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2018-01-29王栩
王栩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所讲的是通过借助于内镜,并采用高频电刀以及专用的医疗器械,将胃肠道病灶(其中包括多种疾病如胃肠道的早期肿瘤等)使得肿瘤和肿瘤周围正常的黏膜,采用上述工具进行剥离,以将病灶进行完全的清除,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治疗方式[1]。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通过由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而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成为的一种新技术,现在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且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上治疗胃肠道早期癌症以及癌变前的可靠治疗方法,同时也属于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能够降低为患者带来的风险,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创伤大、住院时间长等劣势[2]。由于对该手术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有穿孔、出血等,因此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故本次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患者共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38.76±2.09)岁。手术前对所有患者通过采用内镜和超声检查已经确诊有15例患者为早期食管癌,有13例患者为胃黏膜中度不典型增生,有12例患者为早期胃癌,手术时间30~125 min,平均时间为(61.23±7.12)min,所有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患者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以及病变累及的情况,本次手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出血,有3例患者出现穿孔,对其进行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穿孔闭合,本次对所有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术前检查: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同时还给予胸透检查以及心电图等,对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其是否有服用抗凝药物史,是否存在出血的倾向,对于有的患者应当先给药,对于伴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需要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避免手术过程中出血。(2)心理方面:对于术前伴有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的患者,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谈话沟通,告知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治疗方法,其效果,降低患者的顾虑,直到患者放松心情,以利于手术的成功。(3)胃肠道准备:医护人员积极进行胃肠道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医生术中视野清晰,且一旦出现穿孔,能够有效使腹腔感染率降低[3]。对于进行上消化道治疗的患者,嘱咐患者在手术实施前1 d进食软食,在手术前12 h禁止任何饮食,术前6 h禁水;进行下消化道治疗的患者,嘱咐其术前进食流质食物,在手术前12 h禁止任何饮食,在手术前6 h禁水,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手术前1 d禁烟,以避免在进行检查时因咳嗽而导致插管受到影响,并且还能够降低胃酸的分泌,以利于操作医生的观察;同时在手术当日口服硫酸镁溶液200 ml,直到肠道清洁。(4)术中医疗物品:医护人员手术前对手术需要运用的器械进行检查,如电子胃镜、高频电发生器、注射针、IT刀、止血钳、圈套器等,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同时准备好手术中需要运用的药物,如利多卡因胶、生理盐水等[4]。
1.2.2 术中护理 (1)出血护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出血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手术中出血和迟发型出血,其中手术中出血是指在治疗时发生的出血,该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黏膜下注射后,导致局部黏膜抬举欠佳将小血管切断而引发出血,因此在手术中充分黏膜下注射以及有意识的避免出血能够预防该种情况的出现;而迟发型出血所讲的是完成治疗至1个月内出现的情况,多数在手术后14 d内出现[5]。(2)穿孔护理:穿孔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十分多见的并发症,进行消化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时由于结肠肠壁比较薄,肠腔伴有弯曲的部分,操作时空间比较小,而容易导致穿孔出现。因此在术中医护人员应当通过观察镜严密监测,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
1.2.3 术后护理 (1)营养支持:医护人员嘱咐患者卧床静养,手术后1 d禁止任何食物和水,采用滴注方式补水,确保电解质的平衡,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如是否伴有呕吐,血压情况,脉搏、体温等,遵循医嘱给予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通常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需要禁食3 d,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延长时间,然后给予流质食物,再过度到软食和正常饮食,饮食方面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倘若发现穿孔,则需要根据穿孔后的治疗效果,告知其禁食4 d左右,并对患者使用胃肠减压,患者营养来源依靠静脉方式给予,下消化道穿孔者,需要禁食1~2周[6]。(2)并发症观察:观察穿孔患者是否伴有腹痛严重、难以呼吸、血压下降等,必要情况下可以转为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伴有呕血、便血或黑便的患者,可以进行急诊内镜检查或者内镜下止血,并给予相应治疗,如吸氧治疗、输血、输液、止血等。对于术后临床表现正常者,术后2 d可以给予流质饮食,3 d可以进行床下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出血、穿孔等;为了避免记录出现误差,均由同一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和分析。
2 结果
本次40例患者,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包括:(1)出血:其中2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1例患者的出血发生在剥离黏膜下层时,出血量大于500 ml,给予2%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对出血的位置进行多次重复冲洗,然后采用内镜前端的透明帽将切开的创面推至视野上方,操作医生对于出血位置和走向进行严密监测,并运用透明帽将出血的位置按压,以在短时间内使得血流阻断,再采用电止血钳止血;1例患者的出血发生在黏膜切开时,出血量为5~10 ml,在对出血的位置进行确定后,操作医生采用IT刀尖端实施凝固止血。(2)穿孔:其中2例胃窦癌变前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后,出现腹痛的情况,对患者进行腹部平片确定患者为胃穿孔,对其禁止饮食,并进行胃肠减压处理,以使得胃酸的分泌得到抑制,保护胃黏膜、给予营养支持并遵循医嘱采用抗菌药物,穿孔情况得到闭合;1例患者结肠巨息肉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过程中,患者腹痛情况较为明显,同时伴有颈部皮下气肿,操作医生对其进行触诊发现患者颈部皮下由捻发感,且其血氧饱和度下降,进行床边腹部平片结果表示肠壁穿孔,采用金属钛夹夹闭合气囊压迫瘘口上肠壁治疗,同时通过借助于B超,采用穿刺针进行气腹腔穿刺抽气减压,治疗成功。
3 讨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相对于传统的剖腹手术及过去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等内镜手术而言,该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显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个体化治疗:其能够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能够依据患者病变的位置、范围、形状以及组织的类型而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法,不但能够确保肿瘤得到完全的清除,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功能[7]。(2)创伤小,操作方便,患者更加愿意接受:由于传统的剖腹手术切口较大,以及麻醉的需要会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要求较高,比如心脏、肝脏等功能的要求;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具有创伤小的特点,大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特别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耐受力差等的患者[8]。(3)同一患者能够进行多次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能够接受多次进行治疗,并且一次也能够实施多部位的治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于异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具有独特的优势[9]。(4)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能够提升一次性整块切除的成功率:该方法减低了肿瘤的残留,同时避免了复发,降低了胃肠道早期肿瘤外科手术率[10]。
通过本次,我们发现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治疗效果有目共睹,但是治疗是一方面,在围手术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确保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此,本次对40例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护理。首先,术前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确保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并且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做好手术工具以及胃肠道的准备,为接下来的手术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严密监测,明确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加以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发生给予相应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最后,术后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告知其饮食须知,合理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针对性给予胃肠减压、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等。每个护理环节连贯而有效,大大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表示,40例患者中,有5例(2例出血、3例穿孔)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治疗,有效的避免了出血患者出血增加的情况,同时避免了穿孔患者需要进行外科修补手术治疗的风险。综上所述,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出院,回归家庭和社会,因此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
[1] 邱成丽,栾琰,金茜,等. 34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264-1265.
[2] 李荣香,邱沛.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 [J]. 护理学杂志,2012,27(7):41-42.
[3] 王静,颜君,刘峰.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护理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4):1316-1317.
[4] 蒋新香,陈海燕,丁岩冰,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护理配合[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62-64.
[5] 汪红霞. 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疗效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11):1472-1474.
[6] 初春梅,王芳,李长锋.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配合及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604-606.
[7] 杜娟,安康,祖慧敏,等.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术后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2):52-53.
[8] 徐媛媛,马萍,武才温,等.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青海地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病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7,15(4):463-465.
[9] 程红霞,喻霜,马俐,等. 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的护理干预[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21-323.
[10] 徐美真.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