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心雕龙》之“感物说”探析

2018-01-29王丽晨

大观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学创作

摘要:“感物”说源于《礼记》,至刘勰已是较完备的文学理论,而他又详细论述了“物、情、辞”三者的关联,使所感之物从自然事物扩展到社会生活再到心中之物,且因有所感才有所言,并将“感物说”的意义落实在文学创作之中,更好地指导了后人的创作。

关键词:文心雕龙;感物思想;感物说;文学创作

“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与文学创作”作为我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重要范畴,如何全面地论述它们的关系一直困扰着历代文论家。自古以来,就有“感于物,动于情,形于言”之说,而至刘勰《文心雕龙》的“感物说”,这一理论才趋于成熟,它指出“文学作品的诞生既是作家受外物影响的产物,又是作家内心之物的外在表现”。显然,要想全面地了解这一理论,就不得不从“感物说”的起源说起。

一、“感物说”的来源

最早对“感物”思想有记述的典籍是《礼记》。《乐记·本纪》载:“凡音之起,由人而心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那时,人们已注意到乐曲的产生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到了汉代,“感物”思想又得以丰富,《毛诗序》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此时作家开始将诗人的情志与外物结合起来思考,情志的波动直接影响了诗歌语言的选择。由此见,早期的“感物”思想只是注意到了外物与作家自身情感的联系。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家们不仅注意到了这种联系,并且具体阐明了外物是怎样对情感产生作用的。“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可见陆机已察明自然四季的变化之景可以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或与之悲,或与之喜。刘勰在《文心雕龙·明道》篇,提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十六个字描述诗歌‘禀情→‘感物→‘吟志的‘发生—转化过程,尤其是‘感物吟志四个字,是中国文论家第一次对诗歌创作进行比较完整的理论概括。”与之前相比,刘勰的进步之处在于:首先,他指出了“感物”的前提条件——“禀情”。人生来便是具有七情六欲的,喜、怒、爱、恶、哀、欲、惧这七种情绪是先存在于人的内心,然后“应物斯感”,即被外物激发而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人的情感不是由外物影响而产生,而是情感因外物刺激而外现出来的表现。其次,他指出了“感物”的目的在于“吟志”。值得注意的是,“诗言志”的“志”与“感物吟志”的“志”是有差异的。“言志”属于诗歌本体论的范畴,“吟志”属于诗歌创作论范畴。所以刘勰称“诗言志”中“志”为 “圣谟所析,义已明矣”,而《诗大序》中所说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不过是“舒文载实,其在兹乎!”。所以当“志”放在本体论的范畴中时,它所指的是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的情志。而当“志”放在创作论的范畴时,它所指的是诗人所抒发的自身的情感意志,刘勰将其归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点从诗歌创作的历史和历代诗人的创作实践中也可以看出,远古诗歌“顺美匡恶,其来久矣”,至建安诗歌蔚然成风,“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我国文学创作的特征之一便是以抒情文学为主体,而“感物”思想也一直随着历代的文学创作而不断完善,至刘勰将其概括为“感物吟志”说,使它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他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二、“感物说”的内容

“感物”思想的发展历程,亦是古代文论发展完善的进程。通过对“感物”思想的追溯,我们对其内涵有了基本的把握,而对其具体内容的探究将从两个关键词入手,即“感”与“物”的内涵探究。

首先,“感”字在《文心雕龙》中出现频率颇高,如“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有易感”“诗官采言,乐胥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等。而不同的“感”字也有不同的含义,“郁伊而有易感”的“感”释为“感动”,“志感丝篁”的“感”释为“抒发情感”,“桓谭疾感于苦思”的“感”释为“感觉”。虽它们具体的释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论,刘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强调主体微妙的心理活动的意义上用“感”的。正如上文所提及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应物”就是“感物”,即对事物的接触可引起主体思想感情的波动,从而产生感想、感情、联想和回忆等。此外,刘勰所说的“感”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是中介环节,一边是先天的“情”以及对象“物”,另一边是作为诗意生成的“志”,中间就是“感”的环节,这是诗生成的关键。这种认识可推及到任何的文学创作,《毛诗序》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之说,“感物”作为作家主体感情生成的中介环节,自然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其次,对“物”的解读,“物”字集中出现于《物色》《明诗》《铨赋》三篇,因而我们对“物”的解读也将以这三篇内容为主。

“物”的第一层含义,便是“自然事物”。范文澜先生在注解《物色》篇时,曾说“盖物色犹言声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四时景色不断变换,人的心绪亦随之摇荡。“是以诗人感物,联累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作家所见外界之景而产生无限遐想,大千世界的各色山川草木,都能使他們沉思默想,因此“物”最浅层的含义就是指触发作家情思的自然事物。

《文心雕龙》创作的特色之一便是“弥论群言”,从这一方面讲,“物”就具有了第二层含义,即“指社会生活之物”。刘勰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讲究“关注现世,积极入世”,因而刘勰在创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对现实世界的思考,所谓“文变染乎世情,而兴废系于时序”。而刘勰在《明诗》篇中论及建安时期的诗歌创作时,称其“吟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此处的“物”既是指自然风物,又暗指社会生活的内容。张少康认为,在刘勰所处的时代对“感物”的“物”的内容的理解上,普遍地强调了社会内容方面。endprint

以上两种说法都立足于对《文心雕龙》文本内容的解读,若是将作家作为“创作主体”纳入思考,“物”就有了第三种含义,即“作家心中之物”。在《铨赋》篇中有 “原夫登高之旨,盖观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一句。“情以物兴”是“感物”的过程,而“物以情观”就将作家主体的感情附在了客观事物之中,童庆炳先生认为,“刘勰所说的‘物是诗人的对象物,当初它最初的瞬间是‘外物,但旋即传为诗人眼中心中之物。”此时作家眼中的“物”是经过作家感情初步过滤之后的“物”。在这种作家与“物”所建立的审美关系中,“物”已不是本然的存在,而是感情世界的存在。

综上所述,所谓“感物说”就是指作家在创作的构思阶段,受外在事物所影响,从而被激发出的创作激情。我国的传统文学以抒情文学为主,自古就有“感于物,动于情,形于言”的说法,作家在表现自己的情志或描写外物情志时,必然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感物说”的提出,显示了对作家主体感情生成过程的深刻认识,这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感物说”在创作实践中的意义

《文心雕龙》全书共五十篇,体大而思精,论述了写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其目的就在于针砭时弊,纠正写作的不良之风,而最终的落脚点仍在文章的创作上。刘勰在《明诗》篇中提出“感物吟志”,“感物”是作家情感生成的中介,《铨赋》篇中提出“物以情观”,更一步将“物”变成了作家心中之物,那么作家将如何将心中之物转化成文学作品的呢?

在《物色》篇,刘勰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写气图貌”指的是作家抒发情志,写景状貌,“属采”是指连缀词采,“附声”指的是调和音律,总结而言:作家抒情状物,既与客观景色相一致,遣词造句,也与内心情感相协调。因此,“写气图貌”的重点在于阐明对外物的观察,是作品的构思阶段,而“属采附声”跳跃到了如何下笔,选择辞采的阶段,是作品的创作阶段,也就是说,刘勰在论述“物与情”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论述了“情与辞”的关系,这是“感物说”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不仅如此,刘勰还举了《诗经》中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谷,‘瀌瀌凝雨雪之状”。最后,他总结到 “是以四序纷迴,而入兴贵闲;物色虽杂,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作家应以清澈澄明的心境面对四季景色的变换,外界景物固然五彩缤纷,但作家的用词却要简洁精炼,从而使作品的意味自然流出,情趣盎然而格外清新。“物色尽而情有余者,晓会通也。”刘勰论文讲究变通,只有以有限的景色寄托无限情思的作者,才是正真懂得融会贯通的人。

四、结语

“感物”思想由来已久,而劉勰从“物、情、辞”三者的关系近一步对作家创作的具体过程进行阐释,自然外物的存在影响着作家内心的情感,而在作家的创作中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了自身感情的色彩,而使得文学作品寓意更加丰富,也就是所谓的“物以情迁,辞以情发”。所以,刘勰的“感物说”立足于前人的理论基础,对后人的文学创作提出了指导,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冯春田.文心雕龙释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3]万奇,李金秋.《文心雕龙》探疑[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童庆炳.童庆炳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张少康.《文心雕龙》的物色论——刘勰文学创作的主观与客观[J].北京大学学报,1985.

作者简介:王丽晨(1993.05-),汉族,江苏徐州人,扬州大学在读硕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文心雕龙》的易学思想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辨骚》再认识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电影与文学创作间的互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