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8-01-29陈国宋
陈国宋
摘要: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内容丰富,蕴藏着非常有价值的历史人文文化。当前高校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文学合理运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价值,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价值意义做了论述,并重点分析其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环境;高尚情操;个人素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12-0069-03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标一方面在于培养大学生系统扎实的汉语言专业知识,让学生具备相应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当前社会,大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除了要考虑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等,对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也比较重视。而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良好的汉语言文化学习,很多优秀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已经内化于学生们的思想情操,这对提升学生们的人文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陶冶道德情操
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很多优秀的文学故事、文学古典知识,融合了我国古代丰富的儒家人文思想,在阅读和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时,学生们内心的文学情感容易被激发,并且能够以见贤思齐的态度,反思追问今天的学习和成才故事。这些历史沉淀下来的优美篇章,情感充沛的诗句,能够对学生们的道德情感起到很好的陶冶和文化滋润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民族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指的就是通过文化、文明的教学,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质水平和文化素养。在这个前提下,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融合文明的历史文化,又包括语言文化精神。有了这一层的关系论述之后,就能够得出,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能够对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以及民族情感培养,起到十分直接的作用。具体来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文学知识、汉语言理论、各类文学作品教育,来将丰富的语言文化历史内涵灌输给学生,这对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水平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汉语言文学中很多关于历史名人、民族英雄的爱国诗歌篇章,学生们在学习这些具备真实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时,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民族感情以及现代社会责任感,最容易被激发。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也是学生们自我升华、建立自己的民族感情、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时期。
(二)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帮助学生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一些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都能够让学生们内心受到重新塑造。高校开展的汉语言文学教学,除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文学作品的讲述之外,还会举行一些文学作品创作比赛,优秀名著读后感等。这些活动,不仅促使学生们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心灵上得到文学艺术魅力的熏陶,对于大学生开拓思维视野,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
在大学期间,学生们的人格正在逐渐形成并且也是快定型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们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这对形成健全的人格是非常不利的。现代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非常迅速广泛,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这对于那些缺乏甄别能力的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不良影响作用和风险的。而在高校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在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榜样,尤其是古代汉语言中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讲述的深刻的思想道理、人生哲理等,这些对丰富学生们的内在文化素养,帮助学生们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人格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个人气质
文学作品对一个人的气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滋润作用,古语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很有道理的。设想一个具备丰富文学知识的人,无论在行为处事还是言谈举止方面,应该能够变得更加得体端庄。汉语言文学的文字之美、文章之美,思想精神境界之美,这些对于大学生来说,又如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能够充分地汲取其中的营养,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内在品质修养和外在气质,一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培养优秀人文素质的措施和建议
(一)要明确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課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和作用。不过现代一些院校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人文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认识,加强对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要知道人文学科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时甚至可以充实人们的钱袋子。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职场上,这种能力可以给人带来巨大的回报,尤其是在跟技术能力共同起作用的时候。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们能够获取相当有用的文学知识和语言表达技能。另外,社会需要通晓人文学科的人来帮忙做出明智的公共政策决策——甚至是和科学有关的决策。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人们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自己如何跟周围的人交流。有一些证据表明,涉猎文学有助于提高情商。这些都在表明,学生们学习汉语言文学,不仅是未来自己发展的需要,也是对自身文化水平、文学素养提升的一种自我要求。endprint
(二)情感教育开始,丰富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
古人云:欲成才,先成人。可见在学会知识、成为人才之前,必须要先学会做人,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需要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前面,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学中的一些情感来教导学生对人生、做人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拼搏精神、社会责任感、学习态度等,加强学生社会行为的规范性。
(三)在教学内容、师资方面进一步加强
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要发挥好引领、促进的作用。这就需要高校结合课程设置情况,自选若干相关院系的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课程(如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史或诗、词、曲、赋等专题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必选)相关院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效果会更好。让学生们选择最能代表民族精神、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形态的汉语言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传承下去。还有,要鼓励对汉语言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有造诣的专家、教授传道、授业、解惑,提高教学效果,吸引学生,使之真正成为汉语言文学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富有成效的组成部分。
(四)创设教学情境,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接受度
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的教育也占据较为重要的部分。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汉语言文学本身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内涵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加深刻地去体会文学的文字美、语言美、意境美,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鉴赏能力和相应的文化水平,增加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接受度,进而促进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五)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素质的兴趣
教师除了要从精神世界关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情况,还要联系实际生活,从生活经验及生活事例中汲取与文章相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素质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项链》这篇文章时,教师除了解读文章主人公内心挣扎的心理变化外,还要结合生活实际,将当今社会中小人物面对“项链”时可能存在的心理挣扎带人课堂中,如“拆迁过程中的补偿问题”、“投资过程中高风险与高回报的抉择问题”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小人物在生活中挣扎和被命运玩弄的感受,进而才会对文章生出百读不厌的感觉,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
(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阅读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和美好的阶段,大学生不仅需要增加专业知识,更要增加人生智慧和阅历,要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文化修养,包括哲学修养、经济学修养、法学修养、史学修养、社会学修养、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等。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向学生们推荐相关经典书籍。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大学期间的宝贵时光,学好专业、博览群书、提高修养、崇尚贤人,同时要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自己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領。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高校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因此,要继续加大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融合力度,通过设计更加适合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优秀文学课程,拓展和丰富学生们的人文视野,为大学生们人文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