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室外展区广场主入口设计探讨
2018-01-29孟振
孟振
摘要:归纳总结了城市边界的特征、城市开放空间边界的处理形式,对城市文化广场的边界设计进行了详述,进而探索了城市开放空间的边界处理思路,从视线引导、广场形象、内外联系等方面入手,强调了开放空间边界设计的公共性、开放性以及城市内涵。通过对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室外展区广场主入口的设计,总结了边界设计的实践经验,并对城市文化广场出入口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开放空间;边界设计;入口广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5-0020-03
1 引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穿行于各种空间边界之间,而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体验也是来自对边界的体验。特别是道路向广场空间的过渡区域——广场出人口。作为边界,广场出人口是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边界的处理对保持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流通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边界的意义
2.1 边界形成了对外的形象
美国的凯文·林奇(Lynch.K)认为:“边界是城市中不被视为通道的线型成分,是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空间界定,通常是两个面的分界线。[1]”边界起到限定、围合、承转、连接空间的作用。对边界的界定,一方面保护空间的内部氛围,另一方面将空间内部的信息传递出去。
边界是空间限定的必要形式。边界形成了对外的形象,边界的形式也就具有了一种特质感。圣彼得广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中的国中之国梵蒂冈内,坐落在台泊河西岸。广场略呈椭圆形,是罗马最大的广场,可容纳50万人,广场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这两组柱廊为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共由284根圆住和88根方柱组合而成,柱高18m,需三四人方能合抱。整个广场通过立柱的围合,形成广场的边界,建立起广场的空间关系和对外的形象,反映了空间对外的一种姿态,大理石柱廊的材质和形式在时间积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符号化的意义,使整个广场气势恢宏雄伟壮观。
2.2 空间领域的限定
2.2.1 地域感知
现象学家胡塞尔认为,空间意识必须随外感知的产生才能产生,甚至可以说,它以外感知或事物感知为前提。但空间意识并不拘泥于事物感知,它可以以想象的方式既超越对事物的感知,也可以超越被感知的事物[2]。如“拉绳定界”这一典故:在稻草绳内侧形成神圣领域,稻草绳象征性地表示出神圣领域与不净领域的界线[3]。草绳本身并不能阻止人进入该区域,而是通过某种心理暗示使人对绳内的区域产生敬畏而以绳为界。
2.2.2 边界形式
在城市中,边界的形式非常丰富。王府井商业街两边的商业建筑构成了边界,繁華、热闹和跳动的节奏;老北京的四合院封闭的外墙构成了胡同的主要面貌。而除了建筑物与实体的墙之外,边界也可以是一片水域,一片林地或绿地,一片抬起或下降的场地。
2.3 边界反映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探讨了如何分析人们对城市的认知的方法,提出了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个概念。这五个概念被认为是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五种元素。也可以这么理解:人们通过这五种元素形成了各自的城市意象。从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城市的认知,来自人们在城市中的活动,因此道路是首要的元素,边界的重要性仅次于道路。
公共空间的地域边界是解决空间品质好坏的关键,也是城市开放空间需要解决的课题。在设计中要根据不同行为下空间的不同需求来考量和限定空间,使其既满足广场功能综合性和多样性的要求,又形成广场鲜明的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建立开放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以及连续性,创造良好的视觉空间和通达环境。
3 大型社会活动公共空间的边界处理
3.1 大型社会活动公共空间的特点
在大型公共交流空间需要良好的视觉连续性与通达性,并且要有供人流停驻的设施。因此,这类空间尺度大、围合度较低、公共性强。如避难场所,大多临街、开敞,并在边界处与临边建筑结合起来摆放一些座椅,供人休憩。
上海的外滩环境景观设计与建设是我国近年来城市空间系统设计的一个成功范例。外滩的建筑一直是上海的标志性景观,经加宽改建后的沿江步行道上增设了不少建筑小品、雕塑、绿化和公共设施。由于是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沿江步行道绿化带成为了连接外滩建筑群的天然纽带。使这一区域的建筑景观成为完整的空间系统。
3.2 边界空间设计注重公共性与开放性
广场特点是集聚,因此广场应当让人们感觉到是一种突出的空间,必须让行人看到,而且在功能上便于进入[4]。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边界要能够最大限度的充当行为活动的载体,增强城市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城市生活的品质与其公共性的程度有关,封建时代的中国城市,也经历了不断开放城市空间的过程。公共性是对空间参与者的界定,开放性则是对空间形态的界定,从公共性和开放性的角度思考,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环境的整体品质,也有利于所属空间自身的活力。
3.3 大型公共活动空间边界的处理
城市文化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是社会文化内涵、城市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而城市广场的边界则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反映一座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的最好载体,能够精细而又强烈地折射出这个地区所有的潜力和魅力。
大型的社会活动对应的空间类型为开放型空间。其特点是视野开阔,流动性好,易于视觉、声音传达等。为了限定空间,边界的处理上多通过一些象征性形体提示,利用心理完形来形成空间感。具体的边界处理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小型点状的提示物。多出现在紧邻道路的公共空间,如灯柱、小品、植物的点植等。通过这类方式不仅限定了空间,而且通过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很好的将车流隔绝在外部,保证了空间不被车流所扰,保持了空间的人文氛围。
(2)抬高或降低地坪的现状提示物。这种手法多运用于紧邻河道的公共空间。如设置台阶、阶梯面等提供了不同水平线的景观视角
(3)在地面上用颜色和不同铺装来提示空间。通过不同色彩对人眼的刺激以及人对不同铺装的触觉等对空间进行暗示作用。这类手法使用比较灵活,但空间的限定性最低。中利用不同的铺装暗示出休息区与交通区域,很好的划分了两种人流。
4 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室外展区广场主人口设计
4.1 项目背景
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以下简称花博会)于2009年9在北京顺义区举办。该项目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西南部,紧邻首都国际机场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总用地面积26.8万m2,其中主人口广场面积8755m2。主人口广场的设计不仅是进入景区前的首个体验区,也是游人进入外展区游览的第一印象,同时还是全面展示各省市花卉、深化花博会主题、迸发城市活力的重要窗口(图1)。
4.2 项目分析
4.2.1 解决人流集散、引导游人视线
在花博会展览期间人口广场是主要人流集散地,场地客源主要为游览人群、参展商及相关专业人员。其对展览会自身关注度高,景区的设计应提供便捷游览参观路径,为游客创造良好环境。因此要在设计时应更多的考虑人口区域的通达性,使其便于进入。
4.2.2 从人行道向广场的过度是边界设计的工作重点
花博会整个展区分为室外展区和室外展区两部分。主人口的位置正是主展馆与室外展区的过渡空间,与主场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花博会展览的主体。广场与外展区道路直接相连,又紧邻主展馆,位置优越。
4.2.3 突出花文化主题、创造广场形象
以生态花博、文化花博、和谐花博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以主题景观为核心,为地方展区创造良好条件,对主展馆进行全面、有效的补充。花卉博览会的召开正值国庆60周年期间,紧抓展现花博精神、表达祖国人民如鲜花般美好生活这一主旨,突出国庆节日的喜庆气氛,强调园林设计中环境与文化艺术的结合。
4.3 景观布局
采用柔性边界解决广场和道路的连续与通达,使人口广场具有视野开阔,流动性好等特点,同时将建筑很好的融入广场环境中来。
4.3.1 通過主题花坛、花柱等造型再现展区文化特色和喜庆气氛
广场中心设置一主题花坛,选用宫灯造型作为花坛的主景,宫灯上彩绘花牡丹等图案烘托喜庆和谐的文化氛围。四周布置不同花色的时令花卉,内嵌轮廓鲜明标语文字,沿花坛南北两侧布置八根间隔8m排列有序的花柱及八根造型灯进行围合,使广场传达出国庆节日的喜庆气氛,并突出了花文化展览主旨。花柱的阵列解决了人流穿行往复的需要,产生了良好的视觉连续性与通达性。通过借景手法的运用,以展区标识花博塔做为背景,为室外展区主人口营造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和感召力(图2、图3)。
4.3.2 通过花卉布置解决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围绕广场中央的小型建筑,其功能主要为游览问询、厕所、食品、医疗救助、小商店等。对建筑周围设置花卉种植区,通过植物景观营造,利用宿根花卉和时令花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与建筑物相互协调。不仅突出花卉绚丽多彩的主题,同时也将建筑很好地融入广场环境中来。
4.3.3 地面铺装再现花文化主题
广场铺装采用花瓣造型,采用大面积由中心向外发散状的铺装形式,借助铺装颜色变化划分广场与外部道路的边界,在视觉上限定了空间。与花柱造型共同组织成广场场地空间,不仅梳理了交通系统,起到了隔绝车流、疏导人流的作用,同时也营造出人文氛围。
主人口方案的设计,在视觉上赋予了展区有序的感受,提高了展区空间的可标识性,更为重要的是它注人了一个连续性甚好的公共空间系统,保护空间的内部氛围,另一方面将空间内部的信息传递出去,与外部主展馆之间产生相互的关联,达到了保持广场内外连续性和通达性的融合要求。
5 结论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要根据不同行为下空间的不同需求来限定空间。公共空间的核心景观固然是重中之重,但公共空间的边界处理也不容忽视。它一方面保护空间的内部氛围,另一方面将空间内部的信息传递出去。广场主人口作为开放空间的边界,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边界形式、功能需求、视线控制、交通组织等要求,更应注重边界的公共性与开放性,保持广场内外的连续和通达,使边界的布局放眼于整个城市空间设计上来。只有这样,空间的凝聚力才能持久,城市广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得真正体现。因此,应该重视并设计好公共空间的边界。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倪梁康.关于空间意识现象学的思考[J].新建筑,2009(6):4~7.
[3]芦原义信.街道的美[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美]克莱尔·库拍·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5]John L Motloch.景观设计理论与技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9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