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

2018-01-29刘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腮腺炎腮腺流行性

刘瑜

流行性腮腺炎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呼吸道疾病,可以经飞沫和唾液传播,春冬季发病率高,青少年儿童是高发群体[1]。该疾病不及时治疗会有诸多的并发症[2]。患者会有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症状,有触痛感,主要治疗是使用干扰素α-1b,具有较好预后[3]。此次对我院的60例该类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4月—10月我院选取了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30例,观察组有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5~33岁,平均(13.35±2.84)岁,对照组有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5~31岁,平均(14.67±2.61)岁。两组普通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为其建立静脉通道,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21022001)静脉滴注,1次/d,10~15 mg/(kg·d),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后停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100万U,1次/d,治疗3 d后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21022001)静脉滴注,2次/ d,10~15 mg/(kg·d)。两组患者直至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后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效:患儿治疗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 腮腺肿大消退, 无神经系统症状;有效:患儿治疗1周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腮腺肿大正在逐渐消退,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儿治疗1周后体温、腮腺肿大、神经系统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及腮腺消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脑膜炎、心肌炎及睾丸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6.67%,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消肿时间是(49.34±11.06)h,平均退热时间是(27.35±10.06)h。对照组为(112.64±12.27)h,(112.38±11.98)h。观察组两项指标比对照组低,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恶心呕吐3例、腹痛腹泻2例,皮疹、白细胞减少、头痛头晕、肢体乏力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9/30),两组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性意义,P<0.05。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会有腮腺肿胀症状,进食酸性食物后会变得更加严重,最初是单侧腮腺肿痛,1~4天后会对另外一侧造成影响,腮腺附近水肿,患者的外观出现改变,吞咽困难,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5-6]。流行性腮腺炎可以经呼吸道进行传播,病毒在呼吸道繁殖,进入血液扩散影响其他组织,该病毒还会引起脑膜炎和心肌炎,临床中最佳的治疗手段就是使用干扰素,因为干扰素可以抗病毒,调节免疫能力,对流行性腮腺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免疫系统得到了改善[7-8]。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消肿时间及平均退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两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中我们推介使用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效果突出,安全可靠。

[1] 张跃川. 压缩泵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167.

[2] 李艳丰,钱小方. 干扰素雾化与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41-42.

[3] 张祥. 重组人干扰素在肺炎治疗中的疗效[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6):21-22.

[4] 朱朝海,张翊,谢海瑞,等.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细菌溶解产物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5,9(1):43-45.

[5] 杨云凯,马昱,孙玉杰,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β1b中干扰素β1b的含量[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28(10):1053-1056.

[6] 胡咏梅,郝利新,王华庆. 中国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20(2):127-131.

[7] 孙晓冬,马相虎,李智,等. 水痘减毒活疫苗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6,36(3):182-188.

[8] 李丽. 炎琥宁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38-139.

猜你喜欢

腮腺炎腮腺流行性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治腮腺炎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