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日活动中丰富幼儿的语言

2018-01-29盛红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文学作品

摘 要: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如果具有丰富性、优美性,那么就会大大提升他的交际魅力,使之受人欢迎。教育也同样如此,想要幼儿语言丰富优美,教师自身的语言必须丰富优美。丰富幼儿的语言,需要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多输入和引导。

关键词:文学作品;晨间接待;户外活动;进餐点心

0-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最佳时期。三岁之前幼儿的语言发展只是家庭培养,3-6岁幼儿的语言发展除了家庭,还有幼儿园。为此,教师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当注意以积极的语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从一日生活入手,利用一切语言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来园、户外活动、教育活动、游戏、进餐、午睡、点心等。这些活动中师幼一直处于语言的互动状态中。有人说:如果要想得到利益,首先要给他人利益。教育也同样如此,想要幼儿语言丰富优美,教师的语言必须丰富优美。丰富的语言需要师幼之间多沟通,优美的语言需要教师多引导,那么如何在一日活动中丰富幼儿的语言呢?

一、 文学作品中丰富

文学作品总是以活跃的思维、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为特点,为幼儿提供充分想象的余地,使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使幼儿的审美力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幼儿文学作品主要有儿歌、童话故事、散文,它们的形象、事件、人物、语言等生动具体,贴近幼儿生活,与幼儿的认识心理和情绪特征相吻合,不仅能够陶冶幼儿的性格,提高审美趣味,催发想象力,发展感受力,给幼儿以美的感受,最主要的是能丰富幼儿的语言。

1. 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语言美丽动人,表现手法拟人、夸张,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塑造真善美、假丑恶的形象,蕴含了幼儿与生俱来的集体无意识,而这种集体无意识恰恰能引发幼儿自由想象,畅所欲言。所以,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童话,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感受到作品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会尝试运用作品中美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例如在故事《桃花瓣儿》中通过提问:“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你认为故事美吗?美在哪里?”引发幼儿充分讲述使幼儿的语言思维完全处于积极互动的状态,获得完美的结合与表达。

童话故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有趣的语言,让幼儿找出自己认为很有趣的语句、词语,并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来理解,这样不仅理解了句子、语言,也理解了语句塑造的形象,获得了完整表达语句的能力,以及语言引发的愉悦心理享受,得到美的感染和体验。

2. 幼儿诗歌

诗人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代的儿童诗歌也是如此。押韵、朗朗上口,把色彩美、画面美、人物美、意境美妙巧的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语言功能。教学时教师通过激发幼儿进入诗歌描绘的景象,引导幼儿画一画,诵一诵,演一演,记忆诗歌的语言,享受诗歌带来的乐趣。还可用诗歌的句式仿编,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创造性发展。比如:学习完诗歌《梳子》,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出:汽车是马路的梳子,梳着马路的头发。飞机是天空的梳子,梳着天空的头发。雨滴是屋顶的梳子,梳着屋顶的头发。牙刷是牙齿的梳子,梳着牙齿的头发。就这样幼儿在仿编活动中她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编出了一首属于他们自己的诗歌。

3. 幼儿散文

散文不仅有诗的意境、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且篇幅短小,常常富有教育哲理,不分行,不押韵。幼儿散文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语言天真,意境优美。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充分挖掘作品蕴涵的美的语言,帮助幼儿主动去感受、去建构自己的语言与散文诗的语言进行融合,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如《春雨的色彩》教学时通过创设情景,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诵,吸引幼儿感受愉悦的情感,接着通过表演及幼儿学习动作,让幼儿体会并表达“纺”“万紫千红”“轻轻”等字词的含义,感受到这些字、词、句的美,做到语中有画,画中有语!

二、 晨间接待时豐富

晨间接待时教师要多使用礼貌用语,比如:“×××小朋友,早上好!”、在需要小朋友帮忙时说:“请你帮我一个忙,好吗?”结束后,教师要记得说:“谢谢你!”等。教师要在幼儿园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坚持使用礼貌用语,给幼儿营造一个礼貌的环境,使幼儿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会沁孕、流露在幼儿的语言里。

三、 户外体育活动、散步活动中丰富

体育活动经常会发生挑战和困难,在鼓励幼儿战胜困难时,就需要教师使用正能量的鼓励性语言,比如:刚才你已经跨越过一条小河了,如果你再跑得快一点,双脚跨得大一点,你一定能跨过这条河的,快来,试一试!这类既肯定又鼓励的语言会帮助幼儿消除畏难心理,比一味使用单一性的语言:“相信你,你一定行!”,有效得多。

引导幼儿遵守体育活动比赛规则时,教师应尽量使用幼儿容易接受和投入游戏氛围的拟人化的语言,比如:“我们要轻轻地绕过小树林,如果发出响声,会惊醒正在休息的野兽,它们会把我们吃掉!”这样一来,既能使幼儿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游戏兴趣。

散步活动时幼儿常常会被草丛里的小昆虫、小花吸引,这时教师需要参与其中和幼儿一起观察交流。引导幼儿掌握一些词语描述自己看到的事物和心情。幼儿最喜欢在草丛中寻找西瓜虫、蜗牛、蚯蚓这些小动物,此时,教师要组织幼儿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同时,要多注入形象合理的词语引导幼儿描述,比如:“又小又圆、黑乎乎的西瓜虫,慢悠悠、软绵绵、黏糊糊的蜗牛,细细长长、一扭一扭的蚯蚓,草丛和泥土是它的家”这样既使幼儿获得了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还使幼儿学得的词汇越来越多,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好。

四、 进餐、点心时丰富

由于很多家长不注意合理饮食,专挑孩子喜欢的食品给他们吃,久而久之,孩子就挑食和偏食。当遇到这些孩子时要用幼儿易于理解,且生动简单的语言来讲解菜肴的营养,比如有的孩子不爱吃玉米,老师就可自编儿歌引导幼儿品尝:“玉米棒棒,胡须长长,啊呜一口,味道香香,身体壮壮。”“香菇香菇,不是姑姑,多吃香菇,小脸红扑扑。”就这样幼儿认识了食物的特征,还得到了语言的熏陶。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丰富幼儿语言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善于针对孩子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抓住他们的兴趣,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游戏、趣味、优美的语言,寓教于乐,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丰富语言。

作者简介:

盛红,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心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户外活动开始啦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