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林巴当代独奏作品《梅林》第二乐章的演绎

2018-01-29徐文嘉

大观 2017年12期
关键词:梅林

摘要:在马林巴演奏过程中,把握作品风格是最基本也是不容出错的一项技能,《梅林》这首作品在技术和音乐风格上的要求极高,以怎样的演奏方式来传递作曲家的意图从而取得身心在音乐中的互动共振是重要的因素。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尽管世界著名的指挥大师卡拉扬有大将军的指挥风范,但他那不动声色地指挥有时也不能给观众一种满足感。而他的弟子小泽征尔作为世界年轻的一代指挥家,他的指挥出神入化,真可谓青出于蓝而又胜于蓝。只见他时而像山洪爆发、时而像小桥流水,时而似电闪雷鸣、时而又似风和日丽;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语的妙趣,无不给人一种心灵的深深地震撼。作为马林巴演奏者,对莫大的舞台来说,都显得非常之渺小。如果此时演奏者只追求内在的律动,而不能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岂不就像一尊纹丝不动的菩萨一样吗?而对大部分观众来说,他们所追求的是视觉与听觉上的同步满足,他们希望通过演奏者的演奏,能听懂或看懂演奏者所要表现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达到视听和谐的美感享受,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因此,运用人体特殊的语言(即肢体运动)将琴体和人体合二为一,琴就成了人体的一部分了。用琴说话,用琴歌唱,用琴与观众交流,就像一个演员,用他的整个身心在投入表演一样,那么,音乐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就变成可视的音乐和活动的雕塑了。当然在此前提下,扎实的演奏技术功底是音乐表现的基础拥有扎实的演奏技术功底,是每位追求音乐艺术的求知者们最为渴望获得的技术,本文也将列出《梅林》的技术难度片段来加以分析和练习。

关键词:人体特殊语言(即肢体运动);技术片段

马林巴——打击乐学科中最具代表性的键盘类乐器。现代黑白键式横排列的马林巴琴在其短短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中,由于其丰富的旋律表现及和声演奏功能,越来越突出地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在具备突出的节奏性的同时,还拥有如同钢琴般丰富的音乐语言功能。伴随着打击乐学科的整体发展,当代的马林巴琴也凭借其在音乐表现上的独特作用,在国际乐坛上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和青睐。马林巴琴也完成了由一个源头古老的民族打击乐器向西方打击乐学科中的独奏旋律键盘乐器的转变过程。在20世纪上半叶,经过美国音乐家的努力,以中美洲马林巴为原形,发展出拥有音乐会独奏功能的键盘打击乐器——现代马林巴。马林巴这个古老键盘打击乐器,由于其宽广的音域,淳厚的音色以及丰富的音乐表达功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不仅成为打击乐学科中发展最快的独奏乐器,也颠覆了人们以往对节奏打击乐器在音乐内容上比较单调的看法。近年来,随着打击乐在国际乐团越来越受重视,不少现代作曲家都开始创作了马林巴的乐曲,尤其是在当今马林巴演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以马林巴作为独奏乐器作为比赛形式的在国内外也层次不齐,本文将侧重分析关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作曲家Andrew Thomas的马林巴独奏曲《梅林》第二乐章演绎之肢体语言的运用和难点片段的练习。

一、背景介绍

(一)作者简介

安德鲁·托马斯,生于1939年纽约伊萨卡,是一个成功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和指挥家,他为 William Moersch创作了数首马林巴作品,其中包括《梅林》。和声的色调和音乐的声音是令人愉快的。这部作品与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的是个同名,第一乐章名为“超越微弱的世界边缘”——关于当Sir Gawain (亚瑟王的圆桌武士中之一)靠近卡米洛特(英国传说中亚瑟王的宫殿所在之地)所发起的城堡战争。神秘的音樂情绪反射了这首诗篇的急躁。

第二乐章叫作“时间的方式”更是混乱和疯狂,描绘了帝国毁灭的场景。

(二)《梅林》作品历史背景介绍

Merlin英文中的意思是“隼”。传说里梅林是一位精深的魔法师,其形象可以藉由今天我们在《魔戒》中看到的灰袍巫师甘道夫去联想。不过,在亚瑟王朝的传说中,梅林更多是以一位谋士和预言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正是梅林预言阿托利斯将成为不列颠之王,并向尤瑟王献策将阿托利斯寄养出去。同样,尤瑟王去世之後也是梅林向主教建议,在圣诞节时将全国的贵族骑士召集到伦敦举行祈祷仪式。石中剑在仪式中出现,所有骑士都不能将剑柄拔出,只有阿托利斯成功了。可以推测这不过是梅林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一把拔出即代表被上帝选为不列颠之王的“石中剑”,也是一把只能让阿托利斯拔出的剑。假借上帝的名义宣布阿托利斯为王,非常简单而有效率的计策。没有人知道阿托利斯是尤瑟王的嗣子,所有人都认为是上帝选出了他们的亚瑟王,梅林杰出的智慧与法力,最终让亚瑟王平稳地接过了父亲的王位。

亚瑟王继位之后,梅林依旧尽心尽力地辅佐,但他的结局却颇具戏剧性。传说梅林因为爱上了Nimue(音译“怡妙”)——湖之仙女Vivien(就是给亚瑟王Excalibur的湖之仙女,她们一共是三人:Nineve, Nimue和Niniane)中的一位,而离开亚瑟王,然而怡妙并没有被这个老头儿打动。因为梅林精通法术,仙女逼他发誓,“不得对自身使用法术”,然後才和他一起旅行。途中仙女想方设法摆脱梅林,但梅林始终痴心追随,最终不胜其扰的仙女骗梅林表演穿石魔术,趁他进入石头时将石头封印。梅林信守誓言没有对自己使用法术,就这样永远地困在岩石中。

在基督教时代,也曾传说巨石阵是由梅林(Merlin)建造的。最初,Merlin泛指德鲁伊教团的巫师,在古代的威尔士地区,Merlin们遵从德鲁伊教规,与自然界的妖精交流、进行预言和占卜,和北美印第安人的巫医(Shaman)非常相象。和德鲁伊祭司一样,Merlin最初也是由女性专任。在中世纪,Merlin也指一种只有女性才能够操纵的猎鹰(鸿隼)。在《圣杯传奇》中曾记载Merlin为了纪念亚瑟的伯父,唱了一首魔法歌谣,从爱尔兰呼唤巨大的石头飞来,在一夜之间于Salisbury平原建成了巨石阵。而在同一个故事里,亚瑟的圆桌骑士团的28名骑士围绕圆桌,圆桌的原意是“历表”,象征德鲁伊教团的历法,28名圆桌骑士象征德鲁伊历法中一个月的28天(一年有13个月)。圆桌的原型可能是德鲁伊宗教占星术的一种象征。endprint

二、肢体运动在音乐中的呈现与技术难点片段练习

(一)将肢体语言融入马林巴独奏曲《梅林》

马林巴演奏作为听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而且对演奏者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单单追求一种听觉上的满足感,与此同时,还追求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演奏者对不同情绪、不同节奏和不同风格的音乐,把内在的音乐感受用不同的外在的肢体动作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让欣赏者情不自禁地随着你的音乐摆动和陶醉。

艺术是相通的。马林巴所表现的艺术魅力,真可谓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笔者曾观摩在上海举办的世界打击乐周之马林巴艺术节,除了外国专家的高超技艺外,他们都十分了解本民族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准确地把握住民族音乐的风格,追求一种情感、意境、风格和动感的相互交融,通过肢体的动作和演奏呈现的音乐,用不同的脚步在舞台上展示多姿多彩的雕塑美,他们的演奏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尽情地表现他们丰富的内心感受和描述他们对音乐与生活的诠释。如:日本马林巴大师安倍圭子,国际打击乐艺术节上,我有幸观看到了她的马林巴独奏专场,他根据不同风格的乐曲,采用不同风格的肢体动作巧妙地运用于整场音乐会,其代表作《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到阳春三月,赏樱是日本人民必定要进行的民俗。安倍的曲目都结合融入了名族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演奏时也如樱花瓣唯美动人,像个舞者,飘零的碎步和刚劲的手臂运动,形成了鲜明对比,意图也变一目了然,她的另一部作品《青蛙》,通过它绘声绘色,琴人合一的表演,摇头晃脑、大摇大摆地在琴键上活蹦乱跳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瑞士的音乐理论教授埃米尔﹒雅格﹒达尔克罗兹提出提出了一个学说,叫作“体态律动学”。其核心观点是“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活动有密切联系,不仅心理上内心对音乐有所感受,而且生理上整个肢体也能感受音乐节奏,音乐的呼吸和情绪欺负的律动,这样就能使人真正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精髓和神态,所以身体的动作绝不是机械的动作,而是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的律动总是体现在某种独特的生命律动,而生命的律动从来都具有身心的整体性,心灵的律动是隐现的,身心的互动共振将唤起更深刻的音乐体验。

(二)肢体语言的分类以及它的运用

1.肢体语言分为静态肢体语言与动态肢体语言

静态肢体语言是音乐处在静止中所运用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是种虚境,是演奏者的意念所产生的心境。是指准备或情感酝酿时的状态。主要运用脸部表情、眼神、气息等来表达。所以,静态肢体语言给表演者更多的发挥余地,也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谱例:《梅林》第二乐章 第9小节

虽然是两个空拍,但是作为音乐而言他的气息还在延续,音乐还在进行,为此,演奏者也将带入情绪,控制气息,手臂与槌的把握必须跟着音乐走向而进行,决不可停顿休息,既破坏了音乐完整性也造成了自身对音乐的旋律性。

谱例:《梅林》第二乐章 第99到100小节

对于第100小节,是一个考验演奏者音乐性与形象思维的部分,完全的全休止,没有一个音符,此时无声胜有声,或是一个思考,或是为了后续的疯狂而沉默,一切都在音乐中,身体的连贯性还在保持,完全没有停顿的意图,一位成熟的演奏家每演奏前,他都有所思考,对乐曲的把握成竹在胸。

静态肢体语言也用在乐曲开头或結尾,一首乐曲要根据整个乐曲的意境,继续通过肢体表达把观众带入无尽的遐想,一同感受乐曲那余音绕梁的无穷韵味。

动态肢体语言是音乐处在进行中所运用的肢体语言,动态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有实际音响的意境,演奏者依靠肢体甚至躯体的力量,给观众在视觉上的乐感。同时也通过眼神、脸部表情、呼吸等来表达内在情感。无论表演者演奏的音乐是抒情还是激昂,悲愤还是喜悦,演奏者完好地把握演奏技巧是运用好动态肢体语言的关键,只有演奏者以娴熟的技巧,才能深刻揭示乐曲的内在情感,此时的动态肢体语言才能真正起到帮助乐曲推波助澜的作用。

谱例:《梅林》第二乐章 第119小节到130小节

动态肢体语言用在气势磅礴的音乐中,也用在表现狂风暴雨、雷鸣闪电等自然景观或模仿鼓锣声等喧闹的音乐中。我们的形体姿态和手臂动作,可以稍夸张一些,比如:用双脚支撑全身,身体往前,用上腰部力量,大臂主动,带动小臂,手腕放松,最终着力于手指。这样的演奏姿态才会大气,力度才会具有爆发力,演奏出来的音乐才会具有强而不躁,弱而不虚的音响效果,才能更好地把观众带入到我们所要表达的意境中。

2.肢体语言具有调动观众成为表演者和观众沟通桥梁的重要意义

演奏者的肢体语言能营造宽松愉快的演奏氛围,从而能自觉加强演奏者与观众的交流与沟通。在演奏中情不自禁产生的美妙肢体语言,是演奏者各方面因素的集中释放。这种高水平的演奏状态是演奏者自身综合素质的表现,它包含了演奏者的文化底蕴、演奏技巧、乐曲内涵的理解等。它不但能够使演奏者与听众产生共鸣,同时也能提高演奏者的演奏兴趣,演奏者演奏水平高,观众就喜欢听,出色的演奏技巧加上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能够将隐藏在音符里面的感情与内涵表现出来,把听众带到演奏者的想象中去。它要求演奏者用心去理解作品的内涵,用心去表达作品的内涵,让听众真切感受到作品的美。从而真正成为演奏者和观众沟通的桥梁!

三、《梅林》技术难点片段

任何乐器演奏都需要扎实的技术作为坚实的基础,从而才能更完美的演绎乐曲,表达出所想所感的情绪及乐曲所蕴含的意境。在马林巴的基础训练方面现仍今缺少系统完备的教学材料,而大量的基础练习有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进行基础训练时,可以在原有单一基础上结合各种乐曲片段,从中发觉技术难点。《梅林》本身对于马林巴演奏者而言就是一首要求极高的作品,涵盖了许多马林巴技术,笔者从中抽取难点片段,有点发展到面,创造衍生出更多基础训练方式,从而对作品加以完善。endprint

谱例:《梅林》第二乐章 第1小节到第3小节

技术点:这个片段运用了双手任意单槌交替连续转腕技术,这项技术是转腕技术中最基础也最常使用到得,多用于演奏单线条旋律。所以在运用时更需要均匀、连贯、流畅。对于手腕手指的灵活度,互相结合的协调性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双手交替的技术练习也尤为重要。

相同的技术运用可以运用在以下谱例中找到:

《马林巴第一协奏曲》 第59小节到62小节

在这个片段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出色的技术支撑,才能使旋律表现出生命力活力。

谱例:《梅林》第二乐章 第25小节到26小节

在这个片段中,左手单独运用了转腕技术,在练习时要注意运动的连贯性,保持音乐的整体性,右手使用了扣腕技术,要注意音程的音色。这里强调了双手的独立性,但是双手虽使用不同技术,但不能影响左右手的平衡,既协调性。

谱例:《梅林》第二乐章第94小节到95小节

这个片段使用了八度技术,94和95使用了双槌八度技术,对音准要求更高。八度在马林巴演奏中属于一大技术难点,其表现在演奏时容易产生肌肉疲劳而导致音准问题,笔者通过对钢琴八度的研究结合与马林巴技术作以分析。

弹一般音量八度,小臂要保持稳定。整个手要以腕部为轴心上下动作,动作大小视弹奏音量强弱而定,一般音量愈强动作愈大。但进行八度基本练习,特别是初练八度时,笔者建议动作幅度愈大愈好,以加大动作量,增强练习效果,帮助肌肉记忆。不过,八度技术高的人,动作幅度一般都较小,因其腕功强,稍加动作就可达到各种要求。敲击八度,手的起落要充分利用自然反弹力与惯性力,落下后要靠反弹力弹起,弹起后要靠反弹力落下,有如跳动之球,往复不断。这样演奏,一则富于弹性感,效果生动;二则省力,能持久。

演奏八度时应达到的效果:

一是声音坚实、饱满,有亮度,又有厚度。

二是声音凸立、挺拔,有立体感。

三是声音乾净、利落、清晰,有颗粒性。

四是声音敏锐、短促,有弹性。

五是节奏准确、灵敏、生动,有节奏动力感和节奏感染力。

六是发音整齐。四槌八度时,构成八度两音之间相互整齐;双槌八度时,两个八度之间相互整齐。

相同并类似的技术在《梅林》第二乐章第201小节到202小节出现。

谱例:《梅林》第二乐章第201小节到202小节

四、结语

通过对马林巴当代作品《梅林》的浅析,从中领悟到音乐表演需要高感知度和肢体运动来作为传递意图的一种手段,就像人们说话前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音乐家需要更多地表现力在演奏音乐过程中,约束音乐肢体运动直接影响到音乐的本质,肢体表现力并且创造了完美的视觉信息来影响观众的感知度和判断力。对于打击乐器马林巴而言,肢体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音色的变化做出了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肢体运动与音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马林巴演奏是舞台表演艺术景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任何一门艺术单纯的表现空间都是有限的。马林巴演奏正和其它姊妹艺术进行着组合、互补,相互兼容。世界上凡是成就非凡、水平超人的音乐大师,都具有人琴合一的肢体语言,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还能看到活的音乐灵魂所演绎的美妙舞姿,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到音乐的本质和内涵,更大幅度地与音乐形成自然谐振!而这也就是具有美妙肢体语言的大演奏家能够使观众疯狂的内在原因所在。就像安倍圭子,那样达到疯狂忘我境界的演奏大师,爆发出无穷的音乐谐振魅力,在燃烧自己的同时,照亮整个音乐心灵的世界,震慑听众的灵魂。

【参考文献】

[1][俄罗斯]根·莫·齐平著.音乐表演艺术[M].焦东建,董茉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张湘闽.将肢体语言融入手风琴演奏[J].小演奏家,2003(10):44.

[3]李佳.试论钢琴演奏中的力度把握[J].陕西教育:高教,2011(07):58-60.

[4] Mary Broughton and Catherine Stevens.

[5] Sarah E.Smith.

作者簡介:徐文嘉,浙江音乐学院。研究方向:西洋打击乐演奏。

猜你喜欢

梅林
望梅止渴 废寝忘食
吃梅子
安娜表哥
一名社区民警的“逆袭”
古歌
古歌
古歌
望“梅”止渴
寻找梅林
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