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之抓手
2018-01-29
梁森山:各种各样的课程方案都非常好,在这个阶段会有各种各样的新进展,这些不同的做法都有助于我们对“人工智能是什么”和“AI教育究竟怎么做”思考得更加清楚,这是一个长期的“袪魅”的过程。但是立足当下,对于中小学能够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呢?
管雪沨:《规划》将编程作为普及AI教育的抓手是非常精准的,从我2011年开始在常州推广Scratch编程教育的体验来看,编程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工具。比如开发小游戏,有的孩子会一直改进自己的游戏难度,甚至设计出一个虚拟的对手跟自己一起玩,这个思考过程就很有人工智能的感觉。但是,目前中小学的编程仍然有两个方面需要强化,一是各个学段的衔接问题,二是普及性的软硬结合的教育装备(教具、学具)还没有解决。为此,我们正在依托中国电子学会创客教育专家委员会,着手设计一款低成本的Scratch普及教具,暂时命名为“掌控”,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设计的一款开源教具,期望能够把教具文具化,让每个孩子的铅笔盒里面都有一块,到那个时候,语音识别、大数据、智能控制一类的概念,在小学阶段就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得到初步认识和体验了。
吴俊杰:很庆幸景山学校在上一轮高中信息技术标准实施的时候,就一直坚持开设“人工智能”选修模块。从内容上看,学校常态教学的AI教育应该包含青少年编程教育普及课程、人工智能接口调用实践、智能硬件和智能设备的设计、人工智能伦理与科幻创作四个组成部分。其中青少年编程教育的普及课程,在世界范围内采用图形化编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像管老师提到的Scratch语言甚至成为一种逻辑的表现形式,开始成为各种人工智能产品的新一代“使用说明书”。同样,人工智能接口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如在座的各家企业的人工智能产品的接口程序的范例,使得粗通代码编程的人也能够结合生活场景去创造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智能硬件能够结合机器人等教具提供更为全面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智能硬件领域目前主流的生产商都在中国,在这一领域我们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具和学具的配合以及大规模普及导致的成本的降低,将会使得更多的智能设备通过学生的学习而走进家庭,因此我很支持管老师的“掌控”项目和各种相关的尝试。
最后,作为一种技术的大趋势,尤其是一个涉及终极问题的研究只强调科学技术,丧失人文思考是不行的。AI教育中,通过编程教育、软硬结合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对技术“祛魅”,去驾驭技术应用,而不是盲目地崇拜技术。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的讨论,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基于现有的技术应用做合理的科学幻想,以文学创作的形式补齐AI教育的人文边界,甚至启发技术的进步,产生知识产权价值。这四个方面是目前中小学落实AI教育的有效抓手,在实施过程中可适当开一些口子,提供一些高水平学生竞赛的平台,给那些有机会深度学习更为专业的人工智能程序内核的学生以进入高校实验室和一线企业的机会。
谢作如:除了“掌控”,我们还在思考如何开发一款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开源硬件。硬件的名字也取好了,叫“虚谷”,取虚怀若谷的寓意,表现对人工智能的一种认真的学习态度。“祛魅”是一个有趣的词语,对新技术既要有驾驭之意,也要有敬畏之心,这些都建立在认真了解、学习的基础上。现在鸿海科技、希科普、盛思、DFRobot等公司对“虚谷”项目都很感兴趣,正在讨论中。
樊磊:是的,教小朋友人工智能,不是重在知識,而是教他如何与机器智能共存,如何使用智能中正能量的使用方法,养成一种习惯。AI的发展,一定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福祉,孩子长大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会面对各种机器人、智能系统,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他们合理合规地使用这些系统,即通过AI,形成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今天我们的这个研讨会规模还很小,只是开了个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研讨会或交流活动,无论是从学科的角度还是应用的角度,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都大有可为,但是我们需要一个避虚就实的讨论氛围和做事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辜负人工智能的大趋势。
感谢深圳市希科普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次研讨会的热心支持,感谢王思雅、李芬芬、刘东和吴亚丽等同学为研讨会做的筹备工作和会议文案整理工作。
编后语:
研讨会当天,虽然室外寒风凛冽,但室内的讨论却热火朝天,从早上到傍晚,一群人毫无倦意地围坐在一起,为着同一个想法而交流、沟通。这样的一次研讨,也许不会对人工智能教育进入中小学教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这样的研讨、这样的交流多了,我们才有可能不盲目随大流,进而对人工智能教育有真正的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找好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落脚点,让学生真正拥有人工智能思维,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