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

2018-01-29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高校教师差距

陈 廷 柱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与美好生活的关系是教育基本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提到“美好生活”,既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也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预期,以“教育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研究,将会更受重视、更加深入和更为全面。讨论“面向2035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应成为我们反思、发展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支点。

一、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对“美好生活”的漠视是诸多弊端之源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当前发展势头更为强劲,然而问题与弊端也有很多。特别是项目化的发展策略、指标化的评价方式以及表格化的管理趋势等,将多数高校的多数教师置于一种非常令人纠结的境地。此种境遇中的边缘人,既要忙于应对这些事务,却又所获甚少,难免产生失落、焦虑乃至怨恨等消极情绪。而此种境遇中的弄潮者,虽所获较多但又很难在各种诱惑面前止住继续拼搏的脚步,因为太忙太累也容易产生犹豫、抗拒和倦怠等负面心理。网络或微信中有许多诸如“复旦教授:中国教师的日子为什么那么难?”、大学教师“从不加班,因为从不下班”之类的帖子,可以作为佐证。更为糟糕的情况是,项目增多了,指标好看了,管理精细了,而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未必显著提升,大学之精神却备受蚕食。众多高校在可比的、有助于提升排名位次的方面用足了功夫,但在隐性的、有助于提升师生精神境界与幸福感的方面无所建树。即便是师德先进评选等,也流行网络投票等可计量的手段,使原本颇为纯洁崇高的事情亦变成可人为运作的对象。急功近利的思想与行为在普遍蔓延,高校作为精神家园的传统形象越来越模糊。究其根源,可以说是特定政策环境中教师们为生存与生活所迫所致,也与教师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漠视密切相关。高校用于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的经费比重普遍偏低,而教师通过项目、奖励等渠道获得的经费资助或现金收入相当可观,这就容易导致多数教师为了争取项目或奖励而不辞辛劳,乃至采取非正当的竞争手段。很多教师已不再习惯于清贫乐道的教学科研生活,或看重教学科研成果所带来的荣誉,或看重教学科研成果所带来的实际收益,难以静下心来认真考虑各自究竟需要或适合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部分教师甚至将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寄托于退休以后。易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外部教育政策与过于在意多方面获得感的教师生活态度所产生的叠加效应与连锁反应,势必会冲击教师生活质量,也必然波及教育质量与学术质量。若教师群体丧失对美好生活的信仰与坚守,并在特定环境、政策与措施刺激之下,教学科研沦为谋生手段的情况就很难避免。这或许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诸多弊端的根源所在。

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剖析“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简明扼要地描述了2035年我们国家应达到的整体发展状态,其中很多内容与“美好生活”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发展既要为之作出贡献,也要与之适应并作出相应调整,前提则是需要深入剖析“美好生活”之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丰富内涵。从高校教师群体来说:(1)美好生活应是较有尊严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与教师群体的工资收入有关,也与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相关。面向2035年,我国需要继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高校教师群体的实际收入要达到较高水平,应在国际学术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于竞争性的项目经费,必须加大项目监管与社会问责力度,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筛选环节,通过优化项目评选流程与技术辅助平台建设,切实将影响公平公正的各种人为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2)美好生活应是较高追求的生活。美好生活需要物质条件作为基本保障,需要良好政策环境加以呵护,更需要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以超越外在条件的局限。面向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务必重视教师精神家园建设,高校教师也须加强自身修养,面对诱惑能守住底线,遇到问题学会从自身找原因,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习惯于在教书育人、钻研学问的过程中体验学术生活的美好。(3)美好生活应是较为自由的生活。高校教师群体具有特殊性,或因为学术事业,或因为个人喜好,往往需要较宽裕的自由支配时间、较充分的自由探索空间以及较便利的出入境与自由流动政策等。面向2035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不应回避与教师学术生活相关的自由议题,在不违背国家基本原则和学校整体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有利于高校教师享有多方面自由的人事、外事、教学与科研管理制度。(4)美好生活应是较多参与的生活。高校教师普遍具备参与民主管理的意愿与能力,能否在各级组织中充分表达自身关切或提出个人建议,与教师群体的高阶需要密切相关。关注高校教师的美好生活,必须支持教师参与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面向2035年,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国家既定的发展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建立健全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与机制,提升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与效果,应在其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特别是对于基层院系的治理事务,需要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和规范高校教师参与各项事务的管理。

三、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应把“美好生活”作为一个基本尺度

发展与改革密不可分,也各有侧重。高校教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亦是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尺度。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也可以说是师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向2035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更为需要在“不充分”的论断上下功夫,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尤为需要在“不平衡”的问题上做文章。基于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高度关注可能进一步加大各方面差距的政策或举措。总体来看,首先是省域统筹可能加大区域差距。强调省域统筹是分权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必要条件,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改革方向。然而,省域统筹同时也是一份责任,若某些省份仅仅依靠自身的统筹资源与能力来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还会加大。即便是布局在各个省份的国家部委直属高校,受区位因素的影响问题也不容忽视。其次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续实施的重点建设政策可能会加大校际差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上一直延续着重点大学建设政策,加快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也是新时代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优先任务。可见,重点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策略,是部分高水平大学所承载的多重特殊使命使然。然而需要看到的是,我国确有众多高校的办学资源非常有限,也有一些高校在为按时完成经费预算额度发愁,不同办学层次高校之间在生源、师资、经费、权限等方面的较大差距已在社会各界引发较多负面舆论。再次是“项目依赖”可能加大区域、学校、学科、学者之间等多方面的差距。依托项目以达到引领发展、保障重点与宏观调控等多重目标,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显著特征。项目范围之广,项目经费之多,项目影响之大,自上而下的项目依赖行为已是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项目的目标是扶优、扶强、扶特,弱势地区、学校、学科与学者获批各种项目的机会要少很多,故名目繁多的项目也是导致或加大各种差距的重要力量。中国各个阶层与社会领域普遍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社会文化心理,高校教师对美好生活的评价与感受也会受到各方面差距的影响。面向2035年,在继续实施以上这些改革政策或举措之时,需要警惕差距加大的风险,或者做到统筹兼顾,或者在必要的时间节点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补短板和全面缩小高等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差距上来。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高校教师差距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