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018-01-29俞浩钱建平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电力通信电网智能

俞浩,钱建平

(泰州供电公司,江苏 泰州 225300)

智能电网是电力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智能电网要实现电力传输的自动化,不仅要确保对用电线路的监视,还要保证信息在电网两端进行传递。智能电网的实现基础是电力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大量的发展机遇。虽然相关技术设施得到了完善,但是相关的通信技术人员仍处于原有水平,因此这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是很大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措施,鼓励建设智能电网。电力通信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两者关系密切,智能电网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使电力通信技术得到用武之地。本文以智能电网的电力通信技术为切入点,对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 电力通信技术与智能电网的相关概念

电力通信技术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础环节,从发电、输电到用电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的输送、电网的控制与电力的商业化运营都离不开电力通信技术的支持。由于电力的形成方式比较复杂,电力的传输要求也比较特殊,因此电力系统需要进行统一的管理。

智能电网要实现对电网的智能控制,常采用电力通信技术对发电、输电、变电与用电环节进行管控。随着绿色能源的提出,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采用绿色能源的发电方式逐渐融入到智能电网的发展中。智能电网不仅要追求自动化,还强调电网运行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从而实现各方面的有效配合。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中注重高新技术的应用,努力降低电网运行的成本,利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可以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性,促进电网运行的平衡能力。

2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电力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今更是成为智能电网运行的基础,现代化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更离不开电力通信技术的支持。电力从发电源头传递到用户端,离不开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电力通信技术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国内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从以下5方面概括。

(1)20世纪90年代初光纤技术的出现,使人们摆脱了对同轴电缆的依赖,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同轴电缆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力信息传递的要求,高速传输的光纤技术,弥补了同轴电缆的劣势,使同轴电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程序控制交换的出现,电力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中出现许多连续网络,它依托于纵横接线器的连接,为电力信息的流通与交通提供了基础。程控交换的出现简化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换的过程,使电话的连接直接通过程序来实现。

(3)从硬件到软件技术的发展,早期的电力通信需要通过交换机实现,后来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控制成为可能,大大简化了人工操作设备的过程,使电力通信过程趋向自动化。

(4)移动通信网的出现,传统的定点通信模式,不能满足灵活的通信要求,移动通信的出现,使通信实现自由化、灵活化。

(5)通信网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实现。传统的通信技术只能实现模拟信号的传递,阻碍了信息的有效沟通,数字通信技术的出现使网络通信多元化,电视机的画面是数字通信的直接体现。

3 电力通信技术对建设智能电网的作用

智能电网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让其实现成为可能。但是随着人们对智能电网要求的不断提升,现有的电力通信技术已经出现技术瓶颈。虽然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多层次的电网的互相转换、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完美结合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技术的实现,但是当电力通信中出现问题时,暴露了相应的技术的不足,应对措施也存在滞后性,面对这些技术漏洞与技术故障,凸显出技术的缺陷。

3.1 促进智能电网的多元化

由于智能电网要实现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要求电力通信系统具备多样化的功能。电力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有效结合,提升了智能电网的发展速度和智能电网的应用层面。建立多元化的电力通信平台,可以为智能电网的多功能性提供帮助,利用通信的标准化模式,为信息传递提供方便。

3.2 为智能电网提供保密性功能

智能电网融入了先进的通信技术,结合了软件的优势,同时又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通过完善电力通信技术,对通信环节进行加密,可以预防电网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

3.3 增加智能电网的覆盖性

电力通信技术为整个电网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相应技术的研究,可以增加通信技术的服务范围,保证通信技术的完美传输,为智能电网的完全覆盖提供技术支持。

4 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4.1 绿色能源的利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开采不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破坏作用,转而寻求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传统的输电网络进行合理化改造,可以将可再生绿色能源作为发电的主要方式,然后将其传送到输电网络。因此要求电力行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充分考虑电力并网的可能性。对电力通信技术的接口进行改造和统一,可以保证新能源电力的顺利运行,借助新能源的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电力传输、转化与用电方面的智能管理,实现对电力的自动化控制。合理设计通信系统的接口,可以提升智能电网的适应性。

4.2 配电网络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就是配电网络,智能电网的高效率、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实现正是借助配电网络。在配电网络中加入新型传感技术与信息识别技术,可以及时发现供电网络中出现的故障,并做出自动应急处理。此外,在智能电网中充分运用电力通信技术,可以增强配电网络的兼容性,优化供电系统,使其具有多功能。

4.3 变电网络的应用

智能网络要实现电信号的转化,因此用户获取电信号之前的最后一道环节就是变电网络。智能电网为实现控制电力信号的功能,往往配备了数据检测设施。数据的监测包含了信息、传感与智能识别3个环节,通过智能设施、网络设备与信息系统的配合,向控制中心传递数据,同时接受来自控制中心的指令,实现对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

4.4 输电网络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在低功耗的前提下,实现对远距离、大容量电力的输送,是智能电网面临的挑战。环保概念的提出,新型电力能源的出现,要求跨地区的配电网络进行优化,使其兼容可再生能源。因此,电力行业需要对网络的输电能力与状态进行检测,通过实际数据,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传输。比如,在输电线路中加入电力通信识别设备,可以监测电网的运行与终端使用等情况,然后为调整输电线路提供参考依据。

4.5 促进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改善建议

相关电力通信技术存在缺陷,导致智能电网出现漏洞,这种现象不容忽视,应采取多种方式予以防范。比如,实时通信与双向通信等技术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导致智能电网中的相关数据不能有效地记录与存储,而且同一信号无法被多设备同时接受等问题,阻碍了智能电网的普及。电力通信技术急需标准化与系统化的体系,完善智能电网的应用基础。具体可通过下述举措进行改善。

(1)实现现有通信系统与新能源电力网络的融合。随着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环保成为一种趋势,电力系统的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可再生绿色能源势必成为将来电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在控制废物排放的同时,加强现有电力网络的兼容性,努力找出一种共存模式,在响应环保口号的同时,促进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2)扩宽智能电网的资金来源。无论是发电企业,还是智能电网,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下,资金的投入决定了收益的产出。智能电网由于相对复杂程度,融资渠道可以进行扩展,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吸引资金的投入量,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提升智能电网的安全性。智能电网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存在泄露的风险,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提升电网的抗攻击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是当今电力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努力提升其兼容性、安全性与环保性是将来的发展趋势,更是发展的主要方向。

猜你喜欢

电力通信电网智能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穿越电网
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应用
电力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优化建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