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策略例谈
2018-01-29/王蕊
/王 蕊
一、以校园文化相浸润,着力塑造学生高尚的内在品格
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以高尚的内在品格为动力,行为习惯也只有内化为高尚的精神品格,才会获得稳定性。而在学生精神品格的塑造过程中,又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引领和熏陶作用。
以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为例,学校坐落在江南名胜蠡湖之滨,厚重的历史文化、旖旎的山水风光孕育了她非凡的气质。学校从创办之初,就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确立了“格物致知,厚德泽人”的校训。“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其意是“探索事物的规律,从而获得真理”,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学生。“厚德泽人”语出《庄子》,“厚德”就是以高尚的道德和品行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和育人之道,“泽人”就是指学校要以人为本,培养出具有惠泽他人精神的人。所以,“厚德泽人”意在勉励全校师生要修身养性,泽惠天下。“格物致知,厚德泽人”的校训,不仅充分契合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核,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思想,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精神品格的成长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此外,学校是在原无锡市锡南中学校舍基础上改扩建的一所学校,学校对校园环境改造秉承“传承、人文”的原则,让这所年轻的学校既具有现代建筑的简洁美,又具有古典建筑的厚重美。走进格致校园,听到的是轻松悦耳的音乐铃声;看到的是颇具人文关怀的宣传标语;暖色调的校园墙面也让师生感觉生活在一个温暖的乐园里;学生还可以在“湖上书院”潜心研读先贤的著作……古树葱郁,书香氤氲,诗意生活,整个校园充满了人文气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身心陶冶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心智开启、品质培养。
二、以学校特色为根本,精准定位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一个人从出生成为家庭的一员,再到成为社会的一员,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进程中,独立意识开始朦胧觉醒的初中阶段尤为关键,学校为其确定怎样的发展目标,提供怎样的“营养”和帮助,与学生的当下乃至今后的发展关系极大。
格致中学总结多年来的德育实践,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拟定了格致中学学生习惯养成的几个“核心目标”。
1.独立生活。“独立生活”源于格致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这一素养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学校特征,更体现了时代特征。未来社会需要独立、自觉、自信、沉稳的气质。因此,格致中学的学生首先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初中三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热爱生活,自信向上,悦纳自己;要学会微笑,友善乐群,乐于助人;要学会管理情绪,自立自觉,拥有朝气蓬勃的“精气神”。
2.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源于学校“格物致知”的校训。这里指格致学生要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去成就未来事业;格致学生应当学而不厌,拥有扎实的基础、广泛的兴趣,进而形成志趣;要增强学习内驱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3.天下情怀。“天下情怀”源于格致中学“厚德泽人”的校训以及格致中学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公益情怀。我们的教育要使学生扎中华根,铸民族魂,做具有国际视野、天下情怀的现代中国人。格致学生应自尊自重,自立自强,拥有爱家人、爱家乡、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要有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公益精神;要有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要有较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
4.I am the best。“I am the best”源于学校“Every child matters”的办学理念。“Every child matters”办学理念的确立,主要是基于“每个孩子都很重要、每个孩子都不能掉队”的思想,期望学生“Try my best”,不遗余力,“I am the best”,做最好的自己。
三、以规章制度为保障,大力促进行为习惯的规范养成
学校制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定的价值导向和发展的空间。学校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制定了一整套符合学生特点、利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制度,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一日常规》《住校生管理条例》等;同时,也制定了系列符合格致中学教师特点的工作制度,保障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性,如《班主任一日常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教师工作纪律》等。这些制度的制定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行为框架,使所有人在这个架构内都能有序地工作与生活,从而保证了学校工作卓有成效的运转,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规范有序。
在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感交流,注重人文关怀,建立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引领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更富有意义的精神境界,使学生心中自觉地产生一种约束力,从而提高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性。比如格致中学就餐结束的集体感恩仪式,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情怀;“我的住校情缘”征文活动,增进了舍友之间的情谊;“我的地盘我做主”宿舍文化创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熄灯承诺”活动,让学生成为维护宿舍秩序的自觉践行者;“五星家园”的评比活动,开创了不一样的宿舍评价体系……
四、以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为抓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仅仅靠制度和说教,必须在了解学生学段特点及心理特点的前提下,科学地设计德育课程内容,将初中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格致中学在全员德育的整体原则指导下,科学地制订课程内容、实施途径及管理策略,整体规划校本课程,打造了一些属于学校自己的专项特色课程。特别是“211 社团”课程、“蚂蚁足球”课程、“主题教育”课程,这三个特色课程的开设全方位、多渠道地提升了学生的素质,确保了德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1.“211社团”课程。针对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格致中学开发了以“兴趣、学术、责任、理想”为指向的各类社团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学生自由选择社团,每个社团配备导师,提供资源。目前学校共有24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课程,社团活动成绩斐然。尤其是科技社团,多次在国家、省、市机器人比赛中获得大奖。充满生机、热情与探索渴望的社团活动,成了学生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学生兴趣的种子由此在各类活动中真正萌发、扎根。
2.“蚂蚁足球”课程。蚂蚁体育是一家全部由执有欧足联教练证书的教练组成的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也是赫普斯(HPSS)国际足球教育体系在无锡的分支机构。学校通过与蚂蚁体育以及外教合作,编排了校园足球课程,为学生足球技能的发展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3.“主题教育”课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主题系列校本课程是学校的品牌课程。“感恩母亲的怀胎体验”课程,让学生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寻找我身边的明星”课程,发挥了榜样的作用;“逃生安全演练”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新生军训”课程,让学生提前适应了寄宿生活;“学生大队委的竞选”课程,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和自主管理能力;“老班写意”课程,让学生体味到了老师的辛苦与崇高;“我行我秀”辩论赛的激烈争辩,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悦读自我”的读书课程,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首席风云人物和校园之星”评比活动,构建了不一样的学生评价体系。
系列化的特色德育课程,寓教于乐,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路径,牢固占领行为习惯教育主阵地
鲜活的德育,才能满足鲜活的学生。只要学生个体不断变化,学校的德育就要不断创新,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提供沃土,让学生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得以形成并巩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主要采用模块实施的形式,开展了系列化、主题化、生命化、科学化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内化学生行为习惯,有序推进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综合实践活动模块。为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开展了一些富有创意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雏鹰假日小队”“未来大使”“我是志愿者”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磨炼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增强了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技能。
2.节庆德育活动模块。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学校特别重视节庆德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这些节庆纪念日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并以课程、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予以落实。针对当代学生思想活、观念新、信息灵的特点,学校还精心设计了艺术节、科技节、英语节等主题活动,丰富了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3.热点德育活动模块。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社会热点、生活热点、学习热点,开展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活动,突出了趣味、实践、体验、探索等主题,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入脑入心,使抽象的道德知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得到了内化。
总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良好习惯的滋养下,由脆弱变得坚强,由杂乱变得有序,由稚嫩变得成熟,一步步走向成功,是学校教职员工的共同追求。在培养策略上,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立足学校特色,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不断创新方法和路径,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真正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中去。