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分析

2018-01-29

关键词:痉挛性痉挛中风

刘 艳

(徐州市中医院针灸脑病科一病区,江苏 徐州 221000)

在医学界,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三大疾病分别为中风、癌症与冠心病[1],中风的复发率比较高、发病率高、并发症比较多并且死亡率也比较高[2]。在中医学中,将急性脑血管疾病称为中风,中风属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方面疾病中的一种。中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能流利说话、突然昏厥、半身不遂与嘴角不正等[3]。本院为探究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护理方法,选取80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80例,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伸肌持续痉挛,肌张力升高,膝关节呈现伸直的状态,足部出现下垂,髋关节发生外旋等;部分患者下肢痉挛严重,不能自主下地行走。将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与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61.8±3.1)岁;基础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0.3±2.8)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基础组接受单纯的针灸治疗;治疗组接受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单纯针灸治疗的具体方法为:治疗期限设置为4个星期,对患者的足三里穴、血海穴、阳陵穴与环跳穴等穴位进行针灸,针灸具体手法为提插捻转;早期功能锻炼的具体治疗方法为:首先,辅助患者把身体的体位摆放成人体正常的功能位,以防止患者出现髋关节的外旋为目的,在患者下肢的外侧面放置一个枕头,以便将患者的下肢垫起来。其次,帮助患者进行被动的针对性下肢运动,严格督促患者每天进行30 min左右的下肢负重锻炼,持续治疗时间为4个星期。最后,为了加快患者肌张力的恢复,选择患者患侧肢体的特定穴位,对患者进行每天30 min左右的患侧下肢按摩,按摩时要把握力度的适中,不宜过重或过轻,坚持按摩时间为4个星期。

1.3 疗效判定

比较治疗前后的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基础组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26.3±4.7)分,治疗组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25.3±3.9)分;治疗后,基础组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27.9±5.2)分,治疗组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32.3±2.7)分。对比两组患者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基础组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近年以来,中风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4]。在针灸中,足三里穴具有疏通脉络、改善脾胃状态的功能,环跳穴具有改善腰膝状态与祛除湿气的功能[5]。对于中风导致的下肢痉挛的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者局部功能的恢复,使患者下肢痉挛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6]。所以,将针灸与早期功能锻炼联合到一起对中风所致的下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使患者的身体状况更快的得到恢复。

本次研究表明,基础组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平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护理中护士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给予早期干预,并注意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康复锻炼依从性,并将家属作为监督者,共同监督和鼓励患者。且要叮嘱患者循序渐进进行,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可懈怠。在出院后进行定期的护理随访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道龙.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8):1068-1069.

[2]时国臣.运动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30例[J].中国针灸,2015,35(3):212.

[3]刘 婧.恢刺法调节中风痉挛瘫患者下肢关节活动度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6,36(10):1013-1017.

[4]严睿峻.《内经》恢刺和关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8):930-934.

[5]周基松.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观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4):154-155.

[6]陈庆华.足阳明经温针灸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317-317.

猜你喜欢

痉挛性痉挛中风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元胡止痛口服液对缩宫素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的影响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