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法则”
2018-01-29金玲芳��
金玲芳��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三人称转述句”其实就是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而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人称一多,学生就混淆了,往往是改不全面或生搬硬套,也不看句子的实际情况,最终造成了表达上的错误或者意思模棱两可、语句不通顺等的错误。如何更有效地掌握方法是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
關键词:人称转述;角色
“字、词、句、段、篇”是小学语文学习与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由简到繁的学习过程。虽然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重点在学习“段”“篇”,因为阅读与作文是高年级的重中之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句”的重要性。只有句子准确恰当地使用,才会写出连贯的文章。而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句”的训练不再局限于把句子写完整写优美,更上一层楼的是像缩句、双重否定句、转述句等复杂的句型上。而这类的句子却是经常把学生弄得一个头两个大。本篇文章,笔者就针对其中的“第三人称转述句”,来讲讲方法。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第三人称转述句”其实就是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而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老师们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大同小异的是资料教给我们基本的方法都是把直接引用中的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改成第三人称“他”,把双引号去掉,将冒号改为逗号,而其他词语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适当的改变。但是在这项训练中,最难的是“人称”的变换。一个句子中,人称一多,学生就混淆了,往往是生搬硬套,也不看句子的实际情况,最终出现了语句表达错误,或者意思模棱两口,抑或语句不通顺等错误。我们说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工具课。工具是需要研究技术技巧的,讲究策略和方法的。所以针对学生做题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在转述句中运用“三人法则”进行人称变换。
所谓“三人法则”,就是指完成一个转述句需要三个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三个角色在一个场景中表演。当然,这场景要学生自己想象。不管简单还是难的转述句,学生只要记住“三人法则”,那么无论怎么转,便都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三人的场景,在这里我用角色ABC来代替,A和B是句子实实在在的两个人。我们暂且先把角色A定位成说的那个人,角色B是听A说的那个人。此时我们眼前就可以出现一幅画面:某个场景里,A正在对B说话。这个时候C出场了,C就是做这道题的我们。当A和B说完话,C就去问B:“刚刚A对你说了什么?”B的回答也就成了这道转述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这里A就是“张童”,B是个隐藏的角色,即使这句话是张童自言自语,我们也暂且帮他找个听众,这个听众就是B。当C去问B时,B肯定就说成了“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这是比较简单的,再有难一点的,同样用“三人法则”,如这样一个句子“妈妈对苗苗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这个时候,角色C就不能去问B(苗苗),而是问自己:“我刚听到了什么?”自问自答,C刚听到“妈妈对苗苗说,明天她要出差,这几天只好苗苗自己照顾自己了。”以上两种情况,一定要归个类的话,就是当角色B是第一人称时,C要去问B刚听到了什么;当角色B是第三人称时,C就像是一个“听墙脚”的人,偷偷在听A和B的对话,所以转述的时候C要问自己都偷听到了什么。
当然,除了以上所教的“三人法则”,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细小的地方,比如这个句子,老师说:“你放学后将门窗关上。”转述后就是“老师说,让我放学后将门窗关上。”大家不难发现,这里多了一个字“让”,如果不加意思就模棱两可,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其实不需要担心。就比如这句话,作为角色C的我们去问同桌B:“刚刚老师对你说了什么?”同桌B不可能说“老师说,我放学后将门窗关上”,必定会说“老师说,让我放学后将门窗关上”。这也是我们平时的口头表达,即使再口语化,基本的意思也会说到位。疑问句中同样也是这样,除了遵循“三人法则”,还要有平时口头表达的经验。我们看这样一个句子,“爸爸对我说:‘你真的喜欢爬山吗?”,改为转述句是“爸爸对我说,问我是不是真的喜欢爬山。”
也有人说,像平时书上又不学的,题目就不要出了。不知道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转述句”我们平时生活中一直在使用。家里边,爸爸让你告诉妈妈一件事,必定是他告诉你听,你再去转告妈妈;学校里,老师找学生说话,好奇的小伙伴来问你的时候,你的回答不就是“转述”吗?由此不难看出,这类题目,是想让我们的学生能把生活中的交流运用到语文中,这不就是生活处处是语文么?再次,“转述句”学会了,那么也是帮助了我们更好地写段,再写篇。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句式训练也同样。我们的很多学生语文差,写出来的句子都让人有些无从评判,说它好是因为达到了点,说它不好是表达上的欠缺,读起来拗口,这就是语言组织出现了问题。而在句子训练过程中,老师所教方法不可能“千句一律”,而是要根据不同句子的特点,正确地选择训练形式,使学生练得更扎实到位,让训练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他们写段、写篇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水平,这是需要实践和思考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一类句型做了以上的总结,提出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并会继续探索如何教给学生简单又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语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