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与合作”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

2018-01-29郭丽莹

考试周刊 2017年55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语文课堂

摘 要:语文课程是实践的课程,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必然是在相适应的教学理念下进行的,而在这一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就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传统“教师只讲授,学生只管听讲”的理念已渐渐被一种“自主与合作”的方式所替代。那么,什么是自主合作?在教学实践中它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本文主要从这两大部分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自主;合作;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是实践的课程,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必然是在相适应的教学理念下进行的,而在这一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就至关重要,它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的课堂效果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传统“教师只讲授,学生只管听讲”的理念已渐渐被一种“自主与合作”的方式所替代。那么,什么是自主合作?在教学实践中它又是怎样体现的呢?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案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自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的时期,对未知事物充满着好奇,他们好动,活泼,所以,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特点并充分利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课堂。

1.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在语文课堂上,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对学生接下来开展学习是很重要的。如: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等等,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我们来看一下余映潮老师是怎样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的。

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样写课文标题的。

(展示课件:小石潭 记;小石潭记)

第一句当中一定可以加一个字,加一个什么字呢?

生1:“游”。

师:那么第二句后面能不能加一个什么字呢?

生2:老师,加“事”字。

生3:老师,加“景”字。

生4:我认为可以加“趣”字。

生5:不对。应该也是加“游”字。

师:啊,还是加“游”字。原来呀,“游记”也是可以说成“记游”的。游记类的文章、记游类的文章,就是把自己某次游览的经历记下来。把这个过程记下来,就叫“记游”。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小石潭游记”,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小石潭游记”的。

余老师巧妙导入,将学生的目光立马定位在这篇文章中,創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也与这篇文章的秀美相契合,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窥其美。

2. 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让学生自主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在一旁一言不发,什么也不做,恰恰相反,教师要时刻将自己的目光关注在学生身上,当学生出现认知困难时,教师要循循善诱,逐步地引导学生解决疑惑,而对于学生能自己弄懂的问题,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还是以《小石潭记》的一个教学片段来说明。

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下面的“话题”,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段话,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石潭”的“小”;“小石潭”的“石”;“小石潭”的“潭”;“小石潭”的“水”;“小石潭”的“清”;“小石潭”的“秀”;《小石潭记》中的“近与远”;《小石潭记》中的“色与光”;《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小石潭记》中的“景与情”……

以上共20个话题,让同学们在教师自己提供的角度下自己去理解、体会,并且话题的设置一环扣一环,引导着学生在讲话时进行思考,信息的整合,吸引学生走进文本。

二、 合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到: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尤其是对于现在生活中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来说,学会合作是固然重要的。而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将这种理念如何实施,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方式:

1. 生生合作

生生合作最常见的形式是小组、同桌之间的讨论,这种合作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的思想火花得到碰撞,产生化学反应,疑难的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随处可见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但有的教师往往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生硬地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以彰显自己积极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出于课堂的生成性,学情的考虑。一种好的生生合作,应该是能够让全员参与进来,都能大方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比如,在解决《湖心亭看雪》的翻译问题上,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借助注释等工具书,相互之间进行翻译。由于文章语言较浅显易懂,学生能很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难懂的语句,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能给出较为准确的理解,这样生生之间就能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教师也不必口干舌燥地一句一句进行翻译,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适时地指导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2. 师生合作

师生合作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的参与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刺激学生的反应,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受。例如:王君老师讲授《老王》这篇课文时采取的“角色扮演”方式。在4次的角色扮演中,王君老师两次扮演作者“杨绛”与“老王”的扮演者学生进行对话,她声情并茂地将杨绛当时的形象呈现出来,感染着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老王,让学生在与她的对话中最真实地还原出老王的一种“活命”状态。由此可见,只有双方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合作的效益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学生的收获才会更加牢固,体验才会更加真切。

总之,将教学理念合理地应用于实践当中,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更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广东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郭丽莹,现就职于山西省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