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苞心态”孕育我的教育情怀
2018-01-29
父亲是一名优秀的中学美术教师,受家庭的影响我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对生活总是充满期待、充满想象,它稍纵即逝,却和我的心灵贴得很近。我无法清晰地描述,却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一种抽象的需要。我觉得绘画不仅是某种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修炼: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通过这种不断的心灵交换与默契,达到内心的和平与安宁,追寻一种气定神闲的高贵,一种志存高远的积极”。实践的经历让我深刻感悟到,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持有“花苞心态”:欣赏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会欣赏——发现荷之魅力
多年的学画历练,让我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我经常画一些油画、水粉画。我最喜欢画花,对花有着特别的情结,情有独钟的是莲。莲花的风度、莲花的品格深深吸引着我,一直陪伴着我。我喜欢莲花,喜欢它宁静、安详、柔和、雅洁的妩媚;喜欢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倔强的品格;喜欢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贵的精神。莲花娇艳但不失清纯,雍容大方却不哗众取宠,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
小时候,家旁的荷塘一到夏日便香远益清,使我对莲花特别有好感。我常常漫步在池塘边,看着一朵朵红花绿叶交相辉映的荷花,我的心灵在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在优美恬静的一片池塘边,一幅花香叶绿的荷韵山水画面到现在都让我记忆犹新。慢慢地当我长大了,成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我对莲花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悟。
学会等待——发现花之差异
最近我参加了教师技能大赛,在比赛中我现场绘画了一张莲花作品。这张作品包含着我这些年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的点滴。观赏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第一次来,映日荷花别样红,有一枝莲却没有开;第二次来,别的花儿都盛开了,她依然羞羞答答不肯绽放;等到含苞欲放的花儿终于绽开笑脸,我们才发现那花儿开得是那样灿烂、那样惊艳,原来是千瓣莲。她凝聚了一生的能量,在刹那间绽放出独特的美丽。看到这,让我想起南京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曾提过一个富有诗意的想法叫作“花苞心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就是这样吗?学生的成长其实也如花儿开放一样有先有后,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就像那些早开的荷花一样;而有的学生领悟速度慢,就像开得晚的花儿一样。这些迟开的花儿,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等待、更多时间,如果想强行让它开花,它不但开得不鲜艳,还会很快地枯萎。我们应该学会等待,学会期盼,相信迟开的花同样美丽,兴许还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我们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以“新平民教育”为办学宗旨,面对并不是特别理想的生源时更应该持有这种“花苞心态”。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试图去欣赏每一朵“花”,耐心地等待他们的不同花期,去赏识每一位学生,因为赏识学生是美术教学活力的源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所以我们不要一味地去强求、命令孩子,从淘气、顽皮的孩子身上,我们应学会等待。当我们用等待的心态看待学生后,教师的心态就会渐进平和,少了一些批评与责怪,却多了一份宽容与鼓励。我发现,换一个角度看待学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那些上课爱捣蛋的学生,也许动手能力特别强,说不定将来是个建筑设计师;爱插嘴的学生表现欲强,说不定未来能培养成为策展人;做作业拖拖拉拉的学生,做事可能比较仔细,适合画细致的工笔;上课漫不经心的学生,也许心理承受能力很强,将来比常人更能承受外界的压力,不会被困难压倒;还有那些上课好动、坐不住的学生,说不准其创造能力很强,将来能成为创意平面设计师……
俗话说“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换一个角度,每个孩子都是第一”。欣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捕捉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以平和的心态学会等待,看似不听话的学生,原来每一个都那么可爱。就像园丁种养幼苗一样,施肥、浇水、拔草、捉虫,宽心地养育,耐心地等待,学生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美以各种形态存在着,因此,美术教育者更应该学会发现与等待。
学会赞美——发现花之特点
不懂教育时看到的是差距,懂得教育时看到的是差异,我们要学会发现和赏识后进生的“闪光点”。马同学是一个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作业拖拉,学习成绩差,从小学到初中似乎一直是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差生”。他从没受过老师的表扬,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优点、哪些特长,就像他说的:“教室,是我最想逃避的地方……”可自从参加了学校小油画社团,我发现他绘画时用色大胆,笔触充满激情。我曾多次表扬他,他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在美术老师眼中是那么优秀,在同学中也可以成为崇拜的对象。
像马同学一样的学生不少,他们学习不是特别出色,没有成就感,但是我们美术教师给他们以鼓励和希望,他们成了一批热爱艺术的学生。他们除了在课上画、社团画,业余时间在家里也画,并且自发地建了一个微信群,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碰到问题也会在微信上向老师请教。周末或晚间,我的微信时常会叮咚地响起:“老师,这样用色可以吗?”“老师,你看我把图画挂这儿好看吗?”“老师你看,这是我徒弟画的!”……社团中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对艺术的热爱让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投入到油画作品的创作中。每次运动会的间隙、期末考试结束后、周末甚至暑假期间,他们都会自发到美术室去画画。学校义卖会上,他们还将自己的作品拿去义卖,并且画作还非常抢手。有的学生说,学了这个,我以后可以自己创业,开个私人订制艺术工作坊。
进入九年级后学业紧张,可是在学习空余时间他们还会在群里来那么几句:“九年级没有社团,如果有,我一定还要参加!”毕业考试结束的第二天,他们中有几个学生就主动联系老师到校来画作品了。也正是对美术的热爱,影响了他们后面的人生之路。这些同学初中毕业后,有的考入师范学校,立志当一名美术老师,有的进入旅游商贸学习动漫专业,有的学习装潢设计……
因此,我们教师看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就应该毫不吝啬并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感到“我行”!学生只要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作为教师,我们应承认差异,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对孩子多一点赏识。教育就是育“莲”的事业:花开千瓣,各有精彩;含苞待放,更加绚烂。只要有平和的心态,公平而又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走进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你看着看着,花儿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