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母语磨蚀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8-01-29张善富代江丽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母语少数民族汉语

张善富, 代江丽

(1.玉溪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云南 玉溪 653100;2.玉溪体育运动学校, 云南 玉溪 653100)

语言磨蚀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语言技能磨蚀研讨会(Conference on the Attrition of Language Skills)。 所谓语言磨蚀,指的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 即语言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 其语言运用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或者丧失的现象 。根据受蚀语的不同,语言磨蚀可分为外语磨蚀和母语磨蚀。 国内语言磨蚀研究直到21世纪初才开展起来。 钟书能最早将语言磨蚀理论引入国内。 此后,语言磨蚀研究逐渐在国内开展起来, 倪传斌、杨连瑞、汤朝菊等一批学者开始探究语言磨蚀现象, 但研究侧重以英语为主流语言的外语磨蚀, 鲜有学者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母语磨蚀。 本文希冀通过梳理回顾国内母语磨蚀研究, 明晰国内母语磨蚀现状, 针砭研究不足, 展望母语磨蚀研究路径。

一、国内研究回顾

母语磨蚀研究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创世纪·埃及》。母语磨蚀指的是母语使用者生活在第二语言环境下所产生的母语技能退化和丧失现象[1]。相较于外语磨蚀,母语磨蚀更不容易发生,更不容易被观察到。正因为母语磨蚀的隐蔽性,尤其在母语环境下的母语磨蚀,母语磨蚀研究难度总体高于外语磨蚀研究。目前国内母语磨蚀研究主要立足于4个方面。

1.母语磨蚀理论引介

国内母语磨蚀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国外母语磨蚀理论的引介,本土化研究尚未完全开展起来。钟书能首次引入母语磨蚀概念,介绍了Van Els的语言磨蚀分类标准,指出母语磨蚀研究主要表现在两大层面:一是母语环境下的母语磨蚀,二是二语环境下的母语磨蚀[2],但并没有作深入探讨。倪传斌、刘治引介母语磨蚀的六大影响因素:年龄、受蚀时间、读写能力、与母语的接触、受教育的程度和情感因素,推动了母语磨蚀研究范式建构的发展[3]。韩大伟、宋葳介绍了Kopke等主编的LanguageAttrition:TheoreticalPerspectives一书,在母语磨蚀章节述评中重点提及了Schmid、Scotton、Tsimpli、Gurel、Paradis等的多种母语磨蚀研究路径[4]。李更春探讨了母语磨蚀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6种研究假说:门槛假说、标记性假说、语言休眠假说、退化假说、简化假说和干扰假说[5]。

2.母语磨蚀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母语磨蚀影响因素实证探究是国内母语磨蚀研究的热点话题。于善江研究了新西兰奥克兰8个华人家庭的母语保持现状,发现受教育程度和与母语的接触是母语磨蚀的重要因素,移民家庭的母语保持依赖家庭生活中良好的语言输入[6]。闫新红认为新疆双语教师母语磨蚀的成因是长时间语言接触及交际合作教学的需要,其母语必然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母语会发生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磨蚀[7]。魏岩军等研究了美国华裔母语的个体及社会心理因素,发现移民时间、汉语学习时间、母语认同等因素与母语保持具有重大关联,而在华时间、母语社团态度、动机、文化、族群及价值观认同等因素与母语保持关联性较弱[8]。周庆生以东干语这种民族语的良性传承为例,指出民族母语保持应着手于语言态度、语言认同及语言文化认同的构建[9]。

3.汉语磨蚀

基于汉语的母语磨蚀研究焦点是方言母语的磨蚀。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方言研究多基于方言学、社会学视角,鲜有学者从母语磨蚀视角解读方言消亡的动态过程。在此,不做过多学科概念区分赘述,仅举一例。陈保亚建构了方言的层阶模型,认为方言消亡发生在母方言转换过程中,在语言接触过程中,强势层阶方言适用性会优于弱势层阶方言,最终会导致弱势层阶方言的消亡[10]。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该研究关注的是社会语言态度、语言认同对于方言母语磨蚀的影响。可惜的是,目前基于语言磨蚀视角的汉语磨蚀研究不多,寥寥可数。刘雪丽、林丽红通过对比实验控制组和对照组,研究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汉语词汇磨蚀水平,发现高级英语学习者词汇磨蚀在汉语词汇多样性、汉语词汇复杂性,以及汉语词汇密度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在词汇错误上存在显著差异[11]。郭爱萍、李壮爱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认为汉语磨蚀与年龄有重大关联,外语学习应在汉语习得形成稳定框架后再开始,从而实现双语的均衡发展[12]。

4.少数民族母语磨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到中国总人口的92%左右,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征。故而,鉴于人口基数及人口分布特征,再加上普通话一直以来的官方用语地位,母语磨蚀在我国的主要表现是少数民族个人、群体民族语的磨蚀。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母语磨蚀研究可以归纳为两种研究路径取向:一是基于语言磨蚀视角的现状探析及因素分析,二是跨学科联动研究。龙海燕调查了贵阳市市郊布依族语使用情况,发现布依语使用现状不容乐观,母语人年龄、母语使用场合、母语认同感等是母语磨蚀的重要因素[13]。此外,丁石庆,李晓及敖娜仁图雅等也分别探讨了莫旗达斡尔族[14]、布朗族[15]、蒙古族[16]的母语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冯佳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探究云南石林大紫处村的彝语磨蚀现象,试图解决因语言接触少引起的语言磨蚀和语言消亡问题[17]。王仲黎和王国旭立足语言传播学视域,探究了云南省镇雄县丁目术苗族社区的苗语磨蚀现状,呼吁应提高苗族语传播力,增强母语活力,进而解决语言磨蚀问题[18]。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显然,母语磨蚀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业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母语磨蚀相较于西方仍然落后较多,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1.研究对象较为单一

国内针对少数民族群体的母语磨蚀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对汉语母语磨蚀现象的研究仍然存在明显不足。此外,尽管我国少数民族,如布依族、莫旗达斡尔族、布朗族、蒙古族等的母语磨蚀研究取得了些许进展,但相较于我国55个少数民族,仍然稍显乏力。

2.研究内容不足

近年来,我国母语磨蚀研究虽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广度和深度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国内大多母语磨蚀研究仍然是照搬西方研究范本,停留于母语磨蚀的理论引介,缺乏对母语磨蚀理论的纵深应用。以母语磨蚀重要影响因素——年龄——为例,杨连瑞和蔡娉娉系统性地就母语磨蚀和年龄的关系问题作了详尽的阐述[19],但可惜的是缺乏基于汉语母语语境的实证研究。

3.研究视角不够大

正如上文所述,母语磨蚀的特殊形式——方言磨蚀、语言变体磨蚀——在西方是一个热点话题,但我国的方言研究主要基于方言学、社会学视角,鲜有基于母语磨蚀视角的方言现象探讨。语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社会情境[20],母语磨蚀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发生在社会语言生活语境中,与社会、民族认同,情感认同,文化、心理认知等方面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单一视角或者单一方法探究母语磨蚀现象很难完全解解释母语磨蚀的实质。

4.研究测试手段仍然有待完善和论证

目前国内基于母语磨蚀的实证类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尽管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但问卷调查自身存在诸多弊端:①问卷设计是否合理、有效、客观?②被试提供的答案是否真实可靠?③得到的数据是否真实有效,说服性强?故而,单一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的说服力仍然有待商榷。此外,采用不同研究方法研究同一问题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会大相径庭。于善江和魏岩军等都关注华人移民群体的母语磨蚀现状,前者采用音频收集真实语境下的对话作为研究数据[6],而后者采用问卷收集数据[8]。两位学者基于各自收集到的数据对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与母语磨蚀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得到的结论迥然不同。

5.横向研究较多,纵向研究较少

相较于外语的易磨蚀性,母语更不容易被磨蚀。如果发生母语磨蚀,那必然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是瞬时性的。故而,对于母语磨蚀的动态性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时间跨度会很大。Frenck-Mestre经过3年的词汇通达试验才发现受试者开始出现母语词汇通达困难,词汇磨蚀开始出现[21]。国内母语磨蚀研究多通过横向对比样本的方式来进行探究。该类研究省时省力,操作相对简单,但往往忽视了受试者个体差异对于研究结果效度和信度的影响。

6.本土化的创新研究尚未开展起来

自21世纪初,我国就开始进行母语磨蚀研究,但更多的是对国外理论的引荐和粗浅应用,乃至生搬硬套,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较少。此外,英汉语言源自不同语系,语言磨蚀定然会呈现出不同的区别性特征。基于英语的母语磨蚀研究理论是否能够直接应用于以汉语或者少数民族语为研究对象的母语磨蚀现象探究,这依然是学界悬而未决的问题。

7.应用性研究较少

当前,我国语言生态形势不容乐观,民族语言保护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国家不可避免的重大民族、民生课题。摸清民族语言磨蚀现状,认清民族语言磨蚀因素,廓清民族语言保护思路,理清民族语言保护具体措施,是时代之需。然而,国内母语磨蚀研究多关注母语磨蚀现状及因素,而对如何减缓或者避免母语磨蚀,尤其是少数民族语磨蚀的应用性研究依然较少。

三、国内母语磨蚀研究展望

我国语言资源丰富,是开展母语磨蚀研究重要学术基地。在充分肯定近15年来母语磨蚀研究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该清醒认识到,当前研究依然存在诸多不足。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国内母语磨蚀学者应基于以下5点进行探究。

1.西学为用,重视译介和本土化研究

西方语言磨蚀研究成果丰硕,产生了一大批语言磨蚀研究成果和研究学者。Seliger Köpke等一批专家学者撰述了大量语言磨蚀研究文章和书籍。然而,国内目前仍没有一本语言磨蚀的译著,这极大地制约了国内语言学界的语言磨蚀研究的进展,也影响了研究的普及性和适用性。 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少许语言磨蚀研究专著,但主要是基于以英语为主的外语磨蚀研究,母语磨蚀研究相关著作仍然是空白。

2.加强基于中国本土语言环境的母语磨蚀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相较于外语磨蚀,母语磨蚀的发生周期更长,激发条件要求更为苛刻,测量标准也更为复杂。鉴于母语磨蚀研究的特殊性,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是必要的。此外,影响因素如年龄阈值、受教育程度、情感因素、学习者个体差异等对于母语磨蚀的影响程度,当前学界仍未有明确定论,故而基于这些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亦是必要的。

3.少数民族母语磨蚀研究大有可为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语言种类大概有129种。 但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生态处境堪忧。 Phillipson指出语言体系中, 存在“语言帝国主义现象”, 即语言生态中, 受社会环境、文化、动机等因素影响, 强势语言接受度会远远高于弱势语言, 最终会导致弱势语言的消亡[22]。 少数民族群体语言使用者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 对汉语和民族语的语言态度会逐渐发生变化, 部分少数民族群体居民甚至会产生慕汉心理, 其母语会发生较大程度的磨蚀现象, 逐渐由双语者转换成汉语单语者[23]。 伴随着大规模少数民族群体母语磨蚀现象的出现, 少数民族语言将走向濒危乃至灭亡, 而民族语言的消失又将危害到整个国家的语言生态环境。 新加坡于20世纪70年代就意识到华裔群体母语磨蚀问题, 实施英汉双语教育分流制度, 采用“突出英语、保持母语”的政策, 有利保护了华裔群体母语[24]。

4.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语磨蚀现象

少数民族母语磨蚀现象常发生在汉语社会语境中。同时,在我国民族聚居地区,汉族居民母语磨蚀这一特殊现象也在悄然发生。在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历史上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融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以元朝为界,汉代至宋代这一时期,汉族移民主要被原有民族融合,呈现出被同化的趋势,其母语发生磨蚀,最终走向消亡;明清时期之后,汉族移民逐渐增加,开始逐渐形成大规模的汉族聚居群体,将居住区域部分原民族人口融合于己,导致部分民族语言走向消亡。当前,我国边境地区有着大量民族聚居区,以某种民族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通用语言,居住在其中的汉族居民属于少数群体,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其母语会逐渐发生磨蚀。

5.跨学科、多维度、多视角

母语磨蚀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发生在社会语言语境下,与年龄、动机、语言态度、民族认同等诸多要素有关。因此,从单一方面或者单一视角解读母语磨蚀现象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取的。鉴于母语磨蚀的特性,我们认为开展母语磨蚀和语言习得的交叉研究是必要的,明晰母语磨蚀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语言习得,保证语言习得的经济性,提高效率。此外,正如前文所述,群体性的母语磨蚀最终会导致语言消亡,立足生态语言学理论的母语磨蚀研究也有必要早日提上日程,这有利于保护我国当前脆弱的语言生态环境,增益我国语言生态多样性。而基于社会、心理、认知、神经视角的母语磨蚀研究路径也各有其独到之处。

四、结 语

诚然, 较之国外, 我国母语磨蚀研究存在较大差距, 有关母语磨蚀的原创性理论及实证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发掘, 理论和实践本土化程度仍有待提升。 但不可否认的是, 过去15年间, 我国已基本建构出母语磨蚀研究框架, 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初步开始探究母语磨蚀现象, 业已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成果和学者。

为进一步纵深推进我国母语磨蚀研究,笔者认为,基于我国多语语境,国内母语磨蚀研究应着眼于西学为用,重译介和本土化研究;加强基于中国本土语言环境的母语磨蚀实证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母语磨蚀研究;突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语磨蚀研究;鼓励跨学科、多维度、多视角的联动研究。

猜你喜欢

母语少数民族汉语
学汉语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