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01-29林婷婷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荷花想象创新能力

摘 要: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所在,更是国家兴旺的不懈动力,作为一个教师的使命便是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看等进行训练,便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关键字:创新;能力;培养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没有创新意识,便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没有创新,人类便会停滞不前。因此,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而传统语文教学一向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自学的时间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少,这样一来,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为此,我们必须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看等进行训练,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一、 促进多向交流,营造创新氛围

学生独特性的火花往往会在热烈互动的氛围中,在相互议论、启迪下迸发出来。在教学中,我采用自由议论、小组讨论、同组竞赛等多种组织形式,充分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教学《称象》一文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得出“曹操听了直摇头”的原因,曹冲的方法妙在哪里?谁还有其他的方法等,这样便可以拓宽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 培养观察能力,激活创新思维

发现问题和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无疑便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儿童从小对物体的接触及探究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恰恰因为如此,便要更好地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让他们的观察能力得以提升,也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与扩展,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就以“观察、观察、再观察”为座右铭。如教学《荷花》这课时,我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看图:第一步,整体观察,看看图上都画了哪些物体,使学生从图中大致了解到荷花的清新美丽,可以让学生想象到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第二步,具体观察荷花的各种姿态;第三步,图文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如何用优美的语言文字,画家用鲜艳的色彩,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艳丽、形态各异的荷花。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反复朗诵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按复述课文内容,这样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也就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 创设质疑问难的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一种极大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发创新意识的体现。因此,教师就应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参与、追求创新、发展自我的空间——课文让学生读、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的教学实践活动。

1. 引导学生预习,质疑问难。每学一篇课文之前,我就引导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要求学生三读课文:一读,找出不懂的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二读,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能按文章意思给课文分段,并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三读,体会文章的意图,看看读这篇文章时,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如我在引导学生预习《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时,有意让学生发现思维——除了课文中说的可以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在哪一天外,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结果学生通过预习还找到其他的方法,并再次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我们要懂得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2. 启发探究乐于创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从质疑问难入手。这样,学生被动的地位被解放出来,获得可自主学习、施展自由才能的权力。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揭题后,我让学生据题发问,学生问:“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有力培养,当学生的成功得以满足时便能从提问发散思维中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 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体现便取决于想象力的丰富与否,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这句话说明了想象是通向创新的翅膀。小学的语文教材有许多地方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那么教师便可根据阅读教学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扩展,进行想象练笔。

1. 凭借文章中的情节延伸想象练笔。有些课文言虽尽,却意未止,结尾有想象的余地,让人回味无穷。如《会摇尾巴的狼》结尾是: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教了这课的结尾,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让学生续编故事。

2. 凭借习作练笔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编写童话故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教学中让学生用几个词语编写成既有意义又有趣味的童话故事。可引导学生按照“相敬如宾——处处为难——醒悟、后悔”的顺序写。重点写铅笔的“态度恶劣、处处为难和醒悟、后悔”这两部分。同时运用对比的方法,如铅笔开始“趾高气昂”与后来“不禁大哭”;原来“又高又大”与后来的“又矮又丑陋”进行对比,把铅笔所作所為描写得淋漓尽致,结尾用“爱护别人等于爱护自己”作结论,突出了故事的意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写作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凭借文章中的省略号想象。在教学过程中凭借文章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发挥想象,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有助于让学生们深度地理解到文章蕴含的丰富内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广阔,如在《荷花》一文中,作者在第四自然段描写了自己想象的画面:“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文章的这个省略号便可无限启发学生想象“我”下面可能会想象到什么?那么想象作文的续写便显得简单了许多。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引导学生思维的扩展,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创新力以及想象力。

作者简介:

林婷婷,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教师进修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荷花想象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快乐的想象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