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29吴珠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卧床患肢循证

俞 帆,吴珠静,王 燕*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100)

1 临床资料

在2015年至2016年4月之间,本院共收治了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为8岁至69岁,平均年龄为43.2岁。其中达到深度昏迷程度的有35例,GCS评分<8;伴肢体偏瘫50例。在CT检查和手术后确认脑挫伤有33例,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26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2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硬膜血肿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笔者所在医院科室对于这些患者都采取循证护理来进行预防性护理,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没有出现过1例DVT。

2 循证护理

2.1 确定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学者调查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DVT发生率极高,接近百分之四十。而DVT的发生主要是受以下因素影响的:首先是患者由于长期使用脱水机从而导致血液粘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数值提高;其次是患者瘫痪肢体的肌力下降,使得对于血管支持力降低,血管受压增高,血流回流堵塞;第三,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使得肢体活动减少,造成血栓生成;最后,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就容易带来血栓的出现。

2.2 循证支持

(1)求证支持

按照确定的护理问题,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I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以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根据关键词检索出了相关文献共计90余篇,其中涵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DYT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DVT的措施、预防DVT发生的健康教育,接着笔者就这些文献来找出支持研究的证据。

(2)DVT发生的危险因素

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引起的病因则较为复杂,除了老龄化、血栓患病史、慢性静脉炎,还有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创伤、卧床、制动等。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的脑损伤,受损的脑组织将会释放出大量的组织因子,这些因子将进入到血液中随着血液流动一起循环并激活Ⅶ因子,由此来触发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这样大量的凝血酶就形成了,这就是为何脑损伤后容易出现高凝状态的主因。所以,颅脑损伤患者自身就容易出现血栓情况,外加患者手术后需要一直卧床休息和制动使得血液流动缓慢,就更容易带来静脉瘀滞,同时在一直使用脱水机后就会让血液粘度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度增高,大大增加了血栓的风险。

2.3 询证应用

(1)健康教育

加强该症状的评估,为高危人群和及其家属进行科普教育,讲解DVT高危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让患者和家属积极治疗,努力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加强对DVT的了解和警觉性,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注重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高糖、多油的食物,主要以清淡低脂的食品为主。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都应该是患者日常的主要选择。此外,患者还应该戒除烟酒,防止出现高脂肪、高胆固醇,让患者每天多喝水,从而让血液稀释,减少血液粘稠度。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由于用力排便而造成的负压提高,从而影响了下肢静脉回流。

(2)早期干预

早期积极功能锻炼对于预防DVT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有效促进静脉回流。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大多有着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需要长期卧床静养,并且进行脱水治疗,而老年人由于身体器官的退化,需要严格注意输液速度,避免因为输液速度过快而带来的心力衰竭。此外,结合病情抬高患肢一定角度,促进静脉回流,同时要注意在抬高患肢的同时,不要在患肢下方垫枕,避免影响患肢的静脉回流。

3 结语

循证护理属于当下医学模式下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创新实践模式,也是从临床护理问题中去寻找合适的论据,然后进行客观地评估,最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防止DVT的产生。从以上病例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循证护理的重要作用。在循证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的业务能力包括搜集、分析各种临床证据,判断这些证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接着通过这些证据来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猜你喜欢

卧床患肢循证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