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学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2018-01-29李冬梅

考试周刊 2017年59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等院校医学院

摘 要:通识教育是一种源自西方的大学教育理念,现代通识教育的论述大多是基于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的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上世纪90年代末,我國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使得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成为阶段性重大课题。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大批苏联式的专业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全面教育重新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基调,大学生、研究生“高学历,低素养”的局面已经极大改观,但这个过程仍未完成。

关键词:高等院校;医学院;通识教育;必要性;探讨

在新医改热切呼唤新型、新专业、适应新规则的医疗卫生人才的当下,如何响应“供给侧”号召,为社会提供更具发展潜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毕业生,是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以促进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为目标的通识教育,是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路径。

一、 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卫科教发〔2001〕212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医学教育要加强文、理、医的相互沉柔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医德医术的培养,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医学领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强调。医学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都经历了窄化的专业发展道路、通识教育意识觉醒、付诸通识教育实践的阶段,尤其在解决医学教育受就业影响造成的过度专业化结构缺陷方面,通识教育成为培养良好人文素养医学人才的良方。高校教育传统的行政命令贯彻模式,使得通识教育通过单一的教学课程任务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受到压制。由于长期以来注重对高等医学人才的网罗,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师资相对短缺,许多人文社科专业教师被安排在行政管理和教辅岗位,难以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方面的价值。

二、 通识教育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不足

由于高等教育对自然科学的偏重,人文教育相对弱化,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使许多高校沦为专业教育,毕业生缺乏人文精神,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高。大学生被相对忽视的个人修养、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在自有成长中不断受到改革开放后的功利思想影响,考试和就业的压力在大学毕业后多数沦陷于对物质、实用、快餐消费的追求,更有甚者知情行意严重不调引发极端个人行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成为目前亟待高等教育解决的问题,但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通识教育还停留在开设多门类课程阶段,还没有将西方国家通识教育模式本土化。

(二) 医学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亟待加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国力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国民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对食品安全、养老保健和教育公平的争取正是国民意识的觉醒。这些社会发展中的悸动,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紧跟经济建设步伐的追逐,是全民性“人的发展”对社会价值结构调整的呼唤,也是对高等教育适应性调整的新要求。医学院校的领导层均为医学专业领域专家,十分重视对医学科研的追求,相对忽略人文教育的开展,人文教学制度、配套设施和制度的不完备甚至缺失,人文教育教学活动的保障度极低。

(三) 通识教育对人文素养教育的促进作用

人文素养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综合体现,可以彰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理想和道德水平。拥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不仅志趣高雅、文明健康,而且积极面对生活和事业,充满人格魅力。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是通过文、史、哲和科学的立体熏陶,促进学生习得完善人格、正确观念和多重能力,对学生精神世界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力。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通过教育活动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将各门类人文课程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更是培育人文精神的过程。

三、 加强独立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方法

(一) 在党委领导下以行政贯彻方式推动观念转变

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成果都是在党委领导下经过全民努力争取而来,党委的领导和行政力量的贯彻力度是无可替代的,这种模式也更适合我国职能机构运行规律和国民习惯,医学院校可以通过设立促进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来推动人文教育目标的落实。教育和卫生领导机关要在医学教育领域重申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使高等医学院校继续内化“大学精神”,从教学设计层面完善人文通识教育制度,改变目前重医学技能、轻人文关怀的局面。教育主管机关和学校还应致力于对医学生观念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广泛学习人文社科知识,在不同知识领域的思考体会中促进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

(二) 改进和继续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

医学院校学生课业负担重是有目共睹的,在开启专业学习阶段后必然全身心投入、高负荷运转,学生自身也会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所以,“专业前”教育路径依然是促进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选择。要改革医学教育考核制度,解放授课教师和学生思维。传统的高等教育将卷面分和学分视为终极考核依据,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势必需要不同的考核形式,如课堂讨论的表现、自主实践的报告和成果等都是重要的评价依据。对教师的考核也应突破课堂限制,鼓励其带领和参与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

(三) 参考综合性大学人文教育模式,充实和提升人文教育师资力量

首先,通过引进、招聘新教师的方式增加人文学科教师比重,为开设更多、更优的人文学科课程打下基础,这些人文学科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都将丰富医学校园文化生活。其次,通过培训、进修和选拔的形式挖掘和培养医学专业教师的跨学科教育能力,使他们在原有的教学环节中融入人文因素,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成为人文教育的隐形力量。再次,将优秀校友、校外专家、知名人士等作为客座师资组成加以巩固,定期、不定期邀请他们开设讲座或固定课程,为学生开阔眼界、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舒劲松,梁忠,郑启玮.医学院校开展通识教育之研究概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19-20.

作者简介:

李冬梅,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高等院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