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颅脑手术患者生活能力及预后的影响
2018-01-29刘红梅
刘红梅,朱 竹
(1.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胸心、神经外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颅脑手术病人具病情改变快、病情重、发病急等特征。颅脑手术病人其手术之后并发症可于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致死率,并且可出现医患纠纷,影响医院效益。为此,临床上需加强颅脑术患者手术后预防性护理,本研究就本院选取10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收100例颅脑手术后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50例),年龄50-80岁,平均(65.30±2.30)岁,男女比23:27,病程2-5个月,平均(3.52±2.30)个月;实验组(50例),年龄51-81岁,平均(66.30±2.50)岁,男女比24:26,病程2-6个月,平均(4.30±2.90)个月;两组上述基线资料中(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实验组予以预防性护理,内容如下:(1)呼吸道干预:吸净其呼吸道痰液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必要时,可借助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于此之前,应加大患者吸氧浓度;选取5g/mL的生理盐水浓度对患者气道予湿化,每日3次;于吸痰之前,注意动作轻稳以及管子插入的长度。(2)预防患者颅内、压疮、口腔等感染:于置管阶段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其脑脊液性状、颜色、量,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以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3)对患者下肢予以护理,于患者手术后,需将其下肢抬高,并对其比目鱼肌以及腓肠肌进行挤压,同时对其踝部予以主动背伸、跖屈运动。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按照(GCS)[1]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意识状况予以评估,项目为:语言反应、睁眼反应以及肢体运动,分值介于3-15分,分值愈高,患者意识恢复愈优。对比两组并发症状况: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
1.4 统计学处理
探究数据,皆由SPSS22.0统计软件解析,计量数据经由(±s)表达,组内之比经由t检验;计数单位经由[n(%)]表达,组内对比经 表达;P<0.05为两组差异之比存在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GCS评分对比
对照组治疗前GCS评分(5.30±1.02)分、治疗后(8.50±1.10)分,实验组分别为(5.60±1.09)分、(11.20±1.51)分,实验组GCS评分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褥疮7(14.00%)例、坠积性肺炎0(0.00%)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2(4.00%)例,实验组分别为1(2.00%)例、0(0.00%)例、0(0.00%)例,实验组总并发症率2.00%较对照组18.00%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开颅术为脑部外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护理为治疗的辅助手段,其经针对患者具体状况进行护理,以提升临床疗效[2.3]。因颅脑手术患者护理有一定特别性质,于整个过程中的问题均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影响,严重者可致使其出现死亡以及植物性生存。为此,临床上对患者手术后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此,本研究就本院选取100例患者予以分析。
实验组治疗后GCS评分(11.20±1.51)分较对照组高;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0%较对照组低;表明将预防性护理应用于颅脑手术后患者中,不仅可有效促使其意识快速康复,且可显著降低其总并发症率。预防护理为临床综合医治措施中主要构成部分,并且于近几年被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将其应用于机体抵抗力较低下以及长期卧床患者中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效果。于预防性护理实施前,需首先对每位患者具体状况进行评估,后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服务患者,以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4.5]。另外,为减少颅脑术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本文于常规护理上对患者实行连续性、计划性以及整体性护理,并预防其呼吸道感染、褥疮以及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其呼吸道进行湿化、吸痰等处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状况;通过护士对其脑脊液的性状、颜色以及量等密切监测,并且保持其颅内引流管管道的通畅性,有效避免其脑部感染的发生。另外,护士需于术后密切观察期下肢温度以及色泽变化、血运状况,并且对其进行翻身,可于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受外部等因素制约,关于对颅脑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的生活质量未探究,待临床分析,并予以补充。
综上所述,将预防性护理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中,不仅可有效改善其意识功能,且可有效降低其总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