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29麦文斌
麦文斌,李 瑶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超过一个月就叫陈旧性的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粥样硬化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致使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律失常、休克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我院为了研究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特选取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行治疗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并对数据作了统计分析,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治疗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使用入院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经过诊断,所有患者病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中,有34例男性,41例女性,年龄最大为82岁,最小为59岁,平均年龄(71.5±3.18)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为80岁,最大为61岁,平均年龄(70.5±3.09)岁;对比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有: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全面检查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患者吸氧、扩张血管、静脉通路等[1]。
研究组患者采取的个性化护理内容有:及时出诊、心理护理、急救护理、转运护理。医护人员必须要提高职业素质,保证以最短的时间出诊,保证患者的最佳救治时间[2]。在疾病发作时,患者伴有剧烈疼痛,因此负面情绪较强烈,护理人员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安抚患者情绪,获得患者的信任。在进行急救护理时,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在沟通交流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还需要保持急救环境的安静。经过急救后,在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时,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在此过程中,必须要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取的家属的理解之后在进行转运。转运时,患者需要采取躺卧位,避免患者发生移动,保持其静脉通路通畅[3]。
1.3 护理观察指标
经过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出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使用显效、有效、无效来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得是SPSS19.0,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经过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中有55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总护理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有36例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总护理有效率为84.26%。通过对比分析,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比研究组低,P<0.05。
2.2 出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比较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分别为(49.2±15.7)、(19.3±5.6)、(2.16±0.30);研究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分别为(94.1±21.8)、(36.7±6.0)、(3.04±0.36)。通过对比发现,对照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比研究组差,P<0.05,详情见表2。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病情急、重的特点,因此我院对个性化护理应用到老年肿瘤放射治疗中作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心理状况都比研究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为:常规护理只是一种治疗患者的辅助,虽然也会有一定效果,但是往往护理效果并不是很显著。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较高,院前急诊的护理效率是极其重要的,本研究当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加强了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效果以及缩短了出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护理有效率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