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8-01-29吴志坤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初中数学有效性

摘 要:新课改后的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严重的冲突问题,即数学教学目标与学生减负问题。为了满足新课改要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必要的途径。本文对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旨在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影响因素;路径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实践时,须摒弃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既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开展相应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还要遵循“以学生为本”原则,从实际学情出发,立足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目的地培养、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并通过适当的拓展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这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均具现实意义。

一、 影响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因素分析

1. 外部环境——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背景因素

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推动下,下面的发展趋势呈现在中学数学学科之中。首先,其人文性凸现日益提升。其次,其应用性突出日益加强。因为数学属于应用性学科,紧密联系着生活实际,这就决定着数学服务于生活的特征。在生活中要求学生思考问题时立足数学视角展开,在看待问题时运用数学思维展开,目的就是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应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基础上,注重对有效的反馈进行及时关注,并对外部效度可能产生影响的其他教学因素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2. 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基础因素

有的教师认为配套新技术是新课改不可或缺的条件,具体就是新课改下的教学依托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施必不可少,但就目前状况看,很多贫穷地区农村学校当前很难实现,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实施新课改必须因地制宜,应注重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学条件,采用教学方式应具有差异性,目的就是使学生对学习能够真正体验,积极发展个性,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3. 教师专业素养——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因素

教师专业精神是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动力系统。本文所说的教师专业精神就是热爱和投入专业心理状态。教师从事教育行业,热爱教学事业是最基本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必须建立在感兴趣基础上。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社会生活与教学实践经验等。

二、 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结合实际学情,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科的精髓、灵魂,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课堂教学实际来不断加强对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践问题,使之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其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一旦这种积累达到某一程度后则会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与“精研”。初中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目的的、有计划遵循课堂教学实际,采用循序渐进策略,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对数学学科的认知水平以及数学思维水平,这对培养、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进而也会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以及自主性的重要手段。但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核心素养渗透的过程时,应立足于学生角度,结合实际学情,遵循以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抓住恰当的时机,适时、适度地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避免出现强行“灌输”的现象,使之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数学知识由“学”至“用”的良好转化,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2. 加强数学基础知识训练与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使之能够在教师的渗透、启发下,逐步领悟、掌握并形成适合于自己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进而在提高学生数学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遇到问题,有了问题意识后,能积极思考,采用灵活的方式,有效解决各类问题。在数学学科中,一种比较复杂的逻辑思维活动,就是教与学。所以,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对初中生的语言逻辑特性充分考量,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如在进行定理、概念、公式分析、讲解过程中,适度地将相关知识的形成、发展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加以渗透,这对开拓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学习方法以及创新意识方面具积极作用。另外,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因此,数学教师应通过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与实践应用能力,使之在不断扩大自己数学知识视野的同时,也通过实践应用来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

3. 利用多媒体巧设问题情境,提升课堂教学互动性

巧设情境,就是为提升学生对教材理解程度提供帮助,推动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師以课程要求为导向,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为学习效率提升,更好掌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扎实基础。就实现巧设情境而言,运用多媒体教学属于有效手段。多媒体出现把改革创造教育教学机会带来,所提供的手段具备科学性与先进性。中学课堂的主要内容是直接体验和综合信息,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主体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创造性和操作性。综合实践课的基本特征则是实践性和学生主动参与。如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独特的交互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互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内容及各种教学资源等的利用率。初中数学中的概念、公理、定理等基础性知识相对较多,但一些数学概念过于抽象化,尤其是针对初一的学生,其数学基础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尚有不足,教师在运用电子白板创设情境时,则不可创设较为复杂的情境,而是通过简单、易懂、清晰、规律明确的情境加以进行。

如在进行“平行线的性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电子白板图库中调用各种“平行线”——铁轨等;再以互动的形式提出问题:“找出你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平行线!”这种生活情境的导入,既是学生们熟悉的,也是更易引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这对学生的学习往往会产生无形的“推力”。同时,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平行线”;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之间或是小组形式进行自主交流与探究,以此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也对提高远期的教学有效性具有潜在的意义。

三、 结论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和保障,在中学数学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多媒体手段[J].赤子(上中旬),2017(04).

[2]唐海燕.浅析武隆县实验中学“三段四步”课堂教学模式[J].科技展望,2017(15).

[3]虞玲玲.论教师正确的“错误观”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3).

[4]利杰辉.孔子“仁”文化引领下高中咏春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5).

[5]朱羽婷,曾朝英.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显现——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03).

作者简介:

吴志坤,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盐场美发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初中数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