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社区民警的“逆袭”
2018-10-21刘志坚
刘志坚
5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召开全市“双提升”暨“民调评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对2017年度民调评警工作进行了表彰。共青城市茶山派出所社区民警梅林被评为“群众最满意社区民警”,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8年前,梅林从江西警察学院毕业,来到共青城市担任一名社区民警。当时梅林的想法很简单:不就是各家各户走一走,看一看,认识认识人嘛!容易!他一头扎进社区,和社区干部一起,帮着处理鸡毛蒜皮似的邻里纠纷,偶尔还能得到群众的几声称赞,他心里别提多美了。后来,局里开展工作考评,其中一条是考核社区群众对民警的认识率和接受程度。考评组的同志和梅林一起来到社区,让梅林自己指定群众。正好路上经过一位阿姨,梅林说,就是她了。考评组当时问那位阿姨是否认识梅林。阿姨端详了一阵,摇头表示不认识。梅林急了,提示说:“阿姨,您怎么忘了呢?8月我还到您家调解过纠纷。”接着,梅林又把考评组的同志带到一位老人家里,问老人知不知道社区民警是谁、来没来走访过、认不认识他。老人想也没想,说:“不知道,也不认识。”梅林又急了,说:“老大爷,我来过好几次,处理过您的家务事啊!”说完,还翻出手机,找到了和老人的通话记录。这下让老人也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了。目睹这一幕,考评组的同志确定,梅林确实为社区群众做了事,但是群众并没有记住他。
这次经历让梅林很困惑,付出了汗水得不到认可,怎么办?他深深思索了好久,也请教了同事,最终得出结论:以前下社区都是蜻蜓点水,要想改变,就必须以社区为家、把居民当成家人、朋友。于是,他自己印制了一些有自己照片和联系方式的宣传资料,从那些家庭妇女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入手,一户一户地上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获取她们的信任。
在走访中,梅林发现社区不少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在下午放学后因疏于管理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此事,梅林与社区干部招募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成立了“四点半课堂”,专门召集那些下午放学后无处可去的孩子,辅导他们做作业、做游戏,或者教授一些防范知识,很受大家欢迎。居民们也慢慢记住了这个长相清秀、略微有些腼腆的社区民警,还亲切地称呼他为“邻家警察”。
两年前,因为工作需要,梅林被调整到了一个新社区。这也意味着梅林要“从新”开始。果然连续走访了多次以后,收效甚微。梅林只能认定目标,硬着头皮继续上,加班加点,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家。他的这种“异常”表现让新婚妻子起了疑心。
面对妻子的质疑,梅林哭笑不得地说:“我是真的因为工作原因才回来晚了。如果你不相信,那明天你陪我走一趟试试。”
第二天,妻子跟来了。按照计划,梅林继续去敲居民的门,向群众宣传有关防范知识。快夜里10点了,效果还是和往常没什么区别。梅林心里多少有些沮丧。在接下来的一户人家,他好不容易等到对方打开房门,女房主正准备发火,忽然看见梅林的妻子站在后面,马上热情地把他们二人迎进了屋,然后拉着梅林妻子的手,欢快地聊了起来。原来,女房主恰好是梅林妻子在医院的同事。她问明白梅林的来意后,很配合地把一些基本情况告诉了他,为这次走访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回家的路上,妻子说:“看来我之前真是冤枉你了。以后如果还需要我配合你的话,我还来。”
妻子的话让梅林心中一动,他想,如果下班后和妻子一起走访的话,一方面能够让妻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居民的心理接受程度会高一些。而且,妻子是护士,让她一并普及一些家庭常见病痛的防治知识,没准儿还能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呢。事实证明,带着妻子一起走访,效果就是不一样,小区的居民很快就都和梅林熟悉了起来。趁着这股劲儿,梅林在全局率先提出打造“无盗小区”的目标,得到了廣大居民的热烈拥护。
在日常走访中,梅林还建立了社区微信群和QQ群,经常在群里发布各类安全常识、通报民警工作情况、传授日常生活小窍门,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和好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梅林在九江市社区民警测评工作中获得第一名。他终于从一个社区民警的“门外汉”,成功逆袭为社区警务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