广大幼儿的欢迎,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教育。例如,在《炒黄豆》和《拍大麦》等幼儿民间游戏中,语言简练、节奏感较强,真实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场景,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农村田园生活,感受民族文化色彩。[2]

2.民间游戏氛围宽松,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内容取源于实际生活,幼儿可以快速学会,而且在民间游戏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儿歌童谣,游戏形式多样化,游戏氛围宽松,幼儿可以边玩边唱,在进行民间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对于心理胆怯的幼儿,多参与民间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心理素质,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心理,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五谷歌》这一民间游戏中,幼儿将会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可以充分了解节令、节气等科学常识,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3]

二、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农村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和家园合作中大力开展民间游戏。

1.创设凸显民间特色的游戏环境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在幼儿园中创设具有民间特色的游戏环境,能够巧妙地吸引儿童的目光,引发儿童的探索。首先,可将民间游戏和玩具融入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中,利用随手可得的麦秆、泥土、竹木等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风筝、泥塑、脸谱等布置主题墙,在走廊里张贴一些儿童易于接受的民间游戏图片,摆放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民间游戏玩具,唤起儿童对民间游戏的兴趣。其次,教师可根据本班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创设不同的民间游戏室内环境,如“空竹世家”“风筝之舞”“好玩的布老虎”,既能加深兒童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和理解,又能让儿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再次,大力创设容易引发民间游戏的户外环境,如鼓励儿童将豆子装进袜子制成沙包,用捡来的鸡毛插成毽子,将自制的泥陀螺等放置在户外游戏区,方便儿童随时玩耍。这些乡土气息浓厚的材料能很好地营造民俗特色环境,让儿童充分感受民间游戏的氛围。

2.在区域活动中丰富民间游戏的内容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更好地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结合,可将农村丰富的各类资源投放到各区角,支持儿童随意自如地开展民间游戏。如在益智区投放“七巧板”“九连环”“翻花绳”等,让儿童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开动脑筋;在科学区投放“滚铁环”“抽陀螺”“抖空竹”等,使儿童兴味浓厚地探究玩具和技巧的奥秘;在美工区投放麦秆、羽毛、泥巴等材料,鼓励儿童大胆创作陀螺、毽子、泥砣等民间游戏玩具;在运动区投放沙包、皮筋、跳绳等,方便儿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材料,随时开展民间游戏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不仅丰富了儿童民间游戏的内容,更激发了儿童参与民间游戏的兴趣,使儿童真正玩在其中、乐在其中。[4]

3.在户外活动中扩展民间游戏的玩法

户外活动是民间游戏最基本的阵地,教师可以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支持并鼓励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如找根竹棍便可以骑“竹马”,拾几颗杏核可以玩“抓子儿”,扯一根布条蒙住眼睛便能捉迷藏,这些木竹、石子、线头等虽然便宜易得,但儿童也倍感珍惜。同时,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根据游戏需要随意创造想象,如一根小木棍放在胯下可当“马”骑,架在肩上可当“枪”用,与球一起便可玩“赶小猪”的游戏。简单的材料也可以使儿童玩得开心,玩出花样。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民间游戏与春游、运动会等集体户外活动结合起来,如利用干透的竹篾制成风筝在春天里放,既奔跑锻炼身体,又远眺清眸健目;在运动会中比赛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既使儿童舒筋健骨,愉悦快乐,又学到了良好的社会行为。

4.在家园合作中实现民间游戏的传承

在农村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家长是一个积极、活跃的因素。很多家长对儿时的民间游戏难以忘怀,对土生土长的民间游戏津津乐道,这成为农村幼儿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的丰富资源。教师可以从家长身上收集并创编各类民间游戏,丰富儿童民间游戏内容;邀请家长做助教,传授儿童民间游戏的玩法;聘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园表演“踩高跷”“舞龙舞狮”,激发儿童对民间游戏的兴趣;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民间游戏,增进亲子情感等。充分利用农村家长这个民间游戏的活资源,对于促进儿童发展,增进家园交流,实现文化传承大有裨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中引入民间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开发幼儿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有效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梅.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7(78):167.

[2]陈昕睿.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7(07):38.

[3]张爱娟.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6):25.

[4]王秋红.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02):115-116+135.

猜你喜欢

教育活动民间游戏应用探究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探索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企业基层单位两学一做中领导的作用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