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中循证护理能力的培养

2018-01-29饶玉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信念循证

张 侠,赵 骥,周 洋,饶玉霞

(湖北科技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决策过程中,明确、审慎地将病人的主观愿望与护理人员既往的临床经验、科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形成最佳实证,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达到为患者提供科学、经济、有效护理服务的目的[1、2]。

邓甲秀等在对循证护理教育现状的调查中指出,我国大部分护理专业的学生缺乏循证护理基本知识和循证护理实践的基本技能[3]。胡静等指出高达90.4%的护生对循证护理知识非常感兴趣,大于60%的学生希望能接触并学习循证护理相关知识[4],基于此,我们尝试在我校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开展循证护理能力的培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通过干预设计,选择2013级普通护理本科实习生71名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纳入标准:①2013级普通护理本科临床实习阶段学生;②实习呼声在知晓研究目的后自愿参加本研究。③在学校附属实习点实习的护生,实习点全部都是省级三甲综合医院。将符合标准的71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实习过程中接受本研究提供的循证护理培训方法,对照组常规实习。

1.2 调查工具

1.2.1研究对象一般信息问卷 包括护生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等专业基础知识情况。

1.2.2循证知信行自评问卷 采用华中科技大学曾铁英团队修订的循证知信行自评问卷。该问卷共30个条目,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循证护理基础知识部分(8条),循证态度和信念部分(14条),循证实践行为部分(8条)。其中循证护理基础知识部分条目的选项为“比较清楚”、“知道一些”、“没听说过”, 循证态度和信念条目选项为“赞成”、“不确定”、“不赞成”,行为条目选项为“经常”、“偶尔”、“从来没有”。 采用3级评分法,以上各项分别依次赋值 3、2、1 分。

1.3 方法

1.3.1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将71名同学随机分为干预组(36人)和对照组(35人),两组又分别分成4-6人一组进入医院各科室实习,干预组建立qq讨论组,两名老师入组,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管理整个学习过程,要求小组长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与课题组老师沟通联络和分派任务等。整个干预时间为实习开始后的前3个月,干预开始前和干预结束后同时收集两组的资料。

1.3.2干预方法和干预内容

干预组护生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及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主要干预内容包括:培训本科实习护生的循证护理基础知识,和培训他们的循证实践基本方法技能。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3.2.1制作学习资料包

根据本研究目的,将相关学习要求和资料整理成册,并打印出来放进文件袋,分别发放给本研究的指导教师和实习护生。教师文件袋内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及相关资料、评价标准及干预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等;学生文件袋内含具体分组及学习要求、学习资料包(包括什么是循证护理及结合实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循证护理等)和《护理学杂志》一本等。

1.3.2.2自我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

(1)自我学习。实习护生根据学习资料包的学习要求,主动地建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学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小组其他同学也可作为协助者,主要采用网络探讨交流(文字或视频),必要的时候师生也可以面对面交流。

(2)小组合作评价文献。各小组实习护生根据学习资料袋中提供的文献评价的具体方法及样例,通过小组分析与讨论,合作完成对《护理学杂志》中指定的一篇文献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研究问题、理论框架、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文献回顾等多方面的严格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循证护理实践中对科研证据客观、严谨、科学的评价方法,最终形成word版本评价报告上传到qq群。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中的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本研究有效入组对象71人,其中干预组36人和对照组35人,男生4人,女生67人,年龄20~2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等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学习前后两组护生循证知信行得分比较

经统计检验,本研究知信行三个维度的得分不服从正态分布,故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两组护生学习前后知信行得分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参加循证护理培训学习后,干预组护生较之对照组护生其循证相关知识、态度和信念以及循证实践行为水平均有显著提高(P<0.01)。

3 讨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本科实习护生参加本研究提供的循证学习后,其循证护理相关知识、态度和信念水平和主动参与循证实践的行为均有明显提高(P<0.01),说明通过这次学习,本科护 生对循证护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护生知信行得分比较( ±s)

Z1、P1值为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Z2、P2值为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Z3、P3值为干预前两组比较,Z4、P4干预后两组比较

项目 对照组(n=51) 干预组(n=50) Z1 P1 Z2 P2 Z3 P3 Z4 P4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知识 11.35±2.54 11.83±2.56 11.47±2.05 17.36±2.53 -1.13 0.211 -3.98 0.000 -0.98 0.302 -4.01 0.000态度和信念 35.26±5.39 35.09±5.01 35.67±5.82 38.95±5.78 -0.23 0.857 -2.67 0.002 -0.46 0.529 -4.88 0.000行为 10.53±2.45 10.56±2.31 10.41±2.24 15.39±3.32 -0.93 0.446 -2.18 0.003 -0.39 0.614 -5.46 0.000

从表1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知信行得分可以看出,我校实习护生对循证护理较感兴趣、有积极参与的态度,但循证护理基础知识掌握有欠缺,重要的是较少参与循证护理实践,这与既往类似的研究结果一致。既往也有研究报道循证护理在护理教育领域的应用的[5、6、7],但实习护生仍普遍缺乏循证护理的相关知识[8、9、10]。本研究中,我校护生对待循证护理的态度和信念较为积极应该与护生们在学校的学习经历有关,她们或多或多的了解到通过循证护理可以改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加上他们刚刚进入临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求知兴趣和对临床护理的好奇使得他们表现出较好的循证学习态度和信念。因此,作为临床护理教育者,应该把握这个时机,积极开展循证护理的学习。

在护生循证理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循证知识是基础、循证态度和信念是动力、循证护理实践是目标,这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研究中,我校护生这三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实习中普遍推广。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信念循证
《循证护理》稿约
为了信念
《循证护理》稿约
发光的信念
信念
掌握基础知识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