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格尔木市黑尖山地区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18-01-29管宏梓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方铅矿产状黄铜矿

管宏梓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济南 250100)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昆仑山脉北坡腹地。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伯喀里克-香日德元古宙古陆块体(Ⅰ27)和雪山峰-布尔汗达造山亚带(Ⅰ28)两个三级构造单元[1]。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1)地层。研究区内主要地层自老到新依次有,古元古代金水口群(Pt1J);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Pt2-3W);古生代中晚期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O2-3Na-b)、中三叠世闹仓坚沟组(T2n)、侏罗纪羊曲河组(J1y)及第四系[2]。

(2)构造。昆中断裂带从研究区内穿过,受其影响,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形成北西向、北西西向逆断层。昆中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是构成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不同基底、不同沉积建造的分界,是重要的导矿、容矿构造,控制着本区矿体的分布规律。

(3)岩浆岩。研究区内主要为侵入岩,以华力西期-印支期为主,主要有黑云母花岗闪长岩(γδP1)、二长花岗岩(ηγP1)、石英闪长岩(δOP1);其次为燕山期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ηγT3)。本区侵入岩体与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关系密切。

3 构造蚀变带特征

研究区内共发现pfⅢ、pfⅣ、pfⅤ、pfⅤ-1等4处构造蚀变带,以pfⅢ含矿(CuPbZn)构造蚀变带最为典型。通过槽探工程揭露,发现PfⅢ构造蚀变带为一条强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硅化破碎蚀变带;地表整体上呈负地形,该带地表延伸约1200m,宽约1.5m~31.50m,走向120°~130°。带内矿化主要有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等。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经对槽探工程采样分析测试,在pfⅢ号构造蚀变带内圈出多金属矿(化)体(ⅢCuPbZn矿体)1条。该构造蚀变带规模较大,局部含铜、铅等多金属,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4 矿体特征

ⅢCuPbZn矿(化)体以铜、铅、锌矿体为主,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区内北西西向的F4断裂控制,矿体产状与构造带产状基本一致,倾向南南西,倾角72°~82°,走向120°~135°,产状较稳定。由6条探槽控制,长度大于900m,宽2.60m~20.8m。Cu平均品位0.96×10-2,单样最高品位1.13×10-2;Pb平均品位0.29~1.12×10-2,单样最高品位1.28×10-2;Zn平均品位0.16~0.26×10-2,单样最高品位1.32×10-2。含矿岩石主要是硅化凝灰岩夹砂质板岩、硅化构造角砾岩;矿化主要为细粒稀疏浸染状和星点状黄铜矿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及次生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矿石结构以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为星点状、细脉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

5 成因及找矿标志

5.1 矿床成因

研究区区域北西向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且断裂深度大。区域性的主干断裂不但控制了地层、岩体的分布,同时也是成矿作用矿液运移的主要通道,在区域上控制了矿(化)体的分布,对成矿十分有利。北西西向的主干构造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化)体的形态、产状和分布。

发现的pfⅢ号矿化蚀变带严格受区内北西西向的构造控制,赋存于北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内,产在火山碎屑岩与二长花岗岩的构造接触部位、岩体的外接触带上。推测成矿时期为华力西期,本期次岩浆岩为矿床形成提供了热力和绝大多数的物质来源。成矿围岩为纳赤台群的火山碎屑岩;矿体受岩浆岩特征、围岩成分和构造的共同制约,尤其与北西向的构造关系密切。围岩蚀变为热液蚀变,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中低温矿物;硫化物矿物较多,为中低温还原环境下形成。区内成矿地质时代应是华力西期—印支期活动时期。与区内的断裂构造的形成基本一致。矿床的成因可归结为:与构造有关的热液型铜多金属矿。

5.2 找矿标志

(1)各种断裂构造是成矿作用的重要控矿因素之一,各组构造带聚集区,特别是主构造断裂与次级构造断裂交汇部位;在研究区东部的黑尖山,北西西向的区域断裂构造及其次级断裂构造;以及新发现的方铅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蚀变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2)研究区内东部中酸性岩体与纳赤台群火山凝灰岩夹砂质板岩的接触带位置(pfⅢ号构造蚀变带)是寻找多金属矿体的有利地段。并在有利地段发现了铜、铅、锌矿化。新发现的构造蚀变接触带和破碎蚀变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3)构造蚀变带中硅化蚀变强烈的破碎岩体是重要的找矿标志。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明显地段是寻找铜、铅、锌矿体的有利部位和标志。

(4)研究区内黄铁矿化石英脉经后期淋滤后形成的蜂窝状构造是寻找矿(化)体的重要标志。

6 远景评价

研究区位于东昆仑构造带上,东昆仑构造带横贯青海省中部,称“东昆仑中央造山带”,是我国著名的成矿带之一,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是青海省重要的成矿带,素有“金腰带”之称[3]。

(1)研究区位于北西西向昆中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上。区域构造控制了本区的岩浆活动和矿(化)带分布,构造不仅可以为成矿物质提供来源通道,还可为矿液的富集提供良好的空间,构造对成矿十分有利。

(2)岩浆活动为矿液迁移富集提供了矿质来源和热动力条件,岩浆气液为元素活化迁移提供了载流体;特定地层纳赤台群火山碎屑岩中的破碎蚀变带也为成矿提供空间;断裂构造是区内多金属矿床重要的控矿构造,矿体赋存于北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及其附近的构造蚀变带上,区内北西西向的主干断裂构造及其附近平行排列断裂带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分布。

(3)研究区内发现了多处较好的找矿线索,pfⅢ、pfⅣ、pfⅤ、pfⅤ-1构造破碎带是重要的找矿地段。pfⅢ号构造蚀变带通过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初步圈出了铜、铅、锌矿(化)体。显示了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猜你喜欢

方铅矿产状黄铜矿
典型杂质矿物及离子对黄铜矿浸出影响的研究现状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某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氧化预处理对铜钼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①
黄铜矿吸附O-异丙基-N,N-二乙基硫氨酯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亚硫酸钠在乙硫氮-方铅矿浮选体系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山坑石墨矿中的应用
浮选方铅矿精矿中铊的脱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