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人文精神的高中生物教育

2018-01-29黎永红

考试周刊 2017年59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生物教学渗透

摘 要:为顺应教学发展需要,人文教育受到广泛关注。生物作为高中重要学科之一,在科学教育的同时渗入人文精神十分重要。教师要提高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正确把握课标和教材,有效组织课堂和活动,才能将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生物教学;人文教育;渗透

在教育发展历程中,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教学中都一度只着重于科学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教育。科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固然可促进科技、经济的发展,但人类的精神发展跟不上的话必然会导致出现各种问题,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缺失、不热爱生命、自杀犯罪等现象屡有发生。

据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教育委员会曾明确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模式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系列指导意见皆体现在未来的教育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人文精神。由此看出,科学教育要与人文教育并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人才教育的内在需要,符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紧密联系,可相互促进。

一、 实行高中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高中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此时期,科学教育能使学生开阔眼界、提高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同时人文教育的培养也相当重要,能有效促进其成为积极向上、善于合作、独立自强的青少年。而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主要研究人与自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在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知识、科学家顽强创新的研究之旅等方面都囊括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渗透人文教育的极好途径。融入人文教育的生物课堂将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关爱社会与自然,形成乐于探索、富有创新精神的品格,在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提高人文精神的层次。

根据调查,教师对人文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清楚完善,在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行情况不够,没有做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为改变此情形,需要在接下来很长的阶段深化高中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内容,注重采取有效措施。

二、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

1. 提高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

生物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学生都会对生物这门科学有较高兴趣,这将是在此学科开展有效的人文教育的优良条件。在“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指导下,教师应该对人文教育有足够的重视。人文教育也不应只局限在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当中,在生物等自然学科中同样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但实际上大多数生物教师对此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渗透人文教育的操作的途径不够熟悉,另外当今倡导“素质教育”的氛围下还始终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学校过分追求提高学生的分数,生物教师教学任务重从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上的教育,这些都需要通过充分提高在生物教学人文教育的意识,才有可能采取更多实际有效办法提高人文教育的深入性。

2. 研读生物课标,把握正确方向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阐述了生物课程的理念如下:“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系列都体现了生物课程要实现教育的平等性和针对性;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培养探究创新、交流合作的能力;加强生物学科的现实意义,从而使学生关心社会生活、与他人良好共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此外,生物课程的三维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知识目标着重于提高学生知识积累水平,这是增强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基础。能力目标着重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能力,这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体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更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层次,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科学的态度。由此可见,生物是注重人文精神教育的学科,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并努力在课堂中实现,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全面性。

3. 发掘教材内涵,感受人文教育

教材是课程标准内容的体现。以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为例,许多内容与人文教育相得益彰。如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资料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中详细讲述了其理论基础建立、大胆提出以及仍在修正的曲折历程,是多位科学家通力合作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科研之路的魅力以及不断追求创新的实验精神,体会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要勇于求真求实的哲理。在必修二中第二章第二节“科学家的故事”中讲述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实验最终探究出遗传理论的情节,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为科研奉献、孜孜不倦的精神并从中得到鼓励,勤奋投入和懂得坚持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在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介绍艾滋病的病因、发病率、入侵途径及严峻形势,使学生对此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对生命的热爱和安全意识,培养关爱他人,共享健康的人文情怀。

诸如此类例子在教材中有很多,教材还设置了问题探讨、科学家访谈、科技发展之窗、科学史等多个栏目拓展学生的思维,并通过思考、讨论、阅读的环节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科技的魅力、科学家的精神以及生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作为教育者需要发掘课本中的人文内涵,利用好教材当中的良好素材和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上的教育。

4. 统筹课堂活动,实现人文教育

课堂教学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故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知识相并重。为实现此目标,教师除了要认真备课,挖掘教材内容,合乎课程标准外,还要注重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时的动作语言等。endprint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的功能。在授课前先展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方向,将有利于人文教育的深入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先研读好课标及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对此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或其他合适情形下“创设情境”,学生针对该情境进行讨论,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引导和点评,并在其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样做能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将生物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会关心社会发展、关爱大自然。

现代教育观倡导“学教并重,以人为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生可自主学习,或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进行探究活动,也可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耐心聆听学生的想法及细心观察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营造自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面对胆小羞涩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要善于鼓励,面对学生不够准确的回答和想法不能立刻给予否定,而是要积极引导,使学生收获豁然开朗的喜悦。总而言之师生要实现良好互动,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行为要体现人文关怀,而学生亦可从课堂的各种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探索能力还有自主学习能力,在老师的关怀下还可感受学习的快乐,得到思维上的启发,学习态度及为人处世上的良好转变,这将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另外,还可在习题训练及课堂小结中渗透重要的人文教育。在习题中进行适当的拓展,例如介绍某些习题涉及的品种介绍、科学史发展、科技应用等背景知识,一方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科以及自然生物的魅力,潜移默化使学生更热爱生命,树立献身于科学,坚持求真的精神。在课堂小结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形成知识网络,还可以进行适当升华,使人文精神深入人心。

5. 参与实验活动,深化人文精神

生物的学习离不开探究实验,所以在高中生物学习中除了理论课还有相应的实验课。实验课需要学生对某一课题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在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协作不够等原因可能会经历实验失败,学生需重新调整,直至取得实验的良好效果,这将是锻炼学生的自主调节能力和亲身感受实验严谨性、合作重要性的良好机会,同时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有助于理想人格的塑造。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组织如植物认种、动物标本制作等課外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了解生存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在教育中要积极渗透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素质及品格,培养会做人做事、会求知、会共处的新时代人才。这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积极配合,人文教育才能有卓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华艳辉.中学生物教育渗透人文精神的分析与思考[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3.

作者简介:

黎永红,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实验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生物教学渗透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