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脾气暴躁学生的教育策略研究
2018-01-29廖平
廖平
摘 要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物质生活日益充盈,都市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浮躁了。学生脾气暴躁的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甚至当老师说教时,他(她)也不以为然,还会为自己的理由而对老师不满。采取以下教育举措:用真挚理智的爱,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既嚴格规范又不吝啬赞美,全力提高文明行为修养;通过个别心理、学习辅导,激励不断提升自我要求;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改善与班级同学的关系。
关键词 脾气暴躁 学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2.08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changes, the material life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filled, and the spiritual life of urban people is more and more impetuous. The grumpiness of students is also quite common. Even when the teacher preaches, he or she does not agree, but also dissatisfies with the teacher for his own reasons. Take the following educational measures: with sincere and rational love, in life to give meticulous care and help; both strictly but also with compliment praise, to enhance civilized behavior and accomplishment; through individual psychology, learning counseling, motiva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es; provide display Self-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with classmates.
Keywords grumpy; student; education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发现在自已教育教学中总有那么一些脾气暴躁的学生,有的时候在班上与同学发生矛盾后,便怀恨在心,还会把一些陈年老账翻出来,甚至威胁、诋毁同学。班上同学很不喜欢他(她)。在他(她)的心中常常只有自己,不会考虑到别人,自己不满意时,他(她)就会乱发脾气,甚至当老师说教时,他(她)也不以为然,还会为自己的理由而对老师不满。关于如何让他们了解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笔者做了如下探究。
1 情景再现
“铃……”手机响了,原来是学生从寝室打来的电话。
学生:廖老师,我们寝室闹鬼了,你快过来呀,呜呜……(一名学生惊恐万分地哭着说。)
师:怎么可能有鬼呢?别哭,我马上过来(听到学生这样说,我的心里立刻冒出很多疑惑,也产生了些许不安。这是问题最多的寝室的一名学生打来的电话。)
来到寝室,几名学生哭哭啼啼地呆在寝室门口不敢进去,还有一层楼的其他寝室的学生围在一起有所议论。
师:怎么了?
学生:老师,我们寝室有鬼,还在动。
师:怎么可能有鬼!在哪里?(我马上强硬地否定了,顺势推开虚掩着的门。只见墙上的一个大影子——一条舞蹈裤投影在墙壁上。裤子挂在靠门左边的上铺罩沿上,开灯后,在灯光的投射下形成一个巨大的黑影。)
师:怎么可能有鬼,是裤子。(为了安慰学生,我马上解释。但心里就想,肯定有人搞恶作剧。因为学校统一规定把衣服挂在阳台上,怎么会飞回来了?马上“立案”侦查。)
师:谁干的?(我试探性地追问。并迅速发现该寝室的刺头——周小园(化名)表情不对劲。在我的强硬语气之下,二人终于承认是他干的。目的是想吓吓平时和她关系不好的室友。)
2 教育举措
2.1用真挚理智的爱,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
由于家庭离异后一直与妈妈生活,周小园缺少了父爱,她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常常得不到正常体验,于是她时刻渴望从其它渠道得到更多的关注。面对孩子的这种情感需求,除了加强家校联系,建议周小园爸爸尽可能让孩子得到情感满足之外,我在与周小园交流时也非常注意方式方法,努力营造“爱”的氛围,让孩子在学校更多地感受到爱的温暖。她的表达时常很含糊,但每次我都认真倾听。周小园的解释虽然总是借口,可我仍坚持让她看到我眼中的信任。每当看到她走神时我常微笑着提醒她。她感冒咳嗽时,我把她叫到办公室给她备好药物。降温时又会提醒她别忘了多加衣服。渐渐地,周小园在我面前时,不再像起初那样拘谨了,她也开始愿意主动向我表述她的想法,承认自己的错误。
2.2既严格规范又不吝啬赞美,全力提高文明行为修养
可能周小园和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一样,因有了一段被“遗弃”的经历,所以在生活方式、交往礼仪等方面都有些偏离文明健康发展的轨道,平时常会表现出厌学散漫、言行偏执和我行我素。对于这种行为偏差问题的修正,我想绝不能简单地要求 “要怎么做”、“不准怎么做”,而要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状况,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
有一次,值日班长反映周小园骂人、说脏话,周小园不承认。我让听见的同学说说她骂了什么,同学们纷纷表示说不出口,于是只能让同学们各自写下周小园到底说了什么。近十张纸片交到了讲台上,都写着“你妈个*”。没想到的是当周小园看到这些,她还是坚持说“这不是脏话”。我把周小园领到了办公室,很严厉地与她共同明确什么是脏话,那一次她哭了,但当她离开办公室时,她也真正明白了文明行为修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她记住了要把握机会改变自己之前的不佳形象。endprint
对周小园的教育,我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严格批评与鼓励赞美相结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让他明白老师的教育是一视同仁的。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宽松、和谐、文明,充满爱的校园氛围会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文明行为修养,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2.3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改善与班级同学的关系
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少离异家庭的孩子不太懂人际交往礼仪,甚至会出现任性、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行为。周小园因总说些难听的话,为人喜欢计较,有时甚至狡辩,导致与同伴关系欠佳,班级大多数同学不愿与其交往,同一小组的成员还会怪她总拖小组的后腿。
对于这一现象,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每天都留意有没有适合周小园表现的机会,引导她多为班级做好事,我要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正视周小园的优点,给她更多肯定的评价,帮助她在同伴群体中重新树立良好形象,改善与同学间的关系。
在一次五四青年歌手大赛报名时,全班报名的同学很少。负责活动的同学向全班同学求助,周小园主动站起来报名。虽然在比赛中没有拿到较好的名次,但她的出色表现也的确让人刮目相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又到了学月点评的时候,周小园的扣分还是很多,可是比上一次已有明显改善,为了肯定进步,班级设立了进步奖,周小园领奖时开心地笑了,从她的眼神中我读出了自信与决心,同学们也用热烈的掌声表示了对她进步的认同。
2.4通过个别心理、学习辅导,激励不断提升自我要求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差是某些父母离异孩子最明显的表现。若不及时辅导,其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然辅导也要多渠道、综合性地展开。首先,我随时抓住机会为周小园解开心结,帮助她树立信心。我把一切单独与周小园碰面的时刻都作为教育的契机,哪怕是随意的几句话,也尽量让她心中有一种亲切感,给她提供把心里话說出来的机会,引导她用正常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其次,注重加强与其他任课老师的沟通,全力调动班级同学的互助热情,争取多方的配合。再次,利用课余时间给她 “开小灶”,上课时多提问,为她提供练习的机会,任何点滴进步都立即给予表扬、肯定。并通过行为指导,帮助她锻炼意志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她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并找几个学优生帮助她,包括上课提醒她听讲,课后帮她辅导、检查周记、作业等等,她很配合,同时表示一定克服困难,让大家刮目相看。经过努力,她在几次卫生学小测试中考了九十多分,期末成绩的排名也有了较大的进步。面对进步,她很高兴,我也发现她的内心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学习的态度也有明显改观。
3 结果与反思
3.1结果
(1)师生反映:该生学习自觉性有所提高,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也能坚持听讲,与同学的争执少了,学习习惯有明显好转。
(2)周小园母亲反映:该生放假回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母亲做点家务。
(3)周小园自己:感觉同学针对她的情况少了,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班级小组评比中给小组带来的扣分逐渐减少,成绩也有所进步。
3.2反思
(1)从结果来看,教育有一定的成效,但离异家庭的孩子是很特殊的群体,家庭变故的影响,家庭教育残缺和方法简单,十分不利于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这些孩子的真情付出和引导必须要有长期持续的心理准备。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离婚率不断上升的社会现象。当这类孩子的教育问题出现在面前时,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用一颗永恒的爱心去说服、教育,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法,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各方面素质。
(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所带的班级中,离异家庭的孩子至少还有19个,周小园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要针对其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提供具体的帮助和辅导,只有我们老师倾注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注,耐心的引导,正确的教育,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4)如果能更早地了解到周小园的家庭情况,应该就可以将文章开篇时发生的事件处理得更好,更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对孩子展开教育。
只要我们有信心,只要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每一个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谭虎,张秋林.心理健康教育.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
[2] 樊富珉等.心理健康——快乐人生的基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