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化作文”:探寻儿童语言和精神成长的秘密

2018-01-29

江苏教育 2018年62期
关键词:言语习作教材

在“教海探航”这个大舞台上,我有幸7次获得一等奖(当时还没有特等奖)。在这7篇获奖论文中,有3篇是关于“童化作文”的:2006年《“童化”:守望精神意义上的童年——“童化作文”教学的行与思》;2008年《主题单元:行走在课程视野中的习作教学》;2009年《儿童写作:一种朴素而真切的教学走向——我的“童化作文”教学观》。这一系列文章与“童化作文”研究过程中遭遇的现实问题相向而行,问题即课题,课题即研究,研究即实践,实践即论文,直观地呈现着2010年以前“童化作文”真实的研究轨迹,也为以后的“童化作文”六大教学主张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文化观:契合“儿童哲学”的意义前提

“童化作文”教学认为:习作教学要走进儿童世界,就得营造契合儿童精神的教学方式和生活。一是“童话生活”。童话是儿童世界的言语密码,童话是儿童理解世界的一种路径和方法。“童化作文”将“童话”哲学构筑在习作教学之中,不仅是为了丰富童年的体验,更是为了引领儿童用言语“创造天堂”。二是“游戏生活”。“童化作文”一直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一堂好的习作课应当与儿童的“游戏”一起发生,一堂好的习作课就是一场让儿童精神恣意的“游戏”。三是“活动生活”。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就是营造适合儿童的“活动本性”的教学生活,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儿童的感官回归到生活状态,通过活动以丰盈儿童的习作体验,通过活动为习作教学搭建起一个动感开阔的平台。

二、故事观:展现“童年历史”的内容取向

儿童就是天生有故事的人,他们就是故事的发生者、创造者。教师要有“故事意识”,为每一个童年故事拂去“原罪”,除去道德的审视,为每个儿童提供安全自在的讲述情境。“童化作文”教学针对每个儿童的“故事属性”,提出了“我就是故事”“我的一切都在故事中”“我的故事只是故事”“把我的故事进行到底”等鲜明的儿童故事性写作教学主张,让每个儿童自身成为一座五彩斑斓的写作资源库。“童化作文”认为:每个家庭、每间教室就是一座“故事城堡”,每位儿童都是一个极具开采价值的“故事富矿”,我们的习作教学应当尊重儿童的故事属性,把握儿童的故事状态,打开儿童的故事资源库。

三、融合观:适合“童年生态”的教学策略

“童化作文”教学不是儿童与习作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意义层面的相互融渗,相得益彰,其基本策略就是一个“化”字。化习作于儿童的阅读,化习作于儿童的想象,化习作于儿童的体验,化习作于儿童的时尚,化习作于儿童的实践。而这一切是依靠“主题性写作单元”实现的。每一个主题就是一个写作教学系列,每一个系列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写作主题单元,不同类型和文体的习作在一个主题的统整下,有机融合在系统之中,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四、知识观:铺垫“儿童言语”的成长基石

习作教学教什么?当然教知识,这是习作教学的凭借和依托,也是习作教学的担当和作为。可是应当教怎样的知识?“童化作文”与近年来所大力倡导的“精准知识”教学异曲同工。“童化作文”追求这样的“精准知识”:“一境一知识”——任何习作都应当有鲜明的目的,明确的读者,这是儿童走向习作的最强动力,也是一次习作教学的“语境”所在。“一课一教学”——“童化作文”倡导“一课一教”是精准知识教学的逻辑前提,我们的习作教学要有“宁凿一口井,不开一条河”的自觉节制,以教得“精”来保证教得“深”、教得“透”、教得“准”。“一类一阶梯”——“童化作文”试图为每一次教学划分清晰的教学边界,让教学有节制,让知识有节点;另一方面同种文体类型的习作教学,在年段和学段之间,构建一个层层递进的知识台阶,让习作训练拾级而上。

五、功能观:实现“言语交往”的语用目标

“童化作文”教学,就是引领儿童回归到“语用”原点——言语交往。一是“基于交往”,将写作融贯在儿童的交往需要中,让儿童写作有所为。二是“为了交往”。真正的写作从来就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为了应时应事,沟通交往。习作教学就是在儿童心灵和周围世界之间建立一个言语的应答机制,让儿童习作应时而生,应事而为,变得自然贴切。三是“在交往中”。“童化作文”认为,儿童习作完成后首先面对的是“读者”:一是向读者“诵读”,诵读过程其实是儿童对自己习作诊断和修改的过程;其次是及时“发表”,可以是在儿童报刊上的刊登,但更多的是在校园“BBS”上发布,在儿童的个人博客以及班级微信“朋友圈”上粘贴;最后是互动“评点”,让班级的所有孩子动眼、动嘴、动脑、动笔,充分浏览、赏读、品评、修改,让每个儿童在生动的语用实践中获得言语和精神的成长。

六、适宜观:活化“习作教材”的建设举措

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内容是一份重要的习作课程资源,“童化作文”提出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应当“用教材教”——从教材出发,以儿童的文化视角理解教材,以儿童的交往取向建设教材,以儿童的多彩生活丰盈教材,逐步构建以习作教材为支撑点的“童化作文”课程。一是“换位”——“童化作文”提倡:如果我是编者,我会怎么编这样的习作题材;如果我是儿童,我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编写这样的内容,教学的“难题”就会变成教学的“话题”,教材就会延伸出更大的教学空间。二是“放大”——让适合儿童的优质的写作资源不断放大,不断生成,原本的单个的习作“训练点”被拓展成一条连贯习作“训练链”,单篇的习作教材被建构为一个完整的写作单元。三是“统整”——利用同一“经度”的儿童活动将不同“纬度”的习作训练巧妙糅合在一起,不仅有效,而且事半功倍。

“童化作文”将“童年”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文化,将“儿童”自身作为一份丰厚的写作资源,将“儿童交往”作为一种取之不竭的写作动力,将孕育“文心”作为习作教学的理想旨归。十多年来,“童化作文”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共同成长,努力探寻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发展的教学通道,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主张和运行方式,逐步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话语。

猜你喜欢

言语习作教材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习作展示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