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不良情绪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29王潇濛
王潇濛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2)
结直肠癌患者在长期疾病折磨下,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疾病康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志护理依据中医基础理论,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以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1]。为探究情志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不良情绪改善中的应用效果,现作此研究,选取我院2016.3-2017.12所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取情志护理,发现情志护理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不良情绪,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3-2017.12月所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组调研,将其分为情志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情志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的是51岁,最大的是78岁,平均年龄(64.8±3.2)岁。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的是49岁,最大的是77岁,平均年龄(65.1±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一步对比。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情志护理组采取中医情志护理模式。
1.2.1移情法
采取播放电影、音乐等方式吸引患者的注意力,鼓励患者多参加社区活动,帮助患者消除抑郁、焦虑情绪,使患者忘掉不愉快事情,保持心情愉悦。通过音乐疗法,结合患者疾病类型,采取适宜音乐,气滞血瘀患者适宜听微调音乐,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2]。
1.2.2发泄解郁法
护理人员需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引导患者表述内心焦虑、不满情绪等,诱导患者诉说内心想法,大胆发泄出来,通过这种言语开导,使患者正确认识结直肠癌疾病,尊重、关心、鼓励患者,促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保持心情舒畅[3]。
1.2.3 解释疑惑法
结合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向患者讲解结直肠癌疾病相关知识,发放我科结直肠癌快速康复手册,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获取良好治疗效果,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到疾病治疗中,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及依从性[4]。
1.3 评价标准
采取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值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
情志护理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69.1±10.4)分,SDS评分(67.1±11.2)分;常规护理组干预前SAS评分(69.4±10.3)分,SDS评分(67.3±11.2)分。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数据对比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
情志护理组患者SAS评分(21.1±8.4)分,SDS评分(22.0±8.1)分,两项心理指标数据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SAS评分(44.3±8.2)分,SDS评分(42.3±8.6)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疾病,近几年,随着人们饮食方式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患者也随之越来越多。患者因术前术后饮食控制严格,再加上患病影响,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而不良情绪将影响患者的生理平衡,促使疾病发生、发展,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最近几年,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在疾病治疗上,而更倾向于患者生理、心理的护理[5]。
情志护理是将中医理论应用在护理工作中,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6]。经本研究结果显示,情志护理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由此说明,对结直肠癌患者采取情志护理,重视患者的情绪变化,帮助患者舒缓情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而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熟练运用各种护理服务方法,观察患者的内心动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总而言之,情志护理应用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为取得良好疗效保驾护航,值得临床上宣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