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用于非正式学习的校园公共环境营造
——以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园为例

2018-01-29王杰瑞

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空间

王杰瑞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合肥 230022)

1 非正式学习及其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1.1 非正式学习的概念和属性

1.1.1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可以按五种分类方法区分,其中一种是将学习分为正式学习(formal learning)与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正式学习指在学校的学历教育和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中发生的学习,是通过课程、教学、学习以及研讨等形式进行的.非正式学习指由学习者自主的、在非正式的学习时间和场合、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进行的学习.非正式学习随处进行,不需要专门的教室,不存在鲜明的组织性和制度性,可以发生在工作场所、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社区中心以及运动场等[1].

1.1.2 非正式学习的属性

非正式学习具有三个明显的属性: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图1).

图1 非正式学习观点的提出

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非正式学习正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知识图式.相比于传统教学要求学生对教学任务进行简单记忆和应用,建构主义学习则要求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进行活动.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可加深知识的理解程度,达到内化的效果.

传统教学往往把学习看作每个学生单独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忽视了学习活动的社会情趣.非正式学习则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学习基本持“去情境”的观点,认为概括化的知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但抽象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因此学生难以灵活应用在学校习得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也难以有效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非正式学习注重在多情境条件下进行学习,体验的成分远大于灌输的成分.

1.2 非正式学习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应试教育被过度重视的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注重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计划教授学生固定的知识,在同样的平台教授同样的内容,但教师面对的却是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表面上看似公平对待每个人,实质上是不公平的.在这种背景下,非正式学习被严重忽视.在课堂之外,学生们将课余默认为休闲娱乐,或者是做作业的时间,活动场所也严重受到限制,在进入高校之前学生们课下要么待在教室,要么去室外娱乐,走廊里虽然挤满人流但都不能构成停留空间供人认真讨论;进入高校后,学生的活动范围大了很多,但也摆脱不了“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教室、食堂、寝室,这也就限制了学生们将学习时间拓展,非正式学习依旧无法展开[2].

2 非正式学习与我国校园公共环境的关系

2.1 非正式学习在校园公共环境中的体现

校园公共环境是最好的非正式学习场所,由于校园特有的教育性质,学生们会自主选择停留在一些“有意义”的空间内.如何体现非正式学习场所在校园公共环境中的运用,良好的采光、静谧的环境、合理的热舒适度都能将校园公共环境营造为非正式学习场所[2].

纵观国内众多高校校园,往往形式主义强于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强于人本主义.学生是校园使用的主体,所以校园公共环境应以人为本进行营造,然而国内的大部分高校忽略了这点.按照传统的校园规划设计手段,从总图出发,以鸟瞰视角进行设计,缺乏充足的人视点推敲以及宜人尺度的空间.造成的结果是:图纸上呈现的土地关系、建筑平面、校园流线、功能分区等都很合理,但实际使用起来却是另一回事.

2.2 校园规划

2.2.1 区位与缺陷

大学校园按区位可分为两类——市区大学、郊区大学,位于市区的大学基本上都是较老的校区,周边环境比较嘈杂,交通便捷,周边道路比较密集且年代较老.郊区大学地处城市边缘地带,一般会以“大学城”形式存在,周边环境比较自然[3].

我国高校在20世纪末受到国家教育理念改变的影响,不断地扩招,过去的精英教育被全民教育取代.老校区周边的限制导致无法进行大面积扩建和改造,只能另选城市边缘建设新校区.在21世纪初的10年内,各高校进入新校区建设狂潮,一个又一个“大学城”应运而生.然而新校区公共环境都没有充分考虑非正式学习场所的营造,校内各功能之间联系性严重弱化,且闲置用地很多,造成了大量的功能浪费.并且,校园建设与校园领导层的“教学功绩”挂钩,建设过程不能始终如一,严重欠缺未来发展的思考[3].

2.2.2 道路与广场

社会工作的增能理论认为,个人是有价值、有能力、有优势的人。当个人与外部环境出现交流障碍的时候,问题在于外部环境,是外部环境中的疏离与压迫,或者说是外部环境中的各种直接权能障碍和间接权能障碍导致个人无法实现自己。[1]因此外部环境不是个人要去适应的权威,而是要去挣脱或改变的对象。而改变外部环境的能力和资源在于个人内部,所以说增能的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以个人内部为权威的理论。

大学校园道路系统分为车行系统和人行系统,虽然目前机动车的大量出现加重了车行系统的需求量,但是在校园规划中应当优先考虑人行系统.在这样的要求下人车分流体系被广泛采纳,其中一种较适合学校多方向和因地制宜发展的对策当属环路系统,也衍生出了多中心多环路系统和半环路系统[4].

校园广场是校园环境中的开阔地和标志性场所,广场上会配备植物、雕塑、小品等丰富景观和引导视线.由于缺乏一定的氛围营造,大部分的校园广场氛围冷漠,人们只会匆匆经过.合理的广场规划可以充当良好的非正式学习场所,学生们会聚集在此交流讨论[4].

2.3 校园景观

2.3.1 自然景观

我国大学校园内的自然景观总体呈现闲置状态,其与学生的行为没有很好地结合,因此与人有距离感.大学校园里的自然景观一般分为两种:人工元素的配景,如行道树、广场上的树池以及建筑周边的绿化等;纯自然的自然环境,如湿地、原场地的植被等.第一种自然景观人工雕琢成分太多,死板僵硬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第二种则太过自然,与其他成分没有很好地过渡.

2.3.2 人文景观

在我国大学校园中,人文景观是很常见的,包括具有纪念意义的碑、庭或雕像,还有广场等.然而这些人文景观太过形式化,作为校园的标志物或充当纪念品有一定价值,但学生实际使用却很不利.景观规划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人文景观应有的作用,比如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营造非正式学习场所等等.目前绝大多数人文景观被严重“闲置”,并没有学生围绕在其周围进行各类活动.

2.4 校园建筑

2.4.1 建筑周边

我国的校园规划注重平面形式和刻意的功能分区,缺乏对学生的考虑.建筑与建筑之间缺少互动,不管是在校园核心区建筑群还是教学楼之间都是如此,建筑犹如孤立的岛屿,也因此少了很多的非正式学习场所.

2.4.2 建筑内部

由于我国的现代高校建筑在建国后受到苏联建筑的影响,建筑内的空间活力十分匮乏,但功能严谨.经历了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要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建筑空间活力逐渐得到解放[5].然而,我国的高校老校园历史悠久,建筑功能都很陈旧,新校园建设则大都发展过快,对于建筑内的功能多样化考虑不够充足,因此并没有足够的非正式学习场所.

3 校园公共环境改造策略

3.1 学校主导校园规划并提升校园环境多样性

高校校园规划本应是校方与政府双方合作完成,对于校内主要使用人群应做到充分的考虑,校方在其中的作用应更具主导性.然而实际情况则不然,传统的高校在历史上受到政府的影响过多,不仅在区位的选择上十分被动,并且校园规划更多的关注点在布局的形式化和象征性,从而导致校园环境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未来的校园规划主导性应回归到校方自身,政府只做指导性建议,规划的重点应放到提高学生学习、研究和生活质量上.学习区与生活区功能分明,但之间应有合适的过渡空间,比如滨水、树林、草地或人工构筑物景观.校园规划还应该注重空间的功能多样化和品质的提升,比如广场不仅仅是无用的“开阔地”,而应是具有能够容纳众多功能的“聚集地”.

3.2 注重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校园景观在校园规划设计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由于景观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景观设计学本身的不受重视,高校校园中的景观普遍呈现出固定模式,缺失景观应有的效用.改善这一现状需要从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入手.

校园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自然景观设计的核心任务是为师生创造一个满足其工作和生活需要的景观空间环境,其设计受以下3种因素的制约:气候因素、基地环境、植被状况.人文环境是高校历史文化的反应,也是高校的灵魂,其设计依据分为以下三方面:校园文化背景、设计观念与风格、学生行为特点.至关重要的是大学校园的使用主体是学生,景观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生的行为特点展开,进而有意识地引导人们产生积极、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6].

3.3 充分利用校园建筑之间的空间

校园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稍有不同,作为校园环境的一部分理应与其他功能区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沟通联系,以此加强建筑内外的沟通.在形式上拥有自己的场所,但同时又面向大众,呈现开放姿态.这一特性并不针对所有类型校园建筑,一般按照开放程度,公共活动中心、学生中心、图书馆这一类的建筑最为开放,其次是专业系馆、公共教学楼等,最后是学生公寓.校园的核心地带的建筑会呈现“建筑群”的姿态,各个功能之间会有交叉渗透,正是这些地方可提供良好的非正式学习场所.开放程度次一级的教学楼拥有较为独立的领域,建筑之间的对话很少,自成场所.一般在这些建筑的入口处或者建筑围合的中庭和天井会形成人流聚集区,因此也可充当非正式学习场所.

4 校园公共环境优秀案例——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园

4.1 优越的区位与校园环境

西交利物浦大学是西安交通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建立的一所综合类高校,地处苏州工业园区高教区内,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属于近几年创办的新型高校.学校以现代的建筑形象,特色的校园景观和多样的空间形式而格外显眼.

整个校园分四期建设,最精彩的部分在二期理工类教学区和三期图书馆.校园环境尺度宜人,没有硕大且无用的广场;校园道路分流明确,车行道在校园外围环绕,内部道路为可穿越式的步行系统,建筑与道路、建筑与广场、广场与道路互为交织,形成了一种多维的空间网络;校园内环境空间的收放也十分合理,公共开放空间内容丰富,从各个角度都有很好的视野,公共教学空间则收敛很多,不仅氛围静谧而且又能与外部丰富的空间形成对话交流.

4.2 良好的校园建筑群关系

4.2.1 理工类教学楼群

理工类教学楼群以“桥”为概念,建筑与建筑之间用外廊道衔接,同时建筑内部廊道也在垂直方向打开与廊道相通,并且在视线上贯穿每栋建筑(如图2所示);在廊道衔接的室外空间做一定的氛围处理,加设桌椅遮阳伞之类的部件;外廊道下设内走廊,同时兼做建筑入口;建筑群围合的广场是学校的中心活动区域,分地上和地下空间,地下为商业店铺,为学生创业提供机会,地上为活动广场和餐厅.教学楼群丰富的建筑关系为校园内可发生的活动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这正是非正式学习发生的前提.

4.2.2 图书馆

图书馆是整个学校的焦点,设计灵感来自苏州太湖石,建筑形体呈正六面体,底部两层放大做入口和屋顶活动平台(如图3所示).在正六面体中设置掏空处理,在建筑各个方向上都挖洞口并在中间汇聚为一个核心中庭.这样处理既增加了建筑空间的丰富度,又为图书馆内的人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区域.图书馆与理工教学楼群之间以一中轴对称的广场相连,广场两端作为校园的入口,外来人员可自由出入.这种自由且合乎逻辑的建筑布局为校园提供了多种活动的可能,学生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包括学习、交流、玩耍、拍摄等.

图2 理工类教学楼群鸟瞰

图3 图书馆外观

4.3 丰富的建筑内部空间

4.3.1 走廊

不仅校园环境优越,该校的建筑内部空间也是相当的丰富.以理工科建筑群为例,每栋建筑虽然拥有类似的外观,但是内部空间却都不一样.走廊的设置是最大的亮点,没有宽度一样的地方,结合门厅、过厅和开洞的设计,走廊变成了结合学习交流和聚会的场所.为了避免单调的空间出现,走廊内结合家具和色彩的设计使得趣味性增加,学生们愿意停留在这样的空间里进行各种活动(如图4所示).

4.3.2 教室

每栋教学楼对应的学院不同,专业不同,所以对教室的要求也不同.由于楼外观普遍类似,所以在建筑内部才会有各式各样的空间出现,走廊与教室的关系显得自由而不散漫.以建筑系为例,教学空间为了适应建筑学培养模式被区分成了多种不同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学期开始分配给每个学生的个人专用桌,适用于日常生活;二是小型工作单元(即设计工作室),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团队合作互相学习;三是集体空间,学生们在此向同学、老师和外请专家公开展示和讨论设计方案[7].

5 结论

本文总结了非正式学习与我国高校校园公共环境营造之间的关系与改进措施,并以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对该校园中部分区域的非正式学习空间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用以加深对大学校园中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和营造的学习和了解.非正式学习空间提供了除正式教学空间之外的自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空间的使用率,还丰富了校园空间的层次.在该部分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多样的空间尺度、服务设施的完善,注重营造人性化的宜人的具有吸引性的学习氛围,避免出现过于形象化与死板且无任何有助于学习和交流的辅助设施的空间.

[1]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陈向东,许山杉,王青,等.从课堂到草坪——校园学习空间连续体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1-6.

[3] 陈瑾羲.大学校园北京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8.

[4] 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5] 陈晓恬,任磊,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3.

[6] 叶徐夫.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6.

[7] 柯石安.第三教师——西交利物浦大学新设计楼:学生走向建筑师之路[J].世界建筑,2017(7):48-57.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校园空间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